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4297|回复: 13

老牛同学,回去学学语文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5 16: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後由 云壑斋主 於 2010-11-24 23:17 編輯

你总在说 越追求技巧便离琴道越远

其实是在说只追求技术便离琴道越远  (只追求技术和完全不求技术哪个更远还不知道呢…)

一字之差而已

自古琴道和琴技从来都不矛盾,你又何苦偷换概念,在这作无聊文字游戏呢?

训诂之学乃小学,非大道也。

好好读读前辈琴人的书吧,古人从来不玩这些虚的,魏晋玄学都没有你这么玄。

你的大论八股气冲天。

八股文不一定是坏东西,但八股气一定是。

如今言琴则言人琴合一,言书则是人笔合一,雕刻的人石合一,武术的人剑合一,讲来讲去都是一个调调,远来博大的华夏文化只是个空架子啊!可叹今人不读书啊!

和谐社会是个好东西,可是一成口号反倒可笑了。

你的琴论看似大雅,实俗不可耐,权可作笑料耳。
发表于 2010-11-25 16: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飓风之翼 於 2010-11-25 17:32 編輯

斋主的小板凳还是坐不住啦~~
对于灌水是不能认真的,你只要一认真,倒真变成“对牛弹琴”了~
弄不好惹得别人牛脾气上来了,不但左牛耳进、右牛耳出,多半还会自顾自再灌些连M78星云的咸蛋超人都看不懂的天书~
以上也是玩笑话,不用当真~
发表于 2010-11-25 18: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飓风之翼 於 2010-11-25 23:00 編輯

再发几句跑题的感想。
正经的功夫活儿弄不来,就把所谓“道”或“境界”吹得天花乱坠,“阿Q”一把,实属我国文人一大特长。
古人曾有所谓“书房棋”,把所谓“不在盘上杀伐,在境界”之类说得有多玄乎,结果真刀真枪杀一盘,却被砍得惨不忍睹,真不知这“棋道”是否都体现在满盘横七竖八的死子上了。范西屏、施襄夏的“当湖十局”乃我国古代围棋巅峰,时人无不称其上达化境,“不沾一丝尘俗”,但真的拿来棋谱一看,计算之精,用心之深,攻杀之烈,把技巧用到“惊心动魄”,怎一个“杀气腾腾”了得。要是范、施二位也软趴趴地来几着不知所云,然后再云里雾里地吹一番“棋道”,时人是否还会尊他们为“国手”(那个年代的“国手”称呼是莫大的尊荣,可不像今天这样到处都用)?
琴棋书画如是,学问、艺术、文化皆如是。
发表于 2010-11-25 18: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同意。既然是灌水不免多说两句。训诂这件事和牛总没有关系,斋主不必拿来攻击,训诂是小学,却也是乾嘉学人的看家本领,精彩之处异彩纷呈,其实一切问题到最后都是语言问题,道不可言,尚且姑妄言之,除此之外,又能如何,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谓也。通俗的讲,你就算再牛逼,在得道,你弹琴也得用手。
发表于 2010-11-25 22: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一切问题到最后都是语言问题,道不可言,尚且姑妄言之,除此之外,又能如何,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谓也。通俗的讲,你就算再牛逼,在得道,你弹琴也得用手。
jsbach 發表於 2010-11-25 18:38

赞同伟大音乐家巴赫同志的经典诠释~~
发表于 2010-11-25 22: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工笔然後寫意,凢藝皆如是.老牛先生可能覺得技術高超如趙某人,卻未暇畧顧琴道,故发其高論.然彼之論,虛高而玄遠,忽視現实,盖今之大師,以琴技言,無一及上代如管平湖等先生者.今人乃歷劫餘生,承傳幾断,尚需假以時日,方可復望舊觀.老牛之角宜稍锯之.
发表于 2010-11-25 22: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是基本,对琴曲的领悟,是提升。
发表于 2010-11-25 23: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復 四徽 飓风之翼

哈哈,我所钟爱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都被你看出来了,握手握手。
发表于 2010-11-26 08: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復 七徽 jsbach
高人~~
我还停留在浪漫主义阶段,巴赫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了。。。
发表于 2010-11-26 11: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其实那位同学只是在灌水而已

求牛同学发个得道的视频或者音频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1: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復 九徽 山山黄叶飞


    其实牛总孙总这些真正的大师都不弹琴的~
    此所谓大师不弹琴,弹琴不大师~
    大师怎么可能也用手弹琴!
发表于 2010-11-27 11: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各抒己见,老牛有老牛的道理,你有你的说法,何必以己的立场辩驳他人,环中而视,一切皆可共存、共生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13: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云壑斋主 於 2010-11-26 20:12 編輯

回復 十一徽 lycaxl


    又来一大仙
    现在老百姓就是喜欢被忽悠
    我说过了,老牛适合去百度古琴吧忽悠小白
发表于 2010-11-28 09: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復 十二徽 云壑斋主

其实这是虚荣和利益所致。
言道不言技,多数因为技术不过关,但又要有虚荣心,所以提倡古琴特殊论。
而小白们但凡虚荣的,很容易就上当。

如今的古琴其实真的没啥好虚荣的了。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只剩点物质的东西了,
除了古董文物的古琴、古谱以外,还有啥值得琴人如此骄傲的东西?

那些所谓的大师,很多都是没音准没节奏没人品的。
(没音准没节奏不要紧,您大可以自娱自乐,但是拿出来忽悠人就是没人品。)

我一直用郭德纲对相声界的评论评论古琴界。
“古曲3000多首,经过琴人的不断努力,终于还剩100多首了”
“有些人还没等学会了,就已经成大师,让他们从头学基本功,根本不可能。”
“如今的古琴大师就好比是雨后的墙角上的狗尿苔,乎,就长起来了”
“一个行业100年出几个大师就足以兴盛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6-1 22:40 , Processed in 0.01543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