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4682|回复: 3

历史与空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3 17: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与空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http://www.wenweipo.com   [2008-11-15]
放大图片 香港琴家刘楚华教授在浸大礼拜堂弹奏关于伯牙学琴故事的〈水仙操〉。
──古琴艺术进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张为群
 在古代中国,琴之于读书人,犹如刀剑之于武士,两者为一,不可分割,故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环顾今天,琴筝不分者大有人在,别说一般人,就算是文化工作者也常会混淆。2006年11月香港城市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合办了古琴座谈会和演奏会,特别是演奏会,吸引了很多观众,座中更有一位内地著名作家。五个月后,她写了一篇听后感刊登在内地的《文汇报》上,情词并茂,绘形绘声。演奏会上的古琴声唤起了她第一次听古琴的经验──丽江玉龙雪山下的洞经音乐,那是「裹挟在笙、笛和胡琴等乐器声中的」琴声。据知,洞经音乐中并没有古琴,也根本不可能有古琴。古琴音量微细,若与芸芸的吹弹拉打合奏,必定被掩盖得一干二净,更不可能是「有了唱和的,气势就大了」。我想这位作家大概是把筝误作琴。
 由此观之,虽然古琴拥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但未能正确辨别其器形和音色者为数不少。2003年11月,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比之早两年的有昆剧,晚两年的有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及蒙古长调民歌。国家为了进一步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2006年9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隶属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刚过去的10月27日至11月4日,一项名为「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的活动在港澳进行。是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香港德佝琴社、澳门基金会及香港联艺文化交流中心合办。据中国非物质文化中心的罗微博士说,古琴进大学是他们在保护和推广古琴艺术方面的一项重要活动,目标是把琴声传到一百所高校去。自2006年起,先后走进了北京、西安等二十多所高校。而选定大学生为对象,主要考虑到古琴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修心养性的器具,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需要对中国文化有一定认识才容易理解和欣赏。
 一连五天,中港两地学者和琴家,包括内地的吴钊、姚公白、崔宪、李凤云、林晨、金蔚,香港的刘楚华、苏思棣、谢俊仁、沈兴顺,分别走进了香港六所高校(城市大学、中文大学、理工大学、演艺学院、浸会大学和香港大学),举办了讲座和示范。每场讲座皆有古琴知识简介、专题演讲及两地琴家即场示范,有说有演,观众除欣赏到不同琴家弹奏出不同风格的琴曲外,更能从大屏幕上清楚看到琴家的运指方式,非常周到。(插入图1、2)演讲内容从古琴的制作鉴赏、琴弦和琴乐关系,到古琴音乐特色、审美和传承等问题俱有探讨,十分全面。一般来说,大多数古琴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不是十分明晰,初听者往往难以体会和理解,因此多视之为阳春白雪,不敢凑泊。但出乎意料,每一场出席的人数都不少,其中有几场更是座无虚席,难怪联艺文化交流中心的李建民先生说,没想到反应如此热烈,参加人数比他们之前举办过的昆剧和京剧进校园活动还要多。据他观察,这六场讲座和示范中,以中大和港大的气氛最好,出席者较投入;至于城大的也很不错,他认为可能跟学生修读过中国文化科目有关;另外,浸大吸引了不少中学老师领着学生前来,好不热烈;相反演艺学院的则学生反应稍嫌不足。笔者出席了四场,对李先生所云很有同感,同时也发现了一个特殊现象──最后提问的多为内地学生,这实在是一个值得香港教育界深入思考的问题。
 古琴音乐最独特之处在于没有固定和绝对的演绎方式,它的琴谱是减字谱,是一种指法谱,没有记录节拍,各门各派可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因此形成了姿采各异的风格,历代传承靠的只是师生间的口传心授。古代的琴音,今人只能对着文字来想像,想像李白笔下的「如听万壑松」、白居易诗中的「泠泠秋泉韵」是以什么指法、节拍弹奏出来的乐音。元代琴痴耶律楚材的诗文中,形容宋末元初的琴风是纷陈多样的,例如既有其师弭大用的「闲雅平淡」,又有栖岩的「如蜀声之峻急,快人耳目」等不同风格,在他眼里是「彼此成一家,春兰与秋菊」,各有风致。对照这次在南莲园池香海轩举行的两场「和鸣」音乐会,两地琴家也同样展现出各异的琴风,对听众而言是大饱耳福的机遇,对琴人来说,则是一次难得的交流。虽然琴人可能更喜欢像古人一样,或「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或三五知己鸣琴山中,或十数琴友聚首一室切磋观摩,然而「士无故不撤琴瑟」的时代已远去了,为了继续传承发展、寻找和培养更多知音,推广教育的任务是琴人义不容辞的。以香港为例,德佝琴社多年来在本地做了不少古琴推广工作,包括讲座、展览、出版、音乐会等,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而这次进大学的活动得到两地琴家的热心响应,也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我相信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和真正喜欢古琴和古琴音乐,这门艺术才能获得更好的保护和提升。
 除了推广教育外,现阶段尽快整理和出版已有的材料也相当重要。据随团来港的两位内地琴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吴钊先生和林晨女士说,他们已计划在大约两年内出版十六张早期的古琴录音光盘,这些录音非常珍贵,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以钢丝录音机录下的老一代琴家的代表性作品,这些琴家包括查阜西、管平湖、吴景略、姚丙炎、张子谦等,比原来《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琴界称之为「老八张」)多出一倍,也更齐全。另外,至今出版了半数的《琴曲集成》(十六册)将会再由中华书局全套(约三十册)重新印刷出版,希望能早日面世。
 琴道、琴乐的延续与发展,需要靠一代又一代的琴人的努力和接力。琴声千载不辍,仰仗的是什么?「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唯有琴人、知音能抵抗外在商业世界的干扰及噪音,保持平静的心境,真实诚恳地抚弄和倾听这负载着三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太古遗音,才能让琴弦与心弦达到真正的共震和鸣。(照片由香港联艺文化交流中心提供)
发表于 2008-11-23 21: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老十六張,吾開始儲畜矣.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02: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ingplum 於 2008-11-23 21:10 發表
期待老十六張,吾開始儲畜矣.


儲蓄   非儲畜
发表于 2008-11-24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給你捉着. 然吾於後園飼野兔,某日彼讓吾拿去兑現也说不定,这可说是儲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25 09:03 , Processed in 0.01383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