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2513|回复: 4

但愿风雅无双的古琴,不成千古绝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4 11: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诸葛亮弹琴图,来源电影《赤壁》


文 / 听潮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千余年前,唐代的七绝圣手王昌龄,曾留下这样一首诗。[1]
时间再倒回一千六百年前的春秋时期,老子也曾留下这样一段话: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2]
世道总是这样,不贵简单,而求繁复。时代往往如此,不贵朴拙,而求绮靡。然而,却还有一种乐器,一旦闻之,令人如入山林,如临太古,淡泊宁静,朴素还真,不觉物我两忘,身在世外。
这件乐器就是古琴。杨典说它是——集中华文化一切精髓之大成。[3]


古琴


琴器
古琴历史非常悠久,创始者有说是伏羲,也有说是神农[4],但无论是何人,流传至今都已有几千年的岁月了。
关于琴器本身,《琴操》上说: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六日。广六寸,象六合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也。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5]
工艺方面,古琴以木(上桐下梓)为骨,以胎(鹿角霜)为肉,以漆(大漆)为面,能够保存千年而不朽,且传世名琴中的唐琴、宋琴、明琴时至今日依然可以弹奏。而反观西方乐器中钢琴不过百余年就会锈蚀,代表最高水准的小提琴,保存下来也不过三四百年而已。[6]
音域方面,古琴极其广泛,有四个八度零两个音,兼具泛散按三种音色,其中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
除此之外,琴中的岳山,承露,龙池,凤沼,雁足,天地柱……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大有讲究。
可知琴中有天,有地,有人,有日,有月,有星,有山,有水,有龙,有凤,有阴阳,有五行,有宇宙万物……象天法地,包罗万象,无际无涯。所以嵇康才会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7]


故宫大圣遗音琴


天道
然而,虽然古琴本身丰富的意蕴已如此令人惊叹,但这还并不是它远超其他乐器,继而让古人以此泛指音乐的真正原因。
要明白其中三味,得先从琴曲中探微。
琴师鸿之曾考察历代琴曲,将琴曲的题材类型分为几大类[8]:
其一、历史典故——如《广陵散》。
其二、人文场景——如《秋塞吟》。
其三、自然风光名物——如《春江花月夜》。
其四、抒情——如《酒狂》。
其五、咏怀、明志——如《卧龙吟》。
其六、隐逸——如《遁世操》。
其七、时序——如《梧叶舞秋风》。
其八、哲理、宗教——如《列子御风》。
其九、文学演绎——如《离骚》。
关于琴曲的内容类型,琴界名宿李祥霆也曾做过整理归纳,分为欣然、深情、清高、旷逸、艺术、圣贤、仙家这么七大类。[9]:
从这两方面就可以明显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雅韵弦歌,远非抒情那么简单,甚至不以追求好听为目的的。这是因为对古人而言,乐的标准和意义和今日很不一样。
再追本溯源,在于他们很多人的一生,都是求道、悟道、和奉道的。或者可以说一辈子都在追求天人合一。
道?道是什么?
道是一切。
那么,道在哪里呢?
其实大至日月星辰,小至微尘蝼蚁,都无所不在。[10]
但是道再深沉高远,本身却是看不见摸不着如同虚空一般,要想落到实地,还是要有所依附。
附着在什么身上呢?
《乐记》[11]上说:
音乐是使天地和谐的工具。世上的音,推其本源,在于人们内心对万事万物的感知。不同的感触,会通过不同的声表现出来,乐章就是这么出现的。
既然音乐能使天地和谐,可以表达心中的所思所想,而且关键是世人皆可感知,那么自然就是一种相对理想的表现形式。而古人最后之所以会选择琴,全在于它那独特的声韵。
关于琴声,琴界如此描述:
按音细微而悠长,时如人语,称之人籁;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称之地籁;泛音清冽而空灵,让人有清冷入仙之感,故为天籁。一器具三籁,凡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虫鸣鸟语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尽能蕴涵表达[12]……所以说万物之声皆在其中[13]。
由于古琴拥有如此丰富的意蕴,以及如此特殊的声韵,这样就使得高而不可及的大道,终于有了一个理想的附着。
于是,我们会见到芸芸众生中有那么一些人,努力将世界引入正道。会看到一切故事,自然而然地在神州大地发生。


弹琴图。


至乐
承道者,首先是圣王。
琴界曾流传这样的一个上古神话典故:
盛德巍巍的上古圣王尧,有博大的胸襟,高尚的情操,平日里最挂念的就是百姓的安危福祉。毁灭世界大洪水降临时,他祭祀天地,真诚向乞求上天赐予解救之法。这样依稀间,听到了神灵的指示。
洪水退却后,他心中十分欢喜,一边想着这些,一边弹着古琴。琴曲悠然在天地间响彻,其音清莹透亮幽微深邃,如日月经天;其声苍古雄健古朴粗犷,如江河行地,弹着弹着,神从天界降临了,与人围着篝火,狂歌乱舞。
后来他有感于此,就把琴曲命名为《神人畅》[14]。今日宋明两代的传谱,虽说距上古三代太过久远,但当你在琴家的乐声中,或自己操缦打谱的时刻,那些远古时候的东西,会通过音乐消弭时间的界限,瞬间在你的血液里复活。
《庄子》[15]中说: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
帝尧领悟天道,以此均平万物、顺应民情,与世界谐和,弹琴之时,想必已达到了理想中的和谐之境。
在这之后,有舜的故事。
《古今乐余录》中说: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16]。诗曰: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舜是一个不幸的人,一家人不仅不喜欢他,还老想谋害他,但家庭的阴影,并没有给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反而让他在修身方面更加勤勉。所以后来他无论走到哪儿,那里的民风就会不知不觉间渐趋淳厚。
帝尧禅位后,身居高位的他,并未腐蚀身心,时刻关心天下。弹琴唱歌时,都在期望臣子修德养性,祝愿百姓安居乐业,真可谓用心良苦。
《乐记》上说:乐能够感化人心,移风易俗。所以上古先王制作礼乐,并非是饱耳目之欲,而是想让朝堂和敬,让乡里和顺,让家庭和亲,让整个世界进入正轨。
舜是真正了解这些话语背后微言大义的人,并终生践行着。


古琴清商调减字谱


大音
圣王之后,高蹈乎八荒之表抗心乎千秋之间的圣人孔子,接上了这一脉。
他诞生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关于琴,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是学琴三月不知肉味,竟能自行领悟《文王操》的故事。[17]然而,这只不过是他生命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真正能体现圣人遗风的是幽兰之事。
《孔子家语》中记载[18]:
春秋时代,群雄争霸,楚昭王听说孔子贤能就递了聘书。孔子前去拜谒时,途经陈、蔡两国。这两个小国家的士大夫,害怕他辅佐楚王威胁到自身国家的统治,发兵阻拦,把他围了起来。
当时孔子的情况很危急,整整七天都无法和外界通讯,吃的东西也没有了,跟从他的弟子大部分都病了。如此困境,他是什么态度呢?他是“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问及弟子自己落魄如斯的缘由时,子路内心动摇,烦躁不已地说恐怕是您老的智慧和德行不够。
对此,他的回答是:仲由,这么多年你终究是没有看透,世界并非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仁义忠信之人不一定会有好的造化,有没有才华,和能不能施展也完全是两回事啊。
他还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变改”。
大概是后来有感于那段跌宕的经历,抑或就是在那段忧困的时月,他谱写了琴曲《幽兰操》[19]。琴曲和语录,就那么如润物无声的浇灌着中国文化的土壤,深入到中华文化的骨髓里。
不过这还不是他最动人的一句,他一生中最令人感动的一句是:“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0]
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因为理念不同,到处都不受待见。就连问路的时候,别人都要挖苦他说不仅无法改变这世界,还会过得更加穷困潦倒不得安乐,倒不如归隐山林,逍遥自在。
但他却摇了摇头。天下纷乱,礼崩乐坏,社稷有累卵之危,苍生有倒悬之苦,正因如此,所以不忍独善其身,愿竭尽所能去改变。人生一世,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假如天下真的有道,那还有他什么事呢?
看来,他只是一心去做这样的事,事成固然欣喜,失败了,那么也算尽了自己的使命。三国时代诸葛孔明“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岂非也是如此?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阐述这一切的孔子是不朽的,而琴之一物,因他的流风所及,其道愈加精深了。


《听琴图》局部


执一
圣王和圣人之后,不能不提士阶层。
《韩非子》中曾记载了春秋时大乐师师旷的一段故事[21],时至今日依然传为美谈。
当时卫国的国君去晋国访问。到濮水时,深夜隐约听到了一段令人欲罢的乐声。问左右侍奉的人,一概不知,只有琴师师涓有所耳闻。第二天就留下来练习。到晋国的时候,晋平公听说此事,就让师涓弹奏。
一曲未终,坐中一人说这是亡国之音,不可以听。这个人是师旷。晋平公问缘由,师旷回答说曲子是纣王的乐师师延所作,武王伐纣时,师延投身濮水,几百年来怨念不散才让师涓听到了。但这首曲子是靡靡之音,常听这样的音乐,可能招致亡国的灾祸……
晋国的国君,只不过是听一首音乐而已,师旷何必去阻止,还说会亡国?这在今天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简直是迂腐透顶。但古人的想法并非如此简单。
《乐记》上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音乐可以表现世事人心的变化,反观则可以体察一个时代的兴衰。所以古人对于乐持一种很审慎的态度,以乐观世,凡事讲究见微知著,时刻注意防微杜渐。
再加上那个时代乐师肩负很重的使命,连打仗都要被派去观望对方士气,谏诤是职责所在,如此言行对他来说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再后来一次宴饮中,晋平公酒坛耳热之际美滋滋的说:“人世间最大的快乐就是当一国之君,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诸大臣唯唯诺诺之际,师旷会拿起弹奏的古琴去撞国君,骂他是小人。
而后战国年间齐威王不理政事,邹忌以弹琴比喻君臣之道来讽谏齐王,引导国君励精图治 [22],以及宋太宗突发奇想制作九弦琴,以此标榜自身功绩可比文王武王,但遭到大琴师朱文济的激烈反对之事[23],都是承袭了乐谏这一脉。


弹琴图


天下
继续探究,我们会发现与琴相关的天人合一、移风易俗、修道处世、执着乐谏等,范围几乎都限于庙堂,而真正将古琴艺术化、江湖化、生活化,并发扬光大的,还是古代的文人阶层。
提起古琴,世人最先想到的故事,当是《高山流水》[24],其次应该是《凤求凰》了[25]。
伯牙弹琴,子期知道志在高山与流水;而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帘后的卓文君竟能明白倾慕之意。事虽不同,说的却都是知音,这是文人琴中的第一层涵义。
第二层是寄托。
魏晋时期,阮籍为避免祸患隐居山林间弹琴写字,饮酒作诗。一次微醺中,创作了琴曲《酒狂》[26] 。在一片混沌朦胧之中醉生梦死,心中的郁结之气也暂得舒展。
第三层是风骨。
《世说新语》[27]中记载: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广陵散于今绝矣!”
然而冥冥之中,广陵散还是传了下来,成为今日琴人必弹之曲。其实真正绝的又怎么会是琴曲呢,而是一种风骨,一种气节。
第四层是情操。
楚襄王曾怀疑宋玉的德行。他的辩解是:国中唱下里巴人的曲子,应者数千;而后再唱风雅一点的,应者数百;等到歌阳春白雪之时,应者只有数十人。[28]曲高和寡,自古皆然。
第五层是艺术。
伯牙跟成连学琴,三年不成。师父不在,四顾茫茫,见山林间群鸟悲号,怆然长叹,援琴而歌。终于见天地、见终生、见自己,领悟了高深的艺术之道,成为天下妙手。[29]
而文震亨《长物志》[30]里说:把琴置于乔松、修竹、岩洞、石室之下,地清境绝。试想自己于松下鹤前抚琴,又是一种怎样的风雅?
第六层是药用。
欧阳修宦游多年,曾患上了“幽忧之疾”(抑郁症)。辗转求医总不见好,后来跟好友学琴,竟渐渐地不药而愈。
研究之下,发现音乐影响人的心肝脾肺肾,听不同调式的曲子,有不同的作用。另外,人在抚琴之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和血脉。再加上古琴具有天地之音,足以感人善心,让人平心静气。所以,治疗身心之伤,古琴竟有药用。 [31]
最后一层,是传承。
《近世古琴逸话》[32]中收录了一则小故事:
琴家叶诗梦一次出游遇暴雨,在古寺借宿。夜中无聊徘徊之际,发现床底有破琴一张。琴背刻有“昆山玉”三字,下有“周鲁封珍藏”印。当时欣喜若狂,次日以重金购得。
原来他学琴是从《五知斋琴谱》[33]入手的,而周鲁封恰恰就是那本琴谱的汇编者。说起来其中的深意,已不仅是传承,还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思古幽情。古琴一道,真可谓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唐代的薛易简说 :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 [34],真实不虚矣!古琴俨然成了绝世超凡的一件道器。
以上,就是古琴可以言说的层面,更多无法言传的东西,就只能靠自身去习琴意会了。
古人是深刻懂得这个道理的。所以他们恪守着心中的信念,日复一日的弹琴修行,以期证得天地大道。
而茫茫历史,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因着有这样的人琴双修,五千年来神州大地虽历尽劫波,但其中一缕生气得以充盈天地之间,始终未至断绝。但愿它永远都不要断绝!

[注释]
[1]见王昌龄《琴》。
[2]见《道德经》。
[3]见《纲鉴易知录》。
[4]见皇甫谧《帝王世纪》。
[5]见蔡邕《琴操》。
[6]《琴中无相》,广陵琴人施宏所著。
[7]《琴赋》,汉末魏国嵇康所作。
[8]见施宏《琴中无相》。
[9]见李祥霆《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
[10]见《庄子》。
[11]见《礼记·乐记》。
[12]见夭夭《古琴 • 清厉而静,和润而远》。
[13]见朱长文《琴史》。
[14]见《古今乐余录》及谢希逸《琴论》。
[15]见《庄子·外篇·天道》。
[16]见《古今乐余录》。
[17]见《史记·孔子世家》
[18]见《孔子家语·在厄》。
[19]《琴集》曰:“《幽兰操》,孔子所作也。”
[20]见《论语·微子十八》。
[21]见《韩非子·十过》。
[22]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23]见《永乐琴书集成》。
[24]见《列子·汤问》。
[25]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6]《酒狂》最早出自明代《神奇秘谱》(1425年),相传为三国时期阮籍所作。
[27]《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一本书。
[28]《阳春白雪》,师旷所作。宋玉辩解一事见楚辞《宋玉答楚王问》。
[29]《乐府古题要解》音乐著作。唐吴兢撰。
[30]其事见《送杨寘序》。
[31]《长物志》,明文震亨所著,在园林艺术与品物鉴赏方面,有独到之处。
[32]《近世古琴逸话》,严晓星所著。
[32]《五知斋琴谱》,中国琴曲集。清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
[34]见薛易简《琴诀》。
-  终  -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1: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不易,留一下个人的公众号:听潮论剑(ID:jhyhccz),感谢大家支持!
发表于 2017-2-4 10: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原创
发表于 2017-2-4 12: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照片是诸葛成武?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3-28 22:27 , Processed in 0.01473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