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4123|回复: 1

上传一篇文章:《一声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3 16: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声雷》

传统斫琴艺术惊蛰时代



2003年古琴与昆曲、蒙古长调和十二木卡姆同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中国学古琴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前不久,十位年长的著名古琴演奏家,也被列为这项所谓“文化遗产”传承人。这种来自西方官方与外行话的评价是否合适,姑且不论。但在进行这么重要的文化梳理时,却忽略了斫琴这一最重要的遗产元素,那就是罪过了。
如果此乐器真的属于人类的“文化遗产”,那么斫琴就应该是这项遗产里最大的一项鉴证,而不仅仅是音乐与琴人。
为琴者皆知,古代琴学总体分为三大元素:即演奏(包括音乐处理、技巧、个人风格的成熟与流派传承等)、谱学(包括历史文献整理、打谱与历代作品分析的),以及斫琴(包括制作、改良与探索)。纵观历代琴家,没有一个人能将三者全都精通。任何一个大宗师,也只能通晓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对另外的只能算是了解。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辈子只能做有限的几件事。况且好的斫琴是古琴中最微妙的一门学问,它不但需要艺术上的天赋,还需要在传统文化与手工业上不断地进行经验积累。也就是说,斫琴师不能仅仅是音乐家,还必需是深刻理解木工技艺、木材学、声学物理、化学、漆艺和气象湿燥等其它自然科学的综合工艺学家。庸者难为。
在古代中国,就出过不少斫琴名家,譬如元代文学家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斫琴名手》记载的就有:

:赵耶利
:雷霄
雷威

雷文
雷迅
郭亮
一作谅。皆蜀人
沈镣
张钺
皆江南人
金儒大中进士
僧三慧大师
:蔡献
朱仁济
卫中正
庆历中道士
赵仁济兴国中
马希仁
马希先
一作仙崇宁中
金渊绍兴初

金公路即金道。绍兴初
陈亨道高宗朝

严樽
马大夫
梅四官人
龚老
应奉
林杲东卿
:严古清恭字子安。樽之孙。梅四之婿

施溪云
施谷云
施牧洲



其中以崛起于隋唐时期的蜀中名家雷霄、雷威家族制作的琴最为著名,世称“雷琴”。雷氏之造琴,据说相继了三代人,计有雷绍、雷霄、雷震、雷威、雷俨、雷文、雷珏、雷会、雷迅等九人。其造琴活动从唐朝开元起到开成止,前后约120多年,经历了盛唐、中唐、晚唐3个历史时期。即古琴史所谓“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至今,在故宫博物馆里,还保存着雷氏家族制作的“九霄环佩”、“春雷”,以及前不久由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拿出来拍卖的“大圣遗音”等名琴。它们都是中国乐器史的国宝级文物。最古老的一张琴距今已一千五百余年,依然可以现场演奏,音乐越千年而更为醇美。可见,古琴制作达到完美境界,不仅在艺术上,就是在物理上也是一个奇迹。
历史上制琴家不少,如制作百衲琴的唐人李勉,或者宋朝苏轼的友人碧落子(石汝砺)等。但据考证和检验,流传千年的所谓《碧落子斫琴法》,实为文人之作品,并非科学。中国古代文人喜欢装神弄鬼,搞玄学清谈。若按照该书中理论制琴,形制与音色都将会很糟糕。
古书记载之斫琴名家,明朝以后,也出现过大量斫琴名家如冯朝阳、张敬修等等。而且还有很多民间之“野斫琴”。如我们现在有时见到的那些“无铭明琴”、“清琴”等。但总的说来,在人数上要远远少于弹琴名家。盖斫琴所要求的条件更苛刻,更严肃,也更在机缘。
在当代经济狂飙的大环境下,古琴制作面临的困境就更复杂。
但是历史上总有一些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铤而走险,大刀阔斧地亡命于对艺术和理想的探索。
当今斫琴师,全国达到专业水准的并不多。如北京孙庆堂、王鹏、张建华、田双琨等,西安李明忠,扬州马维衡、刘扬等;苏州裴金宝,成都何明威,曾成伟等……皆各有所长。但琴之为古木,多娇而罕见,且有地方气候之差异。当初四川的“雷琴”不知采用了什么方法,或者经过不断修缮,才致使它越千年而不变形。而当今蜀派琴师曾成伟之斫琴,就非如此。曾先生本善弹琴,是蜀派琴家喻绍泽先生嫡系。所以他制之琴在80年代多为行家里手称道。曾先生自言多用唐代名琴“震馀”所产之地——四川大邑县之梧桐良材斫琴。然蜀地潮湿多雨,木质极难干透。故曾先生之琴在南方尚无恙。一到北地,经躁风一吹,暖气微烤,即立刻开裂。有些琴还好,裂了,而音色却反倒好些。而有些琴,曾先生竟然使用金属铁钉固定面板与底板。“金克木”是古代中国五行文化常识,是个人都知道。中国人就是做古典家具,打一个板凳,一张宁波床、八仙桌或者建一个亭台楼阁,也是严禁使用任何“钉子活”的,更遑论古琴是一件乐器!曾琴这种违反中国传统榫卯原理的制作法,往往致使古琴在遭遇气候扭曲下音色与木头都变质,根本无法再弹。自然,若想去追求当年“雷琴”那样伟大的千年境界,更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传统斫琴,一般以桐木和杉木最多。当然也有很多别的所谓野斫琴,使用松木、楠木或梓木等,或为底板,但效果一般不理想。元人《嫏记》说:“雷威作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雷中独往峨眉,酣饮著蓑笠人深松中,听其声连绵悠扬者伐之,斫以为琴,妙过于桐。”而据考证,《嫏记》所说的峨眉松,实质就是杉木——这是盛唐雷威制琴的一个特点。雷威琴在槽腹制作上也与众不同。北宋苏轼《东坡志林》中说:“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
那么,什么又是雷氏家法呢?
《东坡杂书琴事》中说,开元十年造的雷琴“琴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此最不传之妙。”
可见,琴腹纳音的特殊做法,亦即上述雷氏第一代人所创造的家法。
从“九霄环佩”与“春雷”两琴的纳音来看,都是在稍稍高的纳音中间,开出一条约五分深、一寸宽、通贯于纳音始终的圆沟。它既未增加琴面的厚度影响发音,又使龙池凤沼两个出音孔变得稍稍狭隘,借以延长共鸣箱中余音的扩散。
其实雷琴只是一个神话的标本,只能参考,不能刻意模仿。
再如史册上那些著名的琴,如长风、鸣泉、朱雀、中和、小号钟、一池波、枯木龙吟、铁客、梅花落、铁鹤舞、混沌材、蕤宾铁……以及一些无名唐琴明琴等等,也都是不可刻意模仿的偶然性精品。
琴的形制也有上百种,最常见的如仲尼式、凤式、伏羲式、连珠式、落霞式、蕉叶式等,形制的大小形状也局部影响到琴的音量与音色。再加上目前还有制作断纹的现代工艺,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那么,一张好琴的标准是什么?有标准吗?有的。并非只靠纳音法。
一张好琴的标准,不是全依赖木材的古老,和个别徽位的音色达到了钟鼓金石之声,也并非什么选材的阴阳面等。那是相对容易的,相当程度上是靠运气产生的。好琴的标准是——平衡与共振。也就是说,无论木材选料如何,形制如何,工艺、灰漆与断纹的制作如何,琴本身在上了琴弦(尤其是丝弦)之后,所有部位的发声都要能处在相对平等的音色与音量上。王鹏先生经常强调的所谓“中庸”之音色,也是此理。古人之“中庸”就是中正与中和,并非如今保守怯懦之意。琴之中庸就是音色在琴体上要不偏激。不会一边厚一边薄,一边亮一边哑,低音钟鼓而高音刺耳。并且,面板和底板乃至天地音柱与其余琴体都能同时产生共振共鸣,如雷声滚滚,烟波浩渺……犹如一个人只行正道,不偏不倚,这是最难的。
不能做到中和共振,哪怕再古老,哪怕是流传了千年的唐琴宋琴,也算不上是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好琴。
所以,一般学琴者想买琴,尤其是专业的手工琴,一定都会拜托自己的授业琴师,或者真正懂得选择辨别的行家去帮忙挑选。
乐器制作不是家具板凳,不是找个木匠就能做好的。那需要常年的琢磨才能颇得道理。到目前为止,在斫琴工业中,真正让自己手中的琴,无论工艺与价位差别多大,无论视觉审美上,仿古工艺上怎么变化,而音色都普遍达到这一稳定标准的,目前只有很少的一两个人。譬如北京琴家王鹏,或四川琴家何明威等。斫琴家们本人的理想,也是希望自己所有的琴,在平衡与中和上都能达到古代雷琴的水平。而这些年,新工业化后的古琴的横空出现,使很多专业琴家、琴人重新开始认识到古琴制作对于音乐演奏的重要性。“工欲善其艺,必先利其器”。古琴质量的狂飙突进,日新月异而岁不同,也极大地提高了古琴演奏的质与量,确如一声雷,给整个中国古琴界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惊蛰时代。
当然,一张伟大的琴,绝不是靠一个或几个琴人,斫琴家,甚至不是靠一个或几个时代就能来铸就的。那需要靠整个历史文明(包括有效地借鉴西方文明)来传承来灌溉,才能有所思、有所化、有所得。
正如琴家吴文光先生所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我以为,这惊蛰之后,传统斫琴艺术的春天也许才刚刚开始破土。



杨典
2008
6月(完)
发表于 2009-9-4 18: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值得重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23 19:17 , Processed in 0.01300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