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4439|回复: 9

《西麓堂琴统》----抚琴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9 00: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麓堂琴统》

鼓琴时。无问有人无人。常如对长者。掣琴在前。身须端直。安定神气。精心绝虑。情意专注。指不虚下。弦不错鸣。不视右手。只闻其声。目不别视。耳不别听。心不别思。乃得琴之旨焉。大要识句读节奏。停歇不得过多。李勉曰。吟抑有度。迟速有节。急而不乱。缓而不绝。不缓不急。如行云流水。此为枢要也。用指必须甲肉相兼。出声清丽。甲多声焦。肉多声浊。右左手不得过度。琴声凡三。一曰散。二曰按。三曰泛。弹似断弦插指浅。按若入木不见力。泛则近岳而弹。微沾弦而点庶。其音清且圆也。若身摇颈动。盼视左右。顾瞻上下。面色变易。有如惭耻。或眼目疾游。喘息气粗。进退无度。形神散慢。至于声。虽能用指。声韵杂乱。不尽五音。调弦不切。当轻而重。当慢而速。皆是大病。弹琴之法。必须简净。非谓人静。乃手静也。手指鼓动谓之喧。简要轻稳谓之静。不须声外摇指。正声和畅。方为善矣。故古之君子。皆因事而制。或怡情以自适。或讽谏以写心。或幽愤以传志。故能专注精诚。感动鬼神。或只能三五操。而极精妙。今之学者。惟多为能。故曰多则不精。精则不多。知音君子详察焉。
夫弹琴之法。难得者曲谱。曲谱必求师传。盖曲谱中指法节奏非笔墨所能尽。所以对谱弹琴。往往徒得其声。而于疾徐节奏多不能造妙。亦犹规矩之粗。得其方圆。而不能备其工巧。姑以浅近者言之。一曲中分作三段。一慢。二紧。三缓。从缓入。紧至煞意而成一曲是也。谱中有从勾二作者。必分为二段。先一作平其声。以结前段之意。少息后一作取声猛壮。猛而渐缓。以续后声。必须前后相关。始终不杂。又如三作间勾者。先两声。少息。应前段四声。猛弹入。间勾以接后声如至。长锁九声。前两声少息。以结前段后七声雄壮。以接后声令有起伏之意。大要使其脉终联缀。遗音俳徊欲断而缓续。欲尽而不尽。然后猛起以业弦。从慢入紧。从紧至缓。若缓急得合。其宜吟抑不失其度。自弦中节渌响铿锵。取音欲清图简静。不可乱杂。庶有古雅冲澹之素。此乃古今谱操难得之妙也。然私学琴者。未遇师传。得此曲谱。宜专心致志。仔细玩味。按其谱中指法运之于手。详缓而弹。逐声而累。一声加于一声。一段加于一段。若日积月深。习之既久。心契意悟。手自相应。自然可到古人妙处。所谓及其成功则一也。大抵弹琴贵于积累。而进久则自精。若急躁贪多。欲速则不能达。终无所成。切宜深戒。予故备论之。以贻学览者。其毋或焉。
发表于 2009-12-12 22: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妙!!~!
发表于 2010-8-11 23: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当切记。
发表于 2010-8-16 11: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肯,学习的时候可以用作反省。
发表于 2012-3-4 14: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日积月深。习之既久。心契意悟。手自相应。自然可到古人妙处。-----谢过
发表于 2012-3-5 10: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孫新財 於 2012-3-5 17:23 編輯

樓主原文,標點不當!字多錯漏!
茍依愚見,且推薦不當!
茲評注如下:
《西麓堂琴統》卷四<撫琴訣>
(孫新財評注)
鼓琴時,無問有人無人,常如對長者。
掣琴在前身須端直。
安定神氣,精心絕慮,情意專注。
(以)指不虛下,弦不錯鳴(為目標)。
不視右手,只聞其聲。
目不別視,耳不別聽,心不別思,
乃得琴之旨焉。
(否!
目不別視何指?
(雙眼若竟須盯著琴徽的話
這樣的”目不別視”,
又何足貴哉?)
實則無論奏什麼樂器的樂人
都有,且須有
目觀四方之力
耳聽八方之能!
一心多用之功
否則怎麼看譜?
怎麼看指揮?
怎麼與它人合奏?)
大要識句讀(逗也!)節奏,停歇不得過多。
(減字譜既無節拍,
光”識”、光”讀”
又何能識出什麼”句逗”
讀出什麼”節奏”來呢?
既本就沒有什麼絕對標準
何又謂之什麼”過多”呢?)
李勉(唐・717-788)曰:
吟抑有度,遲速有節,
(減字譜既無節拍,
何又謂之什麼”有度”、”有節”呢?)
急而不亂、緩而不絕。
(指節拍須:
急而不趕、緩而不拖!)
不緩不急,如行雲流水(?)
(在?)為樞要也。
用指必須甲肉相兼,出聲清麗。
甲多聲焦,肉多聲濁。
右/左手不得過度。
(何意?!)
琴聲凡三(?)
一曰散、
二曰按、
三曰泛、
(四曰「合」、
五曰虛進退!......)
彈似斷弦插指淺;
按若入木不見力;
泛則近嶽(岳)而彈。(?)
微沾弦而點庶(摭ㄓ/取)。
其音清且圓也。
若身搖頸動,盼視左右,
顧瞻上下,面色變易,有如慚恥,
或眼目疾游,喘息氣粗(麤),
進退無度(?),形神散慢(漫)
至於(取)聲,
雖能用指,聲韻雜亂,不盡五音,調弦不切。
當輕而重,當慢而速,皆是大病。
彈琴之法,必須簡淨。
非謂人靜,乃手靜(?)也。
手指鼓動(?)謂之喧,
簡要輕穩謂之靜。
不須聲外搖指,正聲和暢,方為善矣。
故古之君子,皆因事而制。
或怡情以自適,
或諷諫以寫心,
或幽憤以傳志,
故能專注精誠,感動鬼神(?)
或只能三五操,而極精妙。
今之學者,惟多為能,
故曰多則不精,
精則不多。
(此說與事實不符!)
知音君子詳察焉。
夫彈琴之法,難得者曲譜,曲譜必求師傳。
(此說亦與今世之事實
不盡相符!)
蓋曲譜中指法節奏非筆墨所能盡,
所以對譜彈琴,
往往徒得其聲,
而于疾徐節奏多不能造妙,
(可見減字譜之拙劣!)
亦猶規矩之粗得其方圓,
而不能備其工巧。
姑以淺近者言之:
一曲中分作三段。
一慢、二緊、三緩。
從緩入緊,至煞意
而成一曲是也。
譜中有從勾二作者,必分為二段:
(這是不完全歸納之論!)
先一作平其聲(?),以結前段之意。
少息後一作取聲猛壯,猛而漸緩,以續後聲。
必須前後相關,始終不雜。
又如三作間勾者,先兩聲,
少息,應前段
(後)四聲猛彈入間勾,以接後聲
如至長鎖九聲,前兩聲少息,以結前段
後七聲雄壯,以接後聲,令有起伏之意。
大要使其脈終(絡)聯綴,
遺音俳徊欲斷而緩續。
欲盡而不盡,然後猛起以業(發)弦。
從慢入緊,從緊至緩,
若緩急得合其宜,吟抑不失其度,
自弦(然)中節淥(餘)響鏗鏘,
取音欲清圖簡靜,不可亂雜,
庶有古雅沖澹之素(意)。
此乃古今譜操難得之妙也。
然私學琴者,未遇師傳。
得此曲譜,宜專心致志,仔(子)細玩味。
按其譜中指法運之於手,詳緩而彈,
逐聲而累一聲加於一聲、
一段加於一段。
若日積月深。
習之既久,心契意悟。
手自相應,自然可到古人妙處。
(否!就算習久就真能精妙
也有效率之分
何況音樂造詣
絕非一分耕耘就能有一分收獲的
若不得其法
則就算皓首窮經
也並非人人都能得道成家
反之,
視奏能力強的人
一拿到新譜
音高,拍子,表情......
就都已就位了
那裡須要什麼
"專心致志,仔細玩味"
"詳緩而彈,逐聲而累一聲加於一聲
一段加於一段"
"日積月深習之既久"
才能"心契意悟,手自相應"
"可到古人妙處"?!)

所謂及其成功則一也。
大抵彈琴貴於積累而進,久則自精。
(此說與事實不符)

若急躁貪多,欲速則不能達,終無所成。
(琴界不採用一勞永逸的視奏教習法
卻採未學爬就學跑揠苗助長式的傳統教習法
其雖皓首窮經一生
就只能背奏幾十首的結果
不正就是
“急躁貪快,(所謂門坎低?)
欲速則不能達,
終無所成”
缺乏成果與效率的事實證明麼!)
切宜深戒,予故備論之,以貽(後)學覽者。其毋或(惑)焉。
发表于 2012-4-2 16: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2-4-10 05: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五月靜 於 2012-4-9 16:41 編輯

>>微沾弦而点庶
正在翻譯此文章﹐讀到這句不懂﹐不知白話怎解﹖

EDIT: 哇塞﹐看了原文﹐可以理解為甚麼是寫作“微”﹐但這個是“徽”吧﹗
发表于 2012-5-9 13: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了
发表于 2012-10-28 14: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20 04:13 , Processed in 0.01178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