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5113|回复: 2

谈古琴教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6 17: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古琴教学
(一)
如果全面而论,题目应该是“谈古琴传习”,其中当有传统教学“传道、授业、解惑”的整体内容,并有“传”与“习”相互关系的分析。这样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展开,文恐太长。现仅在通常教学的意义上来谈古琴的教学。所谓通常的教学,也就是现代的知识教育,有别于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全面教学。
现在一般的古琴教学基本上是教授弹琴的方法和具体曲子,中间也讲到一定的乐理知识,至于琴理、琴的文化内涵等或也涉及,却较少重视。今年推行的“古琴考级”,其评审标准正是这种古琴教学观念及方法的必然结果。于是,古琴的教学基本上就成为技术层面的教学,以琴技名家或作琴师授徒者颇不乏人,而“古琴考级”也就基本上成为考弹琴的技巧了。以清代琴家祝桐君学琴的经历和观念(可为几千年中华古琴传习之范例,参见《与古斋琴谱补义-----修养鼓琴》)来看,这样的古琴教学是有点舍本逐末了。这可以说是传统古琴文化传承的一种中断。不仅在某些琴师那里,在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教学也存在同样的倾向,其流弊在古琴成为“专业”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已可看出,对琴界影响之大几乎已让人习焉不察了。故有琴家对此感到忧虑而建议如果筹建“国乐馆”的话,与其在音乐学院,还不如去综合性大学为好。
有琴友关心古琴教学质量,以这样的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质量呢?
(二)
若论古琴教学质量,传统德艺一体、口传心授的古琴传习方式或陈义过高、暂且不谈,即使从现代知识教育来看,就古琴而言至少也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琴理的传授。包括琴的文化哲学、琴的历史知识及琴的音律理论等。这一内容,不应当作技法、曲目的附带,而应重视起来,作为与传授弹琴方法同等重要的教学内容去讲。古人曾将“其人须是读书”作为弹琴最重要的方面,今天教琴强调必须传授一些琴文化知识和琴理哲学观念,恐怕是不为过的。
其二、琴技的传授。包括琴容手势、识谱、左右手各种指法及上弦、调弦听音方法等。这是弹琴方法和使用琴之方法的教学。这一部分要求琴师不光会弹琴或弹得好,还应对指法要领有自觉的认识,若能对各种乃至各家指法有一定的有意识的研究则更佳。否则有可能会以讹传讹、误人子弟的。
其三、琴曲的传授。这一部分,应强调的是,不只是教会弹完全曲而巳。如果仅此,琴生只需学会指法、识得谱字之后按谱循声、听听CD也能弹出整曲,何必琴师?杨宗稷先生又何必三年学一曲、与琴师黄勉之合弹一千三百余遍?遗憾的是,现在有的琴师却是这样教学的,结果学生弹出的曲子与按谱循声无大差异,就象小学生初识文字后读句子、读课文一样,其弹曲,只是背诵而不是朗诵,以有声而无情也。这是许多初学者的通病,却往往误以为是“淡”是“静”。好的琴曲,就象古人说的“弹琴如歌”,讲究气韵生动、声情并茂,才能移情化物、感人之心。这就要求能体认琴曲的曲意及段落乃至句子的大致意思,体现在指下才会有许多合乎曲情的精微处理、体现在曲意也就知道在弹些什么。否则弹琴多年,指法极熟练,曲子似乎也越来越好听,也有人拍手叫好,而在懂琴的人听来,是听得出其中的“不知所云”的。
当然,琴师往往是各有所长的,如古时桐君先生这样全面性的琴家在今天已不多见了,善学者当择其长者而从学之。关于古琴教学的三个方面,就今天来看,“其一琴理的传授”是最缺乏的。我在不明琴学大义时从吴师兆奇先生处学得弹琴养心适意的观念和静淡清雅的琴风,觉得受益非浅。因琴友之问,谨略述个人关于古琴教学的一点浅见,供参考而巳。
发表于 2008-3-27 09: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关乎国運,我国自遭列強欺壓,迄今己逾百年,近日才稍現曙光,而国民自信心未復,故一切以西為法,亦有激進分子,仇视西法.凡此种种,只能以时间讓人民質素提升,以致達運.我国数千年历史,戰乱時多,富泰时小,古琴文化,命懸一綫,從未断绝,今後亦必有精英,延此一脉,吾无憂也.
发表于 2008-3-27 12: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瓦釜雷鸣!瓦釜雷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25 23:01 , Processed in 0.01496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