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5852|回复: 2

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6 10: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丁承运

瑟是我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但其调弦及演奏方法在近古失传了,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瑟的数量居上古弦乐器之首,其中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瑟,保存完好,弦柱俱全且保持出土的原位,弥足珍贵。李纯一先生曾据以发表了《汉瑟和楚瑟调弦的探索》1一文,后在《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2一书中,以作了进一步的阐释,笔者思之有年,从中获益匪浅,用功既久,豁然顿悟。且就此导出了一个很有趣味的结果,现不惴愚陋。提出来以就正于学界同仁。
一, 马王堆瑟与“探索”一文之成果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瑟,全长115厘米,具一条首岳、三条尾岳、二十五弦及四个拴弦的枘。二十五弦被外、中、内尾岳分成9、7、9三组,中间7根,弦径较粗,由1.9毫米递减到1.2毫米,内、外各9根,弦径渐细,由1.2毫米递减到0.6毫米或0.5毫米,弦由尾岳弦孔穿出尾越,绕过瑟尾,拴于尾面的四个弦枘上,(见图一)3 本世纪出土的楚、汉瑟有数十具,形制大都与此相同而无弦及柱位可考,故此瑟极为可贵。

           图一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瑟俯视图

李纯一先生据其所测的弦径与柱位反映的有效弦长比例, 如相隔四弦的第二与第七弦、第十七弦与第二十二弦的有效弦长为481与240、550与273毫米,很接近2:1,而成八度关系;相隔二弦的第四弦与第七弦,第五弦与第八弦的有效弦长为352与240 、295与190毫米,很接近3:2,而成五度关系。又与周汉文献相印证,推断其为五声定弦法,其内十六弦为五声徵调,外九弦与内九弦音高相同,其理由是“观其内外两组高音区的有效弦分都很短,其发音必然较为单薄尖噪。这两组弦数相同并采用同样调弦,说不定是想用双弦同弹在方法来弥补这个缺陷 4,而至于一调内的变宫、变徵二声,当如宋姜夔所言‘柱后抑角、羽而取之'”5。
笔者对“探索”一文的研究方法及所得出的:“此瑟的全部调弦应为五声徵调”的结论均甚为折服,惟对其内外二组同音,双弦同弹,二变抑柱后取之的推论不能无疑。若以高音弦短单薄尖噪,现有古筝为证,并没有高低音音量音色不相统一的问题,何以瑟独需高双弦同弹?而二变抑柱后的方法,本系筝之“专利”,因筝施弦高急,左手专司抑按吟猱,抑柱颇为方便,姜白石称瑟之定弦,合五均,二变抑柱后取之之说,不见经传,然宋太常柱位颇高,或可为之,而马王堆汉瑟柱高仅有2.5厘米,低者甚至只1.7厘米,岳山又低,如取二变,音未及位,指已触到面板,将何以为之?且筝柱高(柱高三寸,三才也6),当是为抑柱而设,瑟柱既低,是全然不需考虑此问题的反映,那么,瑟作为雅乐的主奏乐器,二变如何取得?似是定弦研究的关键所在。
二 重新认识马王堆瑟的定弦
   “探索”一文根据内外两组相邻同径弦的柱位不同的情况,推断它的调弦方法是将隐间各空弦定出所需的同度散音,依律施柱后,形成阶梯形的柱列7。此说颇符实际,笔者早年学弹仿唐筝,即需先将十三条丝弦以同度音高栓于尾岳之上,施柱后则自成雁行之状,如有某弦未合法(散弦或高或低),则柱位就会靠往相邻两柱,散音低则会靠前,散音高则柱位靠后,这是需要相当之技术的,汉乐府既有专司缦瑟的乐工,此瑟又上得十分专业化,非出于一般乐工之手。只是古瑟系6,7根弦同栓于一个弦枘,设某弦有所松动,如无大碍,一般不愿改弦更张, 而粗弦的动静尤大,所以此汉瑟柱位偶有不合者,此又不必拘泥其一定需处某位了。这又是研究其柱位时不可不知的。
   内、外九弦的隐间弦长相同——皆为95.2厘米,弦径又大体相当,可知应上出同一散音音高,那么,比较其柱位所限定的有效弦长,即可推测其弦音之高低。现仍以“探索”一文所测定的数据,更列表比较如下:
汉瑟内外九弦有效弦长比较表

弦序              外九弦        内九弦          
1—        17
2—        18
3—        19
4—        20
5—        21
6—        22
7—        23
8—        24
9--25            位置不明          550
      481        <    486
      468        >    423
      352        >    308
      295        >    245
      245        <    273
      240        >    138
      190        >    115
      145        >    101         
    由上表可见,除1弦位不明,无从比较外,其余八对弦中,有六对弦外九弦组均长于内弦组,而且都长出40毫米以上,这就不能视为偶然的现象,显然,外九弦应低于内九弦,而不是内外同律音高。
  如果说,有效弦长究总是存在着弦线松动或上弦时散弦音高未上到位等因素的影响,那么,弦径应该是比弦长更为可靠的依据,下面就来比较一下内外九位弦径的情况:
较表汉瑟内外九弦弦径比较表

弦序              外九弦        内九弦          
1—        17
2—18
3—19
4—20
5—21
6—22
7—23
8—24
9—25               1.2     =      1.2
       1.2     =      1.2
       1.2     >      1.0
       1.1     >      1.0
       1.0     >      0.9
       0.8     =      0.8
       0.8     >      0.7
       0.7     >      0.6
       0.6     >      0.5           

    由上表可见,九对弦中除1与17、2与18、6与22三对弦弦径相同外,其余六对弦外九弦组均粗于内九弦组,其弦径都大出0.1毫米。
根据内十六弦弦径的配置来看,由粗弦1.9毫米,到最细弦0.5毫米,基本是以0.1毫米的差数递减的。很显然,内、外九弦弦径的差异决不会是偶然地疏忽,而是刻意地安排,弦音越低,弦径越粗,外九弦弦径大多略粗于内九弦相应的瑟弦,显示着它的调弦是低于相应的内九弦的。
   以汉瑟外九弦柱位限定的有效弦长普遍长于相应的内九弦的情况综合来看,外九弦的定弦当低于相应的内九弦已无疑义。但究竟低于多少呢?从外九弦柱位较为均匀的3、4、5、6四弦这一段来看,相应的内九弦19、20、21三弦正处于其相邻的两柱之间,它似乎是暗示着外九弦比相应的内九弦低了一律,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呢,这就需要汇综其它条件一并来考虑了。
三, 二变与旋宫法
    前面已经谈到,马王堆汉瑟之二变不可能通过拟按柱后来取得(柱位太低),那么,在频繁使用二变的雅乐中瑟将如何演奏呢?从逻辑上来讲,就应专设二变的弦位来弹奏。如前所述,汉瑟外九弦似是低于内九弦一律,如事实果然是如此在话,前之疑虑都可以迎刃而解,现设联黄钟为F,则其调弦如下:


    内外两组调高相差半音,属黄钟均(F调)和应钟均(E调)。两组都五声俱全,内外组合用,就具有十个连续半音。
    无独有偶的是,战国早期曾候乙墓出土的编磬,经李纯一先生研究复原出的编次,其音律与上述瑟的调弦极为相似:



    上、下两层的调高相差半音,属浊姑冼调(B调)和姑冼调(C调)。每层按徵、羽两种调式的骨干音分别编悬成左、右两组。左、右两组合用,则具有十个连续半音,当可进行较为广泛有转调8。连其位置,都与汉瑟如出一辙,可惜李先生未能把二者联系起来看,致失之交臂。
    与曾侯乙编磬同墓出土了十二张瑟,瑟既是丝弦乐的主奏乐器,必然要与磬相合,曾瑟全长167厘米,有效弦长较汉瑟长出1/3,依此推算,其弦音应为:

    瑟磬音律完全吻合,磬甚至可以看作是瑟的竖排版,演奏方法自然可以相通。事实上,古人也确实已这样做了,孔子就既善鼓瑟又能击磬,磬既然音律甚至连上下位置都与瑟相同,(五正音在下,五变音在上),演奏起来还来有什么隔膜呢?
    又古人往往琴瑟并称,如“士无故不撤琴瑟”、 “琴瑟友之”,琴瑟之谐合,自是不易之事实,而琴有旋宫五调,自古传有一套旋宫方法,瑟则从未闻有五调之说,那么,在作旋宫乐时,瑟是如何与琴五调相合呢?
    由于瑟、磬都是两组五声,即十个连续相生的半音,故瑟在旋宫功能上,内外两组合用不须移柱即可奏出黄钟、林钟、太簇、南吕四均标准的正声音阶,外九弦组的应钟均能奏出清商音阶。原来瑟是以不变应万变,较之琴五调,更觉便捷,且可虚实互补,无怪乎古人说“妻子合好,如调琴瑟”了。由此也可见,古人每称相和三调、相和五调,近世民间音乐的四宫,乃是有其久远的历史渊源的。也是不平均律制与乐器本身的性能所决定的。
    至此,瑟的奏法已经渐露出水面了,那就是,右手弹奏内十六弦,左手弹奏外九弦之二变及旋宫时需使用的清宫、清商及清徵三声,这样,两手应是交替弹弦而非同时弹奏。我们在淮阳于庄汉墓抚瑟俑上就看到了这样一个弹瑟的形象:抚瑟者右手作弹弦状,左手扬起,显然与两手同时弹奏同音的说法全然不同(如图二所示)9。验之以上述汉瑟定弦,右手司其五正声,弹弦时八法自不可少,而左手弹外九弦变音,离身既远,又多系单音演奏,动作必然会大。陶俑所示,恰是弹弦后的抬手动作,十分生动。可证两手交替弹弦的推断的确是有其事实根据的。

四.后世瑟定絃法的变迁
    后世瑟的定絃,一种调法是南宋姜夔《琴瑟考古图》所载的五声定弦法,为别五声,柱更分五色,二十五弦具五均,二变于柱后抑角、羽取之。奏法与筝无异。但此法仅见于姜氏之说。
宋陈旸《乐书·雅部》,称:“圣朝太常瑟用二十五弦,具二均之声,以清中相应,双弹之。第一弦黄钟中声,第十三弦黄钟清应。”是采用十二律定弦法。这种方法,元熊朋来《瑟谱》沿之。可能是由于古瑟十二律不全吧,但这种理想化了的新方法却不便于弹奏,明朱载堉还用了贴标签的方法註明律名,但还是不能挽救其消亡的命运。瑟的奏法于近代几乎完全失传了。
    唯一的例外是清康熙《律吕正义》,其定弦法是内外分两组,外十二弦定黄钟均,内十二弦定大吕均。现转载其原图示如下:


   
内外两组柱位分两行排列,都用五声定弦(需要说明的是:康熙是以纯阳律或纯阴吕为五声,与传统五正声有别),内外相对应弦音高相差一律,其原理则与上古瑟定弦法完全相同。乾隆间增补的“后编”称其“内外同声而分清浊,五音顺序而有等伦,易知简能,体用全备。可谓斟酌古今,贯通条理矣”确非过誉。千古心传,竟在于此,真可以看作古瑟定弦的近代版本了。
五,余    论
    如上所述,上古瑟的定弦是相差半音的两组五声音阶,由于是十个依次相生的连续半音:黄钟——林钟——太簇——南吕——姑冼——应钟——蕤宾——大吕——夷则——夹钟,十三律中缺最后二律:无射与仲吕。这个调弦法,应是其基本的弦法,但如欲作十二律旋宫之乐,理应有移调的方法。古瑟往往同墓所出长度差异很大,如长台关楚墓瑟有134厘米者,也有187厘米的,二号墓124厘米与185厘米者同出,可能就是反映了这样一种情况。
    实际上,这种两组五声排列有其合理性,就常用的调来说,一瑟四宫,声最谐韵,另外两宫亦可假用,不会涉及到仲吕不能还生黄钟的问题。至于其它均调,当另立一、二大瑟,如朱载堉所称之“雅乐秘传子午二琴”之法,则余调均可谐韵。宋代以后的瑟,多以十二律定弦,可能是追求其完备,结果却脱离了实践,几乎无处下手,结果难逃消亡之命运。仅有的例外是清康熙《律吕正义》,他显示了与古瑟相同的定弦法则。
    瑟作为一种远古最主要的弦乐器,其音律、调弦及旋宫方法,与上古的音乐生活与音乐形态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今天,就有可能通过瑟及瑟与琴、磬、笙等乐器的互证中获得新的认识,实为研究古代音乐的一件幸事。
                                    
(原载《音乐研究》2002年第4期)
[注释]
见《考古》1974年第1期。
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采自李纯一《汉瑟和楚瑟调弦的探索》,《考古》1974年第1期。
见《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
见《汉瑟和楚瑟调弦的探索》,《考古》1974年第1期59页。
见晋傅玄《筝赋》。
《考古》1974年第1期58页。
表及说明均采自李纯一《先秦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200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5-2 06:3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8-8-15 14: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19 17:49 , Processed in 0.01690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