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5204|回复: 11

算了吧,那些泛滥的“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1 23: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曹文清 王传涛  等 解放日报
                            201009031105384723.jpg
          这真是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人们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滞后而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在文化界冒出的 “家”却层出不穷,几乎泛滥成灾。
                譬如,有的人写了几篇东西,就宣称为“作家”、“评论家”;有的人唱过几首歌、演过几场戏,就冠以“歌唱家”、“表演艺术家”;有的人来了点业余雅兴,画了几幅不伦不类的画,就自称为“画家”;有的人偶尔挥挥毫、涂涂鸦,就自封为“书法家”;还有一些人买了几本邮册之类的,也自称为“收藏家”……
                “家”的如此泛滥,越发显示“家”的价值衰落,折射出的是社会浮躁病、文化焦虑症。
                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自封为“家”,这不是自信,而是不要脸。如果再容忍诸如此类的“家”泛滥下去,我们的文化将失去应有的尊严。
                                                警惕“文化暴发户”               
                曹文清
                各种各样“家”的泛滥,凸显出了一种“文化暴发户”的现象。揣摩这些“暴发户”们的心理,无非是希望能通过响亮的头衔迅速赚取眼球,获取利益。然而这种浮躁之气,却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所谓“成名成家”,那是对文化人极高的肯定,是在德艺兼备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艺术追求而自然获得的美誉。因此,“成名成家”不是一个速成的结果,而是一个积淀与精进的过程。这更是一种社会评价,是社会公认的结果,而不是某个人的自我感觉和个别媒体炒作的结果。
                文化繁荣,最重要的是有源源不断的好作品。写出有思想的书、画出高水平的画、演出精彩的戏剧,自然会得到大众的赏识,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准则,一代一代文化人对自己的作品细心打磨,精益求精,才渐渐成就了经典。而现在的情形却是本末倒置,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自己披上光鲜夺目的外衣,冠以响亮的名号,赚足眼球再说,至于作品好不好、具有多少真正的影响力反而成了次要。动辄自称为“家”,是想抛开艺术打磨的过程走捷径,实际上是一种买椟还珠的做法。
                而更大的危害在于,动不动自称为“家”的人多了,“家”也就成了越来越廉价的标签,成了炒作的工具。一时间,文化界热衷于造“家”,不少人整天寻思着如何往自己身上贴金,如何将自己粉饰,而静下心来钻研、创作的人越来越稀有。本该高贵的东西正在贬值,而浮夸之气却甚嚣尘上,这是一种悲哀。
                假的真不了,伪装总会被剥去。想要真正成为一个文化大家,并不是任由自己信口开河,而是要靠作品和人品来说话,经由社会测评,经由时间检验。而“文化暴发户”终究只能是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盲目崇拜,是因为失去了价值标准               
                王传涛
                这是一个容易让人盲目崇拜的时代。报刊上开专栏,一定要请“著名作家”;商业演出一定要请“表演艺术家”……往往,这“家”那“家”却不过是个唬人的噱头而已。
                虽然我们说,挂上“家”的牌子是一种文化贩卖,可以吸引读者和看客们的眼球,但我们更要明白,没有合适的土壤,这“家”那“家”其实无法叫得那么自然而且从来都不会脸红。
                如果有人给这些“伪家”们扔扔西红柿,那么他们大概也只能早早偃旗息鼓了;而如果公众买这些“家”的账,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且总是报以崇拜的吹捧,不是传奇的传奇也就诞生了。
                在这个信仰匮乏的年代,我们却很容易迷恋这“家”那“家”。于是,胡万林倒了,之后出现了张悟本;张悟本倒了,之后出现了李一。问题不在于“江湖骗子”有多大的神通,而在于我们缺少了许多明辨是非的价值标准。
                无信仰,则无价值标准;无价值标准,只能盲目崇拜。于是,被吹捧被装扮起来的“伪家”们乘虚而入。坚守我们的价值标准,珍视我们的精神家园,不盲目崇拜,不热衷狂欢,或许“伪家”们也就难以接二连三地粉墨登场了。
                                                多点独立判断,“伪家”就难泛滥               
                谈旭栋
                明朝刘伯温曾说过一个故事:工之侨很善于制琴,一次制成绝世好琴,送给国内的乐师来鉴宝,却被乐师批为“这琴不古老”而遭冷遇。他开始对这琴百般作假,又是雕刻古代款式做“假学历”,又是假造断纹来“镀金”,结果这琴立马身价暴涨。
                这则故事在现代找到了知音:西太平洋学院、张悟本、李一等事件,把一张张“工之侨的古琴”推上了台面。与其责难当事人为了成名无所不用其极,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这些冒牌的“家”和做了假的古琴一样这么有市场?而人们又是如何确信他们就是“家”的呢?
                在刘伯温的故事中,人们对什么是好琴几乎没有概念,与其自己去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判断,不如就听乐师们的权威解释好了。但是乐师们并不重视古琴的音色好坏,而仅凭外表是否古老而判断是否是一把好琴,结果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
                什么才算是好歌好画好字,什么才算是正确的思想观点,我们经常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乐于听信那些所谓“家”的看法。但谁又能保证这些权威不是假扮的“李鬼”?
                我们完全有理由指责某些个人、团体刻意炒作出了一些“李鬼”,但我们却鲜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又无法分辨那些扮成权威的“李鬼”的声音,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个人的独立判断,让“伪家”大行其道,泛滥成灾。
                茨威格在描述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说这座城市中,每个人从小就培养了对艺术无与伦比的鉴赏力,习惯于用自己最苛刻的标准去要求艺术家的每一次演出。或许正因为每个人对艺术的独立判断,才塑造了维也纳浓厚的艺术氛围,才能诞生一个个真正的艺术大师。在“工之侨古琴”面前,少迷信一些对权威的判断,多一些自己对弦音的聆听鉴赏,唯有如此,才有真正“大家”成长的土壤。
                                                浮躁催生了脆弱的枝桠               
                仲言
                近年来,文化界人士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心浮气躁的情态,使人瞠目结舌。有的人仅写过几篇稍微像样点的作品,就自我感觉良好,时不时以大作家自居;有的人唱火了一支歌,就成了歌唱家,满世界走穴。无怪乎人家讽刺说:“如今社会名人多,大家小家汇成河。”
                掠去那层由虚热带来的文化泡沫,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貌似缤纷的外壳之下,真正有分量的名家其实不多。毕竟靠浮躁催生的脆弱枝桠,结不出壮硕的文艺果实。
                深入分析这种浮躁之风的根源,无非名利二字。“名家们”或为虚荣心所累,只想着一举成名天下知,却不想付出辛苦劳作,只好在虚幻的梦境中自我陶醉,在热热闹闹名利场中忘乎所以;或受金钱所诱,把本应担负的社会责任抛至九霄云外,两只眼睛火辣辣地盯着钞票,无论情趣多么低劣、口味多么恶俗,只要有利可图,就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名与利的诱惑像火一样炙烤他们的心灵,这些心灵失衡甚至缺失的所谓名家,怎么可能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呢?
                在历史转型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各种文化思潮的激烈碰撞,必然会对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人们急于作出回应和调整实属正常。但是,真正能够称得起“国民精神火炬”的文化,需要文化从业者有一种责任感,耐得住寂寞清贫,保持足够的心理定力,不为名利所诱,不为浮华所惑,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投身其中。只有如此,才能拒绝浮躁,成为真正的名家。
                                                                                                书画界的“家”尤其乱               
                黄金亮
                如今,许多人头顶着“家”的帽子,却连毛笔都拿不稳。参加一个书画大赛,花几百元订购一本《世界名人大辞典》,自己的名字就可以和齐白石、黄宾虹并列在一起。甚至刚入门的年轻后生被冠以 “书画艺术的承前启后者”,老年大学的学员成为 “学贯中西的老艺术家”。他们大都乐于从闹市招摇而过,哗众取宠,以吸引眼球为最终目的,然后身价扶摇直上。即使这样的“家”在书画圈只占少数,但若让纷纷自称“家”的情势发展下去,还是很危险的。
                真正的大家,是历史和人民给予的无上荣誉,不是由某某单位能鉴定出来的,更不是自己信口开河自封的。真正专注于学问和艺术的人,是懂得拒绝浮华“帽子”的人。那么,如何学会拒绝“家”的帽子呢?一是端正心态,不为“空头荣誉”所动;二是学会选择,只有正规的、权威的艺术活动才去参加,如果该活动频频以各种名目收费,不要理睬就是了。
                通往艺术殿堂之路,是用汗水和智慧铺就的,而不是靠自吹自擂炒作而成的。
                                                去伪存真,文化才能繁荣               
                秦鲁申
                《辞海》对“家”有这样一条解释,即指“经营某种行业,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技能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这里强调的,是“专门”。能称为“家”的人,一般至少有一门专长,从事专门活动。
                那么,对那些不“专”却自称“家”的人该怎么办呢?文化的繁荣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不经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经过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的过程,“家”又如何脱颖而出呢?
                当下问题不是“家”多了,而是社会看待“家”的态度有问题:一是纯粹从实用角度利用“家”,这不仅有害“家”的产生,还会助长“伪家”的孳生;二是由于社会总体文化素养还不够高,大多数人往往依据外在光环去认识、评判,分辨不出真假;三是一些媒体帮了倒忙,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借机炒作给人家加上什么“家”、什么“大师”等头衔,想依此提高报道的权威性,殊不知这样反而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我们欢迎真正的大家,但一切自诩、自封的“伪家”,在历史考验面前迟早会露出庐山真面目,成为过眼烟云,成为文化发展潮流中的谈资和笑料。
                                                我们需要更多的“批评家”               
                尤嘉利
                “家”是一个有趣的字,能用来表达特定的身份。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作过鞭辟入里的分析。此处“家”指的就是“学派”,是从西汉学术立场出发,对先秦学术进行划分。有意思的是,今日“某家”之说早已泛滥,“家”的“社群性”外,更多地演化为彰显个体身份的光环。然而即便我们已坐拥“百家”,真正的“批评家”仍极度匮乏。
                举个小例子。近日,笔者在台湾参加了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来自我国的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除七八位资深学者外,大部分为年轻学者。这是一场真正具有建设性批评的会议,不是一团和气,而是针尖对麦芒。听说与会的年轻学者们的论文发表之前,就历经三番五次师长与学友们的猛烈炮轰。有的年轻学者甚至开玩笑说,几乎人人都有梦中被师长训斥而惊醒的经历。而那些学界的大腕学者,丝毫没有摆谱,除了先前每月一次例行指导、批评与讨论,会议中也时常不留情面地狠批一番。如此坦诚、积极而严肃的学术批评,不仅造就良好的合作与竞争的研究环境,同时切切实实促进了学术的交流与提高。
                有了他者的批评,我们才能更充分地了解自身。批评是一种压力,却更是一种督促和推动之力,使我们在全面认知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具体而言,学术的传承、文化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离不开真诚的批评。反观现状,无论是盲目自我吹捧的“伪家”,或热衷吹捧别人而借此发迹的“赞美家”,都无异于掩耳盗铃,最终失去的是对文化发展的清醒自觉,失去的是文化的自尊,又谈何走得更远?



发表于 2011-10-22 08: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琴界“大师”泛滥
发表于 2011-10-22 09: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一半也是媒体的功劳。
发表于 2011-10-22 23: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二徽
其实,现在批评家也太多了
发表于 2011-10-25 08: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吹牛的只管去吹,心里有数就行了
发表于 2011-10-25 14: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張家大公子 於 2011-10-25 14:02 編輯
micheng 發表於 2011-10-25 08:52
爱吹牛的只管去吹,心里有数就行了

话不能这么说。很多初学者还真能被这些吹牛的骗惨了。
发表于 2011-10-26 09: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现在貌似会弹的比会听得多
练手之前须先练耳
初学者若不练耳,恐怕也学不好
发表于 2012-2-8 15: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琴半年多,遇到3个大骗子
发表于 2012-2-8 19: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开个版,说说大家都碰到过哪些骗子,提醒新手阿
发表于 2012-4-11 00: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xu3331 於 2012-4-11 00:05 編輯

极端的例子就是上海官方挂牌造出来的大师余秋雨。
净空法师说,活佛是不可能的。自称则在临走时说,现在有人活着就自称 XX 佛转世,说完仍不走(赖在人间享福?)。
又说,大师以前为追认某有成就的法师给予的称号,没有人还活着就这么称。(台湾的星云就这么称大师,令人反感。)

如今人们喜好吹嘘,专家、学者、大师。。。 凡是女性统统可称“美女”。反正女人听了个个受用。
发表于 2012-4-11 12: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wadau 發表於 2012-2-8 19:48
建议开个版,说说大家都碰到过哪些骗子,提醒新手阿

赞成!
发表于 2014-4-3 13: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聽聽,但怎就沒下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25 20:08 , Processed in 0.01848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