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5812|回复: 62

标明律学和乐学体系,事关中华民族的尊严! -----范煜梅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7 10: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上所有的困惑在二零零六年九月十四日晚北京中山音乐堂内得到答案!
我们现在听到的绝大多数的所谓的音乐作品其实根本不是我们自己的音乐作品!
我们每天听到的西乐作品自不待言,我们每天听到的自标为中华民族音乐作品的东西实际是披上中华民族外衣的西乐作品!
我们能听到的纯粹的中国音乐作品只剩下少数戏曲音乐、边远山区的民歌和民乐以及大部分古琴琴曲!
我不反对西方音乐,不反对借鉴西方音乐,但我希望我们能恢复中国已经传承三千多年的优美典雅的中国音乐,恢复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传承标志。
盖为人,有两重属性:一生物性,二文化性。
文化性里论应用和影响的重要程度,语言居第一位,音乐居第二位。
语言在目前没有被颠覆的可能性,汉字依然是汉字,其他民族的文字各自保持自己的本质特点。但是音乐早在近一百年前就不是自己国家民族的音乐,这是近一个世纪的事实。
当时中山音乐堂内正在由台北国乐团演出《民族乐韵两岸琴》的民乐音乐会,听完他们的演出,我明白了多年来的困惑所在。
台北市立国乐团是一个在台湾以繁忙的民乐演出著称的著名乐团,乐队里中阮兼古琴演奏家黄永明小姐是我的好友,这次有幸欣赏该团的演出全托黄永明的努力。
整场演出我的感觉是精美、严整,技艺高超,但不是国乐。
在北京的音乐厅和中山音乐堂以及其他的北京的演出剧院,我听过无数次中外音乐团体的演出,开始只觉得美,后来随着自己对古琴的了解深入后发现所能听到所谓的民乐的音乐表达和琴曲的音乐表达不同。为什么?不得其解。
再后来,开始介入古琴传播和教学,各种冲突性的事件不断发生,我也不得其解,为什么?
听完台北国乐团演奏江文也先生的作品《北京点点》后,豁然大悟:我们学习的所谓的音乐课是西乐课!我们说的是汉语,但用西方的音乐表达方式在唱歌、在弹琴!我们是中国人吗?
汉语汉字是我们民族的灵魂的外化标志,中国传统音乐也是。
任何音乐作品,不管是民间自创还是艺术家精心创作都要涉及两方面:律学和乐学。
任何一个声音有四种自然属性:音高、音值、音强、音色。这四种属性里音高是第一属性,是甲事物区别于乙事物的根本。律学是对乐制作系统、全面的研究的科学,是科学与艺术的交汇点。我们中国从西周开始就有很确定的律制,对音的高度进行认定和应用。音高确定后,音乐的其他表现在在此基础上得以进行。《律学》这本书既讲西乐律制也讲中乐律制,中国的律制如何确定由缪天瑞先生这位现代的西乐专家客观地介绍。
中国的音乐有自己的成熟的体系,不同于西乐体系。《中国传统乐学》和《中国乐理》两书对此作出了清晰的阐述。
《北京点点》听完,我感到心里撕裂般地痛。我能听见音乐里很好多日本音乐的旋律,我立即在脑海回到北京被日本侵略的时候,回到《四世同堂》的悲惨时刻。心里一惊,仔细翻看音乐介绍,我的眼泪流下来:是,就是在北京被日本侵占掠夺的一九三九年由台湾作曲家江文也先生在北京写成。江文也先生少年在日本留学,接受日本音乐熏陶,曾以优秀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技艺获得国际大奖,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回到北京。年少时的影响对一个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影响,终身难忘。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会在他终身留下印记,流露于这个人的所有观念和创作。
江文也先生的作品让我找到困惑的答案:音乐有民族性!音乐教育有民族性!音乐审美有民族性!
于是,所有冲突在我心里得到解决:中国音乐被西方音乐替换了近一百年,而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并不知情!我们在近一百年的时间内全然被蒙蔽,被迫学习西方音乐。
引《中国乐理》介绍:自二十世纪初始,中国人开始翻译或编写现代乐理书籍,如曾志编写《乐典教科书》(一九零四年)开始到萧友梅的编写的《新学制乐理教科书》(一九二四年)、《普通乐学》(一九二八年)等,由于历史的、认识的等方面的缘故,这些著作都以传授欧洲乐理为主。时至百年后的今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所授的,基本上仍然是欧洲乐理,对中国乐理没有给与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很早就引起了前辈音乐学家们的担忧。一九二四年,王光祈先生在《东西乐制之研究》一书序言中对中国传统乐理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并发出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的音乐血液重新沸腾”的豪言,从那时起,整理、研究、编写、出版、中国乐理书籍,并使之应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育,便成为民族音乐家们的夙愿。
翻开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中学课本,所有的音乐理论与实践全是欧洲的音乐理论和实践。不论考音乐院的任何专业,视唱练耳是必考科目。这些均为欧洲音乐理论和实践。这样的欧式音乐教育下,我们的音乐审美、判别标准就是欧洲音乐审美、判别标准,这是与我们国家民族固有的与汉语相关的音乐审美、判别标准完全不同的体系。也就是我们说汉语,唱外国歌,用外国音乐表达。
我们还是中国人吗?
意大利歌剧《图兰朵》题材是中国题材,也用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做音乐素材,但中国人都承认这是意大利音乐作品。
中国人自己用欧洲音乐理论和审美标准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却自称为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真是笑话!不可否认,中国人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基本为中国民族题材,也有中国音乐的旋律,但这些都是欧式音乐作品。这就像中国人穿汉服跳交谊舞,人是中国人,服是中国民族服装,但舞蹈语言是欧洲的舞蹈语言,所以无论穿什么服装,中国人跳交谊舞还是跳交谊舞,而不是中国的民族舞蹈。因为决定舞蹈性质的是舞蹈固有的身体语言。
音乐同理!音乐的本性决定音乐的文化属性。中国的音乐有自己的成熟的审美表达,律学和乐学体系严密成熟,完全有别于欧式音乐体系,作为中国人有责任有权利学习和传承这一民族文化的代表。用欧式音乐审美和标准写出的音乐作品只能是欧式音乐作品,不论是中国人创作还是外国人创作。这是按音乐的本质来划分。
中国自上个世纪初到今天,所传播的是欧式音乐而非中国自己的音乐。在这样全民西化音乐教育下,中国音乐会遭受巨大的冲击。对中国音乐一无所知的中国人用欧式音乐标准来品评中国音乐,认为音准、节拍皆不入耳。少数坚守中国音乐的中国人在此问题上与欧式音乐标准的中国人不断冲突,但寡不敌众。于是中国全国到处飘荡的是欧式音乐。
魏晋时期是中国的人性自觉时期,产生了大量的艺术作品。现在是文化自觉时期,中国人应对自己所拥有的艺术修养找到文化的属性。
我们不仅是生物遗传意义上的中国人,同时也是文化思想意义上的中国人。
在清楚自己的文化属性后,我想说:
请欧式音乐标准的中国人注明自己的作品文化属性,不要混淆中国音乐的名称。
请用欧式音乐标准的琴人在批评指责中国琴人琴曲的音准和节拍不准时,事先说明自己音乐评判的欧式标准。
请将欧式音乐理论放进中国小学和中学音乐教育课本的编写组专家标明所教内容为欧式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
请愿继承中国音乐文化的中国人争取自己学习和欣赏中国音乐作品的权利。
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传统文化。
欧式音乐教育应该退出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国人应该首先学习自己民族文化。从小到大的中国音乐教育会让以后的中国人根深蒂固地认知自己的文化属性,传承中华文化,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落笔于南京五十万被日军屠戮的同胞七十周年遇难日

点评

不知道孫新財老师对此怎么看?  发表于 2011-11-22 17:01
发表于 2011-11-17 13: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這篇文章真的打動內心,
中樂的骨子早於鴉片戰爭之後,隨著中華民族尊嚴的淪喪而飛灰煙滅
現在所謂的中樂及主流古琴都是包著所謂中華文化衣裳而骨肉確是西樂的怪物
子曰:禮失求諸野
眾所周知日本保留其固有文化不遺餘力,其音樂課就是專講傳統音樂,另有西樂課專教西洋音樂及樂器樂理 ,分的清楚明白
值得我們借鑑反思
发表于 2011-11-17 15: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需要“文艺复兴”,现在是一个好的时机了。
发表于 2011-11-17 15: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看中国传统乐理的书,其实我们自己乐理的确实有些不那么规范和系统性的问题。所以搬用西方乐理也是当时的没有办法的办法。
发表于 2011-11-18 02: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LZ到是一语中的!不过……由于我们从小学的和身边接触的都如LZ所说是欧式的乐理……那我们中国传统的乐理是什么0 0!!现在琴人所奏的琴曲也算是欧式乐理下的琴曲么???
发表于 2011-11-18 02: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是看了LZ的文章,还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我是音乐的外行都是业余兴趣,我想很多朋友也非专业学音乐乐理的!所以都潜移默化接受了小时和身边接触的,没意识到中西乐理之别……当然也没人告诉过我们!!不过既然LZ提出这个质疑看到了,我的确很想了解一下真正我国传统音乐是怎么样的……
发表于 2011-11-18 14: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幸好老師教琴的時候,有連著律學及各琴譜琴曲的由來典故一起教,多少還了解謝
多謝老師!

点评

如此好得老师!难得!  发表于 2011-11-19 21:22
发表于 2011-11-18 14: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基础的乐理都差不多的,最多是名词的叫法不同。
发表于 2011-11-19 00: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吾觉得闽南的南管,傳統保持的很好,諸位不妨一听.
www.fjnanyin.com

現古琴在有心人大力改良,創新後,可能是另一面目矣.
发表于 2011-11-19 0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发表于 2011-11-19 09: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一个门类,中国音乐的诸多特点,古琴音乐都有,这个系统就是中国传统音乐。戏曲唱腔的委婉、用字、发声的变化以及细微的腔的变化,与古琴的音乐的思维方式是相通的。戏曲音乐的诸多形态与古琴的音乐形态是相同的。[成公亮 秋籁居琴课]

发表于 2011-11-19 12: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tklucky00 發表於 2011-11-19 09:42
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一个门类,中国音乐的诸多特点,古琴音乐都有,这个系统就是中国传统音乐。戏曲唱腔的 ...

<秋籁居琴课>出了吗?

发表于 2011-11-19 12: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perk 發表於 2011-11-19 12:01
出了吗?

据说已经交稿了,这是上次讲座发的资料~~怎么看都是很好很好的书~~
发表于 2011-11-19 12: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tklucky00 發表於 2011-11-19 09:42
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一个门类,中国音乐的诸多特点,古琴音乐都有,这个系统就是中国传统音乐。戏曲唱腔的 ...

是的,成先生此书很多文章很有价值。

最近正在整理一些减字谱与古琴音乐逻辑的证据,呵呵,
然后让孙总看看。。。
发表于 2011-11-19 12: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19 20: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tklucky00 發表於 2011-11-19 12:08
据说已经交稿了,这是上次讲座发的资料~~怎么看都是很好很好的书~~

也是在上海的讲座上知道,要出的新书,一直很期待啊!

发表于 2011-11-19 20: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有音律呀,,,很多种,最近老师在讲三分损益...
发表于 2011-11-19 20: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tklucky00 發表於 2011-11-19 12:10
BTW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8827729&ref=search-1-pub
http://product.dang ...

就在看杜老师的书,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略有难度。
发表于 2011-11-19 21: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perk 發表於 2011-11-19 20:02
也是在上海的讲座上知道,要出的新书,一直很期待啊!

额,你也在啊,上音的那场?
发表于 2011-11-19 21: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perk 發表於 2011-11-19 20:27
就在看杜老师的书,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略有难度。

不急不急,慢慢啃,这个过程好玩儿~~
发表于 2011-11-19 22: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tklucky00 發表於 2011-11-19 21:25
额,你也在啊,上音的那场?

不是上音那场,是在淮海路幽篁里的

发表于 2011-11-19 23: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perk 發表於 2011-11-19 22:52
不是上音那场,是在淮海路幽篁里的

上音的发资料的诶~~
发表于 2011-11-20 13: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張家大公子 發表於 2011-11-18 14:09
最基础的乐理都差不多的,最多是名词的叫法不同。

是啊,其实两者之间最基础的内容实质都是差不多的。
发表于 2011-11-20 13: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yeshu26 於 2011-11-20 14:35 編輯
perk 發表於 2011-11-19 12:01
出了吗?


期待着成老师这本新书啊!在这个问题上,每次看成老师的《为<沉思的旋律>标题作解》,都会感觉学到不少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9: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張家大公子 發表於 2011-11-18 14:09
最基础的乐理都差不多的,最多是名词的叫法不同。

打个比方 世界上有各种人种 各种长相 各种性格 各种审美取向 各种人生经历 他们都是人 但是差别可大着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9: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yeshu26 發表於 2011-11-20 13:39
是啊,其实两者之间最基础的内容实质都是差不多的。

不管在审美还是乐学体系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乐理教程都是拿西方大小调体系来解释我国传统乐理,就像你站在窗内看着外面的人家,你说他们家跟我们差不多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9: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plum 發表於 2011-11-19 00:14
吾觉得闽南的南管,傳統保持的很好,諸位不妨一听.
www.fjnanyin.com

五台山佛乐和智化寺佛乐都很不错。
发表于 2011-11-20 20: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82323315 發表於 2011-11-20 19:30
打个比方 世界上有各种人种 各种长相 各种性格 各种审美取向 各种人生经历 他们都是人 但是差别可大着呢
...

我支持大公子说的最基础的乐理都是一样的,人是有各样,但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长三只眼的那叫二郎神,不是人。

好的古琴,弹在音准点上时,手下和耳朵里都有轻微的共鸣和震动,不在音准上时,听起来就是不和谐。

管它哪国的音乐,音准节奏上一定是有个最和谐的点在的,不在那个点上,它听起来就是不和谐。。。。当然某些部分的特殊处理不在此列。。。。。所以并不是用欧式标准来批评古琴上的音准节奏不对,而是有些人,他就是山寨版古琴,他就是没节奏和音准可言。。。。。
发表于 2011-11-20 20: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年还有这么没文化的文章出来,真惊讶。。。。。。
难道说把中国的勾股定律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就是用西方数学标准来批评中国吗?。。。。难道本质不是一回事么。这种文章自己无知就算了,还小瞧了我们的古人,古人对韵律的研究比你知道的要精深。
发表于 2011-11-20 20: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音准和节奏,不就是说我么。...哭啊.....
发表于 2011-11-20 20: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杜亚雄的那本书,早就被孙新财批驳过了,错误百出。。。。
发表于 2011-11-20 21: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构建什么理论,哪怕平时说话,只要发表自己的意思就会挂一漏万,一定纰漏。
只是有些人build一些自己的东西,另一些人不会build自己的东西只是攻击别人的东西里的纰漏。
发表于 2011-11-20 21: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狗屁不是的文章,根本都不值得去驳斥。因为通篇都是错的,你根本找不到地方下手。
尤其是最后还特别强调“南京大屠杀”,那是日本畜生干的,跟东西方乐理有什么关系。
越是这种喜欢打着民族旗号的人,越不干人事。
还什么事关民族尊严,大爷的,动不动就代表中华民族!

稍微读过一点书的人,都不会这么胡扯。上图 ,不解释。
P1010597_副本.JPG
发表于 2011-11-20 21: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yeshu26 於 2011-11-20 21:42 編輯
yang82323315 發表於 2011-11-20 19:39
不管在审美还是乐学体系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乐理教程都是拿西方大小调体系来解释我国传统乐理,就像 ...


我指的是内容的实质!现在身边很多弹琴的人喜欢把古琴弄得玄之又玄,说这就是传统的古琴,一旦听到人用现代的音乐术语,就说是被西化了。换句话,难道汉人非得要穿上汉服、留着长发就是汉人,穿件T恤、戴副眼镜就是西人啦?中国的音乐和西方的音乐自然有各自的特点,但不能离开音乐的基本规律的。
发表于 2011-11-20 21: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yeshu26 發表於 2011-11-20 21:31
我指的是内容的实质!现在身边很多弹琴的人喜欢把古琴弄得玄之又玄,说这就是传统的古琴,一旦听到人用现 ...

这些江湖骗子,真没话说了。音准节奏都不对,他还有理了。
发表于 2011-11-20 21: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張家大公子 發表於 2011-11-20 21:17
这种狗屁不是的文章,根本都不值得去驳斥。因为通篇都是错的,你根本找不到地方下手。
尤其是最后还特别强 ...
这种狗屁不是的文章,根本都不值得去驳斥。因为通篇都是错的,你根本找不到地方下手。

其他的内容是他的意见,pass掉。乐理的部分,如果他是错的,那末那些关于中国乐理的书是不错的并且初学者能够学习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1: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gurenzhiyi 發表於 2011-11-20 20:23
我支持大公子说的最基础的乐理都是一样的,人是有各样,但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长三只眼的那叫二郎神 ...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当然有同就有异,你根本没有看懂我的意思,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说出你这样的话,这就是人跟人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待同一件事物人都有不同角度和不同审美趋向,不同民族文化所以有不同的音乐体系。还有提倡传统乐理不是让你不要节奏不要音准,如果你有这种看法那我无话可说。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2: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張家大公子 發表於 2011-11-20 21:17
这种狗屁不是的文章,根本都不值得去驳斥。因为通篇都是错的,你根本找不到地方下手。
尤其是最后还特别强 ...

首先你是不是学音乐的?你参加过音乐类统考没有?你大学学的是不是音乐?
发表于 2011-11-20 22: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perk 於 2011-11-20 22:15 編輯

差别是一定的。
我个人觉得就象东西方绘画的差别一样。

西画讲的是客观经验里透视啊色彩学啊
注重立体感色彩光影

中画主要讲的是主观经验感受,所以有多点透视,一张图表现多个场景。移动视角。
注重线条,笔墨,肌理所传达的细腻的情感变化。

这个我觉得放在音乐上也是一样的。

可能认为的错处,就是我们乐理不成体系。各地区有自己的独特的标准。很难达到一致吧。
发表于 2011-11-20 22: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82323315 發表於 2011-11-20 22:04
首先你是不是学音乐的?你参加过音乐类统考没有?你大学学的是不是音乐?
...

请问你懂不懂什么是律学???
发表于 2011-11-20 22: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tklucky00 發表於 2011-11-20 21:55
其他的内容是他的意见,pass掉。乐理的部分,如果他是错的,那末那些关于中国乐理的书是不错的并且初学 ...

廖天瑞的那本《律学》就可以了,有点数学基础的都能看懂。这本书也是最权威的。(虽然也被孙总批判过。。。)
而且论坛有电子版下载。

发表于 2011-11-20 22: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張家大公子 發表於 2011-11-20 22:23
廖天瑞的那本《律学》就可以了,有点数学基础的都能看懂。这本书也是最权威的。(虽然也被孙总批判过。。 ...

好的,去看看,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2: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yeshu26 發表於 2011-11-20 21:31
我指的是内容的实质!现在身边很多弹琴的人喜欢把古琴弄得玄之又玄,说这就是传统的古琴,一旦听到人用现 ...

我们祖先走过来的路,我们有责任接着走下去,至少我这样认为,我一直认为根本一定是要自己的,枝叶可以借鉴别人。音准是绝对要的,没有哪个民族的音乐是不讲究音准的。节奏方面,准是相对来说的,如果是独奏音乐跟节拍器一样准确,那样听起来会很死,节奏要跟着强弱流动性的把握是最棒的,我没有听说过传统音乐节奏是可以乱弹的,任何事情都要有法度,即使是散板也是有规律的。
发表于 2011-11-20 22: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perk 發表於 2011-11-20 22:13
差别是一定的。
我个人觉得就象东西方绘画的差别一样。

你这个比喻不合适。你说的绘画上的这些差别,这都是审美观,很主观的东西。

更合适的是比喻是建筑。东西方建筑的外形不同,那是审美观的差异。
但在基础的力学结构上不可能有差别。再怎么个性化,谁也不可能盖出一个重心不稳的房子。

发表于 2011-11-20 22: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82323315 發表於 2011-11-20 22:26
我们祖先走过来的路,我们有责任接着走下去,至少我这样认为,我一直认为根本一定是要自己的,枝叶可以借 ...

你还没明白吗?你转载了这篇文章,但你连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都没搞懂。仅仅民族两个字,就让你热血沸腾的混了头脑。

如果有人告诉你,我们要支持民族数学,一定不能像西方那样一加一等于二,你是不是觉得很可笑??

发表于 2011-11-20 22: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張家大公子 發表於 2011-11-20 22:27
你这个比喻不合适。你说的绘画上的这些差别,这都是审美观,很主观的东西。

更合适的是比喻是建筑。东西 ...

恩,我懂你的意思。
我说的体系问题,编码和解码的关系。
你说的做工问题,是否找到合乎规律的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2: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張家大公子 發表於 2011-11-20 22:22
请问你懂不懂什么是律学???

鄙人除了懂得自己是中国人,其它的都不敢说懂,敢问您懂?
发表于 2011-11-20 22: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欣赏民族文化也看好她的前景的。
但现在有些极端的民族主义让我惶恐~
别哪天也冒出些中国式纳粹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2: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就是要站在自己的传统上看问题,高考科目和音乐类院校所学科目里要必考必修。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3: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perk 發表於 2011-11-20 22:43
我是欣赏民族文化也看好她的前景的。
但现在有些极端的民族主义让我惶恐~
别哪天也冒出些中国式纳粹 ...

我对欧洲和日本文化都很敢兴趣,我也喜爱自己的本国文化,我深知在文化大量流失的今天,固守自己真正的传统文化是有必要的,真正学会了自己的东西你才有资格学别人,我深信不疑。
发表于 2011-11-20 23: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perk 於 2011-11-20 23:20 編輯
yang82323315 發表於 2011-11-20 23:01
我对欧洲和日本文化都很敢兴趣,我也喜爱自己的本国文化,我深知在文化大量流失的今天,固守自己真正的传 ...

不是驳你是否了解其他文化,是你的态度,一种截然对立的态度。你所有用的字眼都有浓重的火药味,不是攻击的就是防守的。到最后你可能发现你所固守执着的就根本不存在的或不重要。真正东方智慧决不会教人走去极端。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3: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perk 發表於 2011-11-20 23:13
不是驳你是否了解其他文化,是你的态度,一种截然对立的态度。你所有用的字眼都有浓重的火药味,不是攻击 ...

我喜欢文化的多样性,用词偏激是与人辩论为阐明自身观点所无法避免的因素,也许是年龄心境所致,但我绝对不会用脏话。钢琴 古典吉他 日本尺八 格里高利圣咏 剑术 剑道 弓道 插花 香道 拉丁文 梵文 很多很多我都感兴趣,但是我是汉人,必然我要维护她,必然我希望她有复兴之日。我就是个矛盾体,但谁又何尝不是呢?
发表于 2011-11-21 13: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blueman12 於 2011-11-21 13:42 編輯

yang82323315兄,通过阅读你转发这篇文章,以及你的跟帖,我能感受到你对传统文化逐渐消亡的现状的担忧。但是文章中的思想和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来探讨的。音乐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载体,其表现形式必然不止一种,中国的乐学律学虽然有千余年历史,但是千余年间迟滞不前,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既然一百多年前国门洞开的时候,我们得到了学习和使用一种更加先进的音乐理论的机会,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弃之不用呢?依此文的观点,但凡是中国人,就要穿汉服,但凡穿汉服,就要坐马车,则飞机火车轮船等,都是西洋产品,中国人做了,就是丧失了民族性,那么今天的国民,不真的要退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了么?须知汉民族不是海岛民族,它的文化不是封闭的,它必定会主动或被动的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汉文明传承了两三千年而不绝,不正是因为吸收了各种先进文化营养的结果么?以至于今天被我国人认为“传统”的事物,其实相当数量都是历史上由外族传入的。今天我们认为传统的红木家具,其实是唐时印度家具风格的东渐;唐宋明时的襥头,其实是鲜卑巾的变体;唐宋始为官服的圆领,便是胡人的服饰风格,与传统的交领汉服绝不相似,但是也被我们的祖先吸纳进了汉文化的范围之内;就连我们的古琴,也莫须是印度独弦琴的远房表亲。历史上凡中外交流繁盛的时代,国家必然兴盛,抱残守缺,视外国为蛮夷,视洋务为洪水猛兽,以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则国家必然落后挨打。yang82323315兄又何必纠结于西洋乐理的流行,倘若还不肯释怀,可以抽空读读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5: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yang82323315 於 2011-11-21 16:43 編輯
blueman12 發表於 2011-11-21 13:38
yang82323315兄,通过阅读你转发这篇文章,以及你的跟帖,我能感受到你对传统文化逐渐消亡的现 ...


首先本文作者我已标明,并不代表我个人全部观点。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比如12律不能周而复始的问题朱载堉的新法密律就得以解决,历史上的学习都是以本国文化为根本,所以任何事物传到中国就会中国化,我们今天的拿来拿的的是传统文化,根本已经不是了,所以是我们被别人同化,汉服也可以改进适合现代生活穿着,何尝不可?为什么中国人不能飞机火车轮船?好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借鉴啊,关键是我们对传统的认知有多少,难道我们就不行?中国人要以本国文化为根本,教育也要跟的上,不然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就会消失,中国就会四分五裂。幞头发源于汉末的幅巾,唐代封演的《封氏见闻记》载;“今古用幅巾,武帝裁出脚,后幞发,故俗谓之幞头”。你所说的鲜卑巾的变体毫无根据。再说圆领袍,唐太宗时期就有人上书改制圆领袍,认为它不符合古制,圆领袍的地位永远代替不了深衣,它已经中国化,而且永远只是配角。古琴是印度独弦琴的远房表亲,也是毫无根据,这是西方人的一贯臆想作风。五四以后一味地否定传统文化,打到孔家店,这就是中国人走极端的表现,要么自大要么自卑,现在看起来是多么的幼稚可笑,我从来没听说过西方人有打倒孔家店般的打倒圣经的,拿来主义要学学日本,我们拿什么?本都没了,就不存在拿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6: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有人删楼,还是坦荡点为好,有各种见解是应该的。
发表于 2011-11-22 20: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zdl256 於 2011-11-22 20:41 編輯

这个文章的确用词有些偏激,带些民族主义情绪。但这个论坛里面,有偏激情绪的人多了,要讲攻击性,有些言论比这个要强的多。我觉得没道理激进的反民族、传统出现时,大家都能耐心讲道理,尽力尊重;而稍激进的支持民族、传统出现时,就表示不屑,要把它踩下去。各种见解都应该包容。

关于古琴音乐本身,我觉得还是有些特殊的地方,节奏上用西方音乐方式不能完美的诠释,期待有更多的大师能够以中国的角度方式去研究,以解大家的疑惑。

点评

激进的民族主义可能会葬送真正的传统复兴。  发表于 2011-11-23 22:01
吴文光先生有文章解释这个节奏问题的,古琴的节奏也可以用所谓西方的研究范式来研究的  发表于 2011-11-22 21:55
发表于 2011-11-22 21: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显然是一般随笔杂文,抒发情绪的东西。

所谓乐学体系这个概念我就不能理解。如果音乐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其客观规律是一致的,所以无论以哪种“体系”来命名和表达,所得出的结论当是一致的。而在选择研究客观规律的“方法论”(研究范式)上,当以效率和准确度为准则,而非狭隘的民族观念。

至于音乐创作和表达,自然也应当以符合客观规律为第一前提,写中文歌和英文歌自然会不一样啊。。。这个无论你有没有意识到,都是存在的。

最后,这个即便楼主的文章一切都是对的。还有一个客观事实是“现在中小学其实都不上音乐课,即便上也不上乐理课的。”呵呵
发表于 2011-11-22 22: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位范大姐前些時不是在微博上被人駁得體無完膚嘛,盡搞些謬論去煽動那些初學者。

我記得上次微薄上就是別人質疑她自己發的視頻里彈琴音不准,她就一直追問別人師承,爲了遮臉還胡扯到律學上,結果被別人駁得啞口無言。

詳情在此,登錄微博後,大家可自由瀏覽:

http://weibo.com/1312452270/zF4kF3CCcR
http://weibo.com/1312452270/wr4kytgm7T

最後借用嚴曉星先生對范大師的一句評論:此君本就是個妄人,偏偏如今的琴壇是妄人的天下。
“梁子三歲”的微博所發:

发表于 2011-11-22 23: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箐竹 於 2011-11-22 23:08 編輯
南唐遺老 發表於 2011-11-22 22:54
這位范大姐前些時不是在微博上被人駁得體無完膚嘛,盡搞些謬論去煽動那些初學者。

我記得上次微薄上就是別 ...

原来如此啊!!作者写这种不学无术的文章原来是有目地的啊。呵呵,现在确实有不少人打着民族旗号却净是干些坑爹的事。就像那个道士李一。



发表于 2011-11-22 23: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箐竹 發表於 2011-11-22 23:08
原来如此啊!!作者写这种不学无术的文章原来是有目地的啊。呵呵,现在确实有不少人打着民族旗号却净是干 ...

其實我覺得最杯具的是她那些學生,不幸被這類無良之人利用了初學的無知,踐踏了他們學琴的一番誠心實意。
发表于 2012-3-2 11: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3-2 18: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泛滥的民族主义
发表于 2012-3-2 18: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了那个范大姐的录音,误人子弟阿,
有那个出书教琴的时间,不如自己把琴练一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19 14:07 , Processed in 0.03899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