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3488|回复: 2

2012年金陵琴社新年古琴音乐会将在金陵图书馆举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6 13: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左琴右书——2012年金陵琴社新年古琴音乐会将在金陵图书馆举行
[size=+0]时间:2012年1月27日14:00 (正月初五)
  地点:金陵图书馆(乐山路158号)
主持人:郑春霖                     
舞台监督:刘正志

节目单:
1、古琴独奏
《忆故人》         演奏者:刘正春
2、古琴独奏
《梧叶舞秋风》     演奏者:叶少俊
3、琴箫合奏
《梅花三弄》       演奏者:顾静(琴)、王震(箫)
4、汉风·太极
《相和歌·子矜》   表演者:刘彦、史志仙
5、古琴齐奏
《双鹤听泉》       演奏者:郝发伦、刘  露、赵育林(琴)、赵峰(箫)
6、古琴独奏
《沧江夜雨》       演奏者:王勇
7、古琴独奏
《欸乃》           演奏者:王潇
8、琴歌
《知音》           演奏者:谢坤芳(琴)、陈佳敏(歌)
9、古琴独奏
《春晓吟》         演奏者:赵峰
10、古琴独奏
《春风》           演奏者:王震
11、琴歌
《阳关三叠》       演奏者:葛勇、刘井标
12、古琴独奏
《渔樵问答》       演奏者:刘正志
13、琴箫合奏
《平沙落雁》       演奏者:刘正春(琴)、杨鸿泰(箫)
14、古琴合奏
《普庵咒》         演奏者:刘正春、郝发伦、刘甦、施均桅、郑应中、韩文忠(二胡)、杨鸿泰(箫)、葛勇(埙)、王   震(木鱼)


                      曲情简介

《忆故人》
明代传谱中有《山中思友人》,此曲于它题材相似,却是另一作品。这是近代彭祉卿的传曲,刊载于《今虞琴刊》(1937年)。全曲共六段,曲调委婉深情。“故思我昔日可人,而欲为之诉,莫可得也,乃作是曲。”
《梧叶舞秋风》
清庄臻凤所作,“予臆制新曲,或偶得名人佳句,或因鸟语风声,感怀入耳,得手应心。”此曲曲调淳厚质朴,意境耐人寻味。句尾常出现八度下行的跳跃,具有在秋意寥落中,沉思默想的静态。而演奏中上、下滑音的运用,又有着风吹叶舞的动态。
《梅花三弄》
相传据晋桓伊所作的笛曲移植。乐曲通过对梅花洁白、芬芳、耐寒的歌颂,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坚贞不阿。乐曲前半阕奏出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以表现寒傲霜雪的梅花和它那恬静而安详的神态;急促的后半阕运用“拂”、“琐”等指法,用强烈的音色对比和急促的曲调来表现梅花在严寒劲风中迎风摇曳、坚韧不屈的动态和形象。因曲中泛音在不同的徽位上反复出现了三次,故称“三弄”。
《相和歌·子矜》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双鹤听泉》
最早见于明末的《文会堂琴谱》(1596),也简称为《听泉引》。表现了古代文人超然出尘的清高思想。
《沧江夜雨》
选自诚一堂琴谱,又名《沧海龙吟》。古来形容琴音的美妙有:“琴能动苍海老龙之吟”的说法,可能是命名的由来。有些解题认为乐曲表现了象龙出云入海那样飘忽动荡的意境。《五知斋琴谱》说它以“清冷和缓之调,寓飘忽动荡之势”,“其音有似于龙吟”。
《欸乃》
初见《西麓堂琴统》。意取柳宗元诗“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又名《渔歌》或《北渔歌》,音韵独特。有欸乃声、拍水声和船夫号子声,此起彼落,远近呼应。
《知音》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颂如歌,如赞礼,赞的是,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春晓吟》:最早见于明代《西麓堂琴谱》(1549)。表现了春之欣欣向荣的景象。共三段,《二香琴谱》认为它“和平、中正、大方”,为诸曲之冠。
《春风》
此曲作于1982年。乐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曲式结构、调性转换、演奏技巧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揭示了古琴这一古老乐器的发展潜力。该曲以明快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春意盎然,奋发向上的欢快情绪。
《阳关三叠》
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作。其曲调情意绵绵、真切动人,诗词与音乐珠联璧合,交相辉映,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
《渔樵问答》
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解题中说:“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之渔樵一话而已。”乐曲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曲调飘逸而潇洒,描绘出渔、樵在青山绿水之间悠然自得的神态表情。
《平沙落雁》
最早刊载于明末的《古音正宗》琴谱,相传作者为唐代陈子昂。“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此曲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它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其表现手法也新颖、别致。
《普庵咒》
又名《释谈章》。它的乐谱最早见于明末的《三教同声琴谱》(1592)。“音韵畅达,节奏自然,令人身心俱静,可谓平调中第一操也。”乐曲使用了较多的撮音,帮助音乐造成了古刹闻禅,庄严肃穆的气氛。其音韵畅达,节奏自然,清夜弹之,似闻暮鼓晨钟,贝经梵语;如游丛林,如宿禅院,令人身心俱静。
发表于 2012-1-26 15: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现场录像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12-1-26 21: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大公子言,期待录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3-29 03:05 , Processed in 0.01261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