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8054|回复: 6

横抚琴来纵摘阮(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3 20: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年前,先习得是古琴,一直以为琴箫便是自古以来的绝配,多见于现今琴家的CD中,想来古时也是如此吧。直到近年习阮,因此古乐器失传良久,只能在古画中寻迹。却见自古至今许多的琴阮二弄图,原来琴阮才是佳偶?

也许是因为那竹林七贤,嵇康抚琴,阮咸拨阮,因此二人总在一起二弄取兴,早在魏晋时期,琴、阮便成了一对儿。古琴乃无品之乐器,阮咸乃有品之乐器,各显所长,相合而奏,珠联璧合,丝丝入扣。至唐代,中国古代音乐巅峰之时,颇为时兴这种琴阮二弄,有专人撰写“二弄谱”,五代仍流行,合奏场面如南唐周文矩的《宫中图》。南唐周文矩《宫中图》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20: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的张邦基于《墨庄漫录》中写道:
琴、阮,皆乐之雅者也。琴则人多能之,而艺精者亦众,至阮则人罕有造其妙者。中都盛时,有醴泉观道士王庆之颇有此乐,同时有安敏修者,以此艺供奉上前,徽庙顾遇,厚于伦辈。二人者其能相抗,予在京师皆尝听之。庆之则闲雅多则古曲,优逸不迫;敏修则变移宫徵,抑怨取兴,杂以新声,然皆妙手绝艺也。后庆之不知存亡,敏修被虏北去,未几窜而南归。今习阮者,未有能及此二人也。

喜欢如水般润泽的泠泠之声,古琴对于我来说,还是沉闷悲情了些,古琴曲多见亡国,弃妇,怨世之作,而我喜爱自然之音,清润空灵,又不喜琵琶、古筝的艳气热闹,直到寻觅到阮咸,也许是我所寻的音韵,故而停琴听阮,古琴相伴我多年,必是不会忘却的,自古喜琴又爱阮者也颇多,宋太宗琴阮皆佳,创五弦阮,做百首阮谱。至明代,编撰古琴《神奇秘谱》的宁王朱权亦作《琴阮启蒙》,为当时古琴阮咸的基础入门教材。

横抚琴来纵摘阮,二者皆我所爱。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20: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仇英 停琴听阮图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20: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仓院藏的唐阮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21: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yang82323315 於 2011-11-23 22:11 編輯

有点古典吉他和琵琶的感觉,声音比它浑厚一些。
发表于 2011-11-24 01: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倉院那張金銀平文琴上面也是琴阮合奏的繪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5-5-1 18:37 , Processed in 0.01252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