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4896|回复: 10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8 01: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        关于广义宽泛的中华传统文化
广义宽泛的中华传统文化是自五四以来至本朝开国以前历史累进的文化。其中的历史特殊性前文已经强调。在帝制实体消亡之后,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五四以来,无论是学者精英还是普罗大众,都在潜移默化的寻找救国保种之路,和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从史料可见,期间是可谓百家争鸣,各种思想都有。可是,在民间,有不少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习俗和规范都是保留下来的。而理论性的思想性的著作研究也是保留下来的,并且通过整理国故的运动得到很好的诠释和发展。传统文化至此,也没有奄奄一息,需要所谓复兴式的或抢救式的传承和发扬。
以至于到本朝,鉴于许多政治因素,此处略说。即便是如此大规模荒诞的运动后,许多传统的习俗还是幸存的,只是有不少保留的不好,当然也有很多消亡了。这些后文会尽量在力所能及和政治可许的范围论述。
这里强调一点,许多仪式性的消失不代表其仪式背后精神实质的消失。而对于仪式性的恢复不意味着其背后精神实质的弘扬。
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同思维方式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改变,但是这并不意味这必定与传统思维完全不相容。相反传统思维中的价值伦理观念等可以弥补其缺失。
如今我们所谓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自然必须是建立在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的非暴力的展开。而面对浩瀚如海的史料,和相对广博的传统,我们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发展,有所思辨。

(五)        大规模抢救式的弘扬传统文化和复兴古代文化的危害
如前文所述,传统文化并未奄奄一息,而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乃至于西方诸国的学术思想都开始重视。因此,我们不需要任何第三方的政治性的大规模的全国推广式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更不需要盲目的对某一朝或某一代的文化进行‘复古’式的“复兴”和“发扬”。

相反,这样做的后果是贻害的。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已经全身器官衰竭,在如何抢救也是没用的,如果依靠呼吸机血透仪等勉强维持生命体征,不仅代价昂贵,而且让人活得没有尊严;如果传统文化到了这一步,那么消亡也是自然的,比如以帝制为核心的各类仪式,各种思维模式,就让他随帝制的灭亡而灭亡吧! 又比如,一个本来就基本健康的人,为了更多的肌肉或别的,而服用大量类固醇,不仅这样的肌肉是虚假,而且还会毁坏原来的免疫系统;传统文化如果只是这样,那么自然的锻炼,也就是与当代文化尽可能的融合,才是正确的做法。
当然,笔者可能杞人忧天了。但是这种忧虑是有前车之鉴的;一来,笔者唯恐某些不肖的领导人或政协的,头脑一热或别有用心,来个全国推广某某制度,搞搞某某祭祀,高考必须靠某某经典。然后许多不明事理的人不是头脑发热的支持,就是头脑发热的怨恨。无论哪种,对我国传统文化都是伤害。二来,笔者唯恐某些政治反对派利用广大青年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而谋划另一种“公车上书”或自杀式的学生事件。三来,笔者唯恐某些巨大的利益集团利用此为借口,行牟取暴利之实,忘却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实质。
笔者以为,以个人为单位,先做到正心修身,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思想和仪式,是最基础的,也是可行的。有能力的,阅读些经典,以自己优秀健康快乐的生活影响周围的人,就好。

点评

我不知道有谁会支持“以帝制为核心的各类仪式”,况且支持也没用,皇帝上哪找?你就是在杞人忧天  发表于 2011-12-8 23:5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02: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kuanghesheng 於 2011-12-8 02:55 編輯

(六)        试论传统思维中的实用主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充满着实用主义色彩的。而绝对不是现如今某些复古派所行的形式主义。
先从应该消亡的帝制开始,各朝各代的皇帝都必须主礼祭祀活动和进行一定程度的全国巡游。而祭祀的实用性有其二,其一,完成‘君权天赐’的交接过程。任何一个政权都需要其“合法性”,古今中外无一例外。皇帝祭天,是一种和天对话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于彰显天子的权力是老天爷所赐,这样可以表达其政权的合法性。这是巩固政权的手段。其二,宣读“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一番歌功颂德。历朝历代的皇帝,所主持的祭祀封禅的典礼上,都会有一篇又臭又长的“祭文”,其实质内容就是片面性的政府工作报告(因为多数只歌功颂德)。而这篇祭文会通过各种手段流传开去,不仅在大臣中,也在百姓中。这也是为了巩固政权。
全国巡游的实用性在于向各地民众主张权力,让老百姓知道天子的存在,感受‘天威’,服从统治。话说,其实以前西方的皇帝或国王,也都做相应的事的。
随着帝制实体的消亡,这些东西也都可以消亡了。同理。有皇帝组织的大规模祭孔,也是这个道理。无非是借助百姓对于孔夫子思想认识,彰显天子是在做孔夫子所教导的事,是合理合法的。巩固政权而已。
而现如今,祭孔当成为一种自由的民间行为,那么一切古代帝皇祭孔的规矩仪式,都只是参考。而且,更没有必要大搞全国性的大规模的祭孔。

接着说下民间的。比如端午节。现如今的端午节其实也就是个粽子节。而端午节的精神实质被忘却。首先,纪念屈原只是端午节精神性的一小部分,甚至是历史巧合部分。端午节的实质是很实用。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春夏之交。在这个时候进行一系列的大扫除,防蚊虫和个人卫生工作,是何其的实用啊!端午节的很多习俗,比如挂菖蒲,熏艾叶,是有明显的防治虫蚁的功效,而饮雄黄酒和挂香囊,同样也是在个人健康卫生的目的。雄黄酒(其实不是很健康)被认为可以排毒驱鬼,香囊是很实用的个人香氛(类似于香水)和流动防蚊装置。又,端午节部分地区也流行用药草沐浴,搞搞皮肤病防治和个人卫生。也是为了夏天的到来。
在端午举办赛龙舟这样的邻里之间的户外活动也是极其符合实用精神的。天气正好不是很冷也不会太热。通过集体体育运动来增进邻里关系,多好啊!
我们要过端午节,但是必须要理解背后的精神实质。
这里只是强调,古人其实是很实用主义的。在我们继承这些习俗时,要多思考为什么。并且要继承古人这种实用主义的精神。在适当的时节,做适当的事情。又,传统总有能力把许多事情组合在一起,一边是纪念屈原,一边是如此实用的目的,这也是现在继承传统文化时我们要思考的,更是那些形式主义的复古者要反思的。
而就端午节的习俗中,我们可以把很多古人的巧思留下了,而一些迷信的成分去除。比如香囊,我个人觉得就是很巧思的东西。经济节约美观大方,比起刺鼻且有化学污染的香水,香囊真的是很科学环保的个人香氛。这个可以大力推广。但是饮雄黄酒就应该自然淘汰,没事吃点重金属下去,真没啥好处。不过以上仅为笔者个人观点,请观者自酌。

又比如清明节,清明祭扫是符合实用精神的。春天开始,杂草滋长,面对古时候的墓地,这时候是必须要清理了,除草盖土。
我们在继承清明节缅怀亲人的同时,也要思考古人这种适时而为的思维模式。人应该与自然规律相契合。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古人不科学不环保的一面,或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一面。大排场的墓地,是我们不要的。为了虚荣而消耗土地。现代墓葬必定会发展出新的形式。又,我个人以为大量的贡品和烧纸钱等也是没有多大必要的。三支清香,一束鲜花,我个人绝对就够了。

再比如重阳节,这个节日是我们忘却比较多的。重阳节实质是古人家庭观和快乐生活思维的体现。重阳秋高气爽,正是适合举家出游“踏秋”的好时节。通过全家的活动,增进亲人间的感情,同时又在相宜的时节,享受自然的美景。想想古人是多么会生活啊!
现代人却被工业文明制约在了钢筋水泥里,这是何等的悲哀啊!在追求所谓效率的今天,我们确实要反思,什么是快乐生活了。

还有很多类似的举例,比如南方中秋节,吃鸭子和芋艿;三月三踏春,二月二剃头等等。

继承古人的精神实质,在适当的时节做适当的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继承古人的精神,重视家庭,和睦邻里。继承古人的精神,要快乐生活,享受生活。
发表于 2011-12-8 11: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里面有些东西前传后教,是说不出为什么的。而且"礼制"本身也很错综,不能全用“帝制”来做概括。文化多种,传统混杂,还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1: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玄鸟 發表於 2011-12-8 11:28
传统里面有些东西前传后教,是说不出为什么的。而且"礼制"本身也很错综,不能全用“帝制”来做概括。文化多 ...

礼制也分广义和狭义的。
广义的礼制就是一种以伦理约束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伦理包含道德,仪式等因素)
狭义的礼制就是指以帝制(等级制度)为伦理基础的社会制度。


发表于 2011-12-8 12: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yang82323315 於 2011-12-8 14:07 編輯

到此为止
发表于 2011-12-8 12: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perk 於 2011-12-8 12:38 編輯

传教士:),没什么不可以的,只要别搞那些负面宣传,谁那么空讽刺刁难你们
发表于 2011-12-8 13: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yang82323315 於 2011-12-8 13:24 編輯
perk 發表於 2011-12-8 12:38
传教士:),没什么不可以的,只要别搞那些负面宣传,谁那么空讽刺刁难你们 ...


我不是传教士,我只是让他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我虽早些年就一直关注这些,但我从未参与其中,也未曾穿过汉服。至于有没有讽刺刁难,自己看你们的回复,谁也别评论谁,你过你的,别人过别人的,没有人要强迫你干什么事情。我也不想跟你们讨论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做你喜欢做的事,我做我喜欢做的事,谁都不会干扰到谁,您不赞同可以,切忌勿丑语相加,你既不能驳倒别人,别人也不能驳倒你。好自为之

点评

恩,一定要坚持到底啊:)  发表于 2011-12-8 13:5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21: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82323315 發表於 2011-12-8 12:00
到此为止

有空看看帖子吧。。。

穿个汉服未必就是真的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不穿汉服,反对汉服的也未必就是不喜欢或反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衣服只是个形式,精神内在和文化实体不存在了,恢复个衣服有用吗?

写那么多,也是希望观者和汉服爱好者们能更多的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在,而不是搞搞形式主义的衣饰和祭祀。
发表于 2011-12-8 22: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kuanghesheng 發表於 2011-12-8 21:39
有空看看帖子吧。。。

穿个汉服未必就是真的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不穿汉服,反对汉服的也未必就是不喜欢或 ...

我可没要人人都穿汉服,喜欢就穿,不喜欢就不穿,我发个帖子让大家了解了解,你们却跟我扯东扯西,什么帽子都戴遍了,我好好的解释,又有些人丑语相加,您觉得对吗?不同意绕道就是了,真是不可理喻,还真想要跟我一争高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22: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82323315 發表於 2011-12-8 22:32
我可没要人人都穿汉服,喜欢就穿,不喜欢就不穿,我发个帖子让大家了解了解,你们却跟我扯东扯西,什么帽 ...

第一,我很多发帖都不是针对您,请您仔细看帖子。
第二,缘起明华堂的帖子,您可以看到,是您先咄咄逼人,又扯出传统文化的大旗,然后把反对汉服的人归为不爱中华传统文化等,是您先给他人戴帽子的。在明华堂一贴中,我只是指出,他们改良的家居服不仅不实用,而且不美观,更谈不上符合我国服饰礼仪。所以是个不伦不类的东西。


发表于 2011-12-8 22: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kuanghesheng 發表於 2011-12-8 22:45
第一,我很多发帖都不是针对您,请您仔细看帖子。
第二,缘起明华堂的帖子,您可以看到,是您先咄咄逼人 ...

那么您自己从我发的那帖里找出证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5-5-1 18:42 , Processed in 0.01648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