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2768|回复: 1

朴云子解读碧落子斲琴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1 12: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朴云子解读碧落子斲琴法


原文:来自互联网


朴云子的推算碧落子斲琴法所用的古尺与公制的换算比例应是,
碧落子斲琴法所用的古尺一寸=公制3.38厘米
下文碧落子斲琴法是按这比例换算的
毫米以下四舍五入,未及细校,
碧落子斲琴法原件系抄本出自天一阁旧藏,
有一二明显抄错处
在具体实践上决不可拘泥于碧落子斲琴法所用尺寸,
因碧落子斲琴法所用尺寸很多并不合理,
结合唐宋琴槽腹实物也会发现大多与碧落子斲琴法所用尺寸不合处
碧落子斲琴法要用理性与紧密结合斲琴实践的态度解读它才能体会它的精义
古籍中对斲琴法论述最全者当属碧落子斲琴法和与古斋琴谱
碧落子斲琴法对槽腹很多极其重要的部分只字不提而对一些次重要的部分言而再言
加上用了些很感性的描述去解读一些槽腹声学原理,显得诠释不精密与想当然
当然撇开这些不足碧落子斲琴法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学术价值远大于与古斋琴谱

而古斋琴谱记述的斲琴法显是一文人玩票的斲琴法,
比如它的木工部分用的方法不象是很专业的木工采用的方法更象是一不熟练的爱好者用的笨方法
当然它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可借鉴,如在未正式合琴时先施漆灰试音再打开修正槽腹等等,
但它强调灰胎鹿角灰应如面粉般细则是大多数明琴的做法.
这方法最大的好处是省事,灰胎可刷涂.易获得平均厚度,但坏处是灰胎过滤音声的性能不佳
唐宋琴不是这样对待灰胎的
碧落子斲琴法
琴長三尺六寸六分[123.7cm]
定材尺寸
為材之時 先定頭厚4.4cm,尾厚3.4cm
於頭量至肩得33.8cm橫盡墨分定(此是123.7cm之尺度也 若加減長短隨肩為之)
自墨已下收煞至尾就3.4cm 自墨以上收煞至頭底面共4.4cm為樸素之分寸 (底1.2cm

琴身尺寸
頭濶18.6cm ,肩濶20.3cm, 尾濶13.5cm ,頭頸16.9cm
嶽下至頸4.4cm ,嶽與齦共厚2.4cm(嶽1.4cm 齦1.0cm),
岳高1.4cm(張鉞法1.5cm 蓋自肩以下太薄 ,則岳雖高厚亦聲濁)
絃眼自宮至武相距12.5cm, 中間五眼均於宮物之間共七眼
頸窩至肩21.3cm,(肩不可以21.3cm為常 ,惟琴有長短加減隨時 ,即須常在三徽下三分之一),頸中央濶13.5cm
上腰在八徽1.7cm ,下腰在十二徽上1.7cm ,上下勤入1.0cm ,斜蹉0.8cm(此伶官之一樣耳 ,若作他樣 ,當以此腰之中取之)
腹開深2.4cm ,以木作橫格子 ,上安七分度以戛之取知其度深, 其格如鬥 概如肩寬18.6cm即2.0cm ,尾深2.0cm亦以六分格之 ,如肩18.6cm ,1.7cm粘縫 池深1.4cm,
鳳足在九十徽之間 ,近九徽三分之一 ,足眼開1.4cm ,共兩側各2.0cm ,
底先定上分厚1.7cm 漸漸收殺至尾取1.4cm ,
軫池正對絃通濶2.4cm長13.5cm ,
足面腦角各高3.7cm ,分腦心至底厚4.7cm ,煞樸1.4cm也

龍池長23.6cm(貼絡了闊2.0cm),龍池上當四徽上4.0cm, 鳳池長12.5cm, 闊1.7cm(上在十徽上1.4cm, 下在十二徽下1.4cm)
天柱圓2.0cm 正在三四徽間, 若不能求徽定之 ,則自龍池上4.0cm,
地柱方1.7cm(在龍池下5.0cm),
肩處底面相合 ,了共得6.0cm .

由是計之
底厚2.0cm, 中央2.4cm, 尾端相合 ,了共得4.7cm,
由是計之, 底厚1.4cm, 面厚,1.4cm, 中央,2.0cm, 有兩側各厚2.4cm, 尾端兩側各厚2.2cm, 焦尾承絃橫闊2.4cm, 焦尾橫闊3.4cm, 焦尾兩角各長8.5cm, 龍齦闊1.0cm

削麵法
已上尺寸既定,粘縫已畢, 隨面中繩兩邊慢慢若下, 就兩側七分[2.366cm]弱, 所以弱者, 償灰漆之分也, 若削麵時, 不得動四繩俱鎊兩下其勢自然成,便加鎊洗亦無聲病.

調聲法
凡面厚底薄木濁泛清大絃頑鈍小絃焦咽
面底俱厚木泛俱實韻短聲焦
面薄底厚木虛泛清利於小絃不利大絃
面底皆薄木泛俱虛其聲疾出音韻飄颺
是故為琴之法 必須底面相當虛實相稱 絃木聲和

然後為得桐性輕脆, 上必取2.0cm(面肉厚也)。梓性和實 ,下必1.7cm(底之厚也), 此良材之分寸也 ,
或良材必須加減 ,
或桐剛而梓良(剛光和之中也故退其身), 面五底五(面肉1.7cm, 底厚1.7cm) ,
或桐良而梓剛 ,面2.0cm底1.4cm,
或兩俱剛 ,面1.7cm底1.4cm,
或兩具虛, 面2.4cm底1.9cm,
此不常之材也, 乃6.0cm之常規(常以厚6.0cm為規而加減之, 木弱則加, 木剛則減, 取其中也), 不可越也
用之在人, 測之在心, 但以聲消為善, 若灰漆已畢, 施絃調之, 若聲濁更宜削木, 此調聲之法也。今有古琴分寸厚者削而再灰其聲乃清, 此削灰漆之明驗也


較古琴大小法
餘琴通厚6.0cm(長123.7cm), 越琴通厚7.8cm(長與上同)
餘肩闊20.3cm ,越闊21.3cm
餘尾闊13.5cm, 越尾闊14.2cm
餘中空2.4cm, 越中空2.0cm
餘面肉厚2.0cm, 越面肉厚4.4cm
餘側厚2.4cm, 越側厚3.7cm

按張越進雷震造琴尺寸厚薄法度, 唯只定底面分寸, 不言調聲之法, 不管清濁 不問虛實, 但規規於尺寸而已,
其言嶽下兩邊底面共厚3.7cm, 中空相去2.0cm, 至尾1.7cm, 不說底面厚薄分寸, 嘗詵琴與古琴底多薄厚者不過1.4cm及1.4cm以下, 今越琴中空2.0cm, 較之則兼底1.4cm共3.4cm. 又以側3.4cm, 較之則琴面兩旁落下就3.4cm, 勢帯穹窿, 則兩側3.7cm, 底,1.4cm,中虛2.0cm共3.4cm, 外有0.3cm得中空,之上實0.3cm, 0.3cm之上須落4.0cm分始得穹窿之勢, 以就3.4cm之側,以4.0cm合側3.4cm共7.8cm, 是琴通底面之厚也, 除底1.4cm得為樸之時6.4cm, 與越7.8cm較之, 以6.0cm減越之7.8cm餘1.6cm, 是越之面厚,過今法之1.7cm,

木肉既多隻增重濁, 安有清快,如大絃則重增頑鈍, 施細絃則徒益聲焦, 是昔人之不務調聲, 為求端巧之為過矣。亦不問木肉之厚薄桐梓之堅柔, 物於分寸局於體樣, 但得虛頑之韻, 難求中和之聲, 聞之者神昏, 彈之者心□, 欲望動天地感鬼神其難矣乎, 夫琴之為度, 肩闊則面平, 側面厚大體之穹窿常過底之1.4cm, 若越之琴面須圓肥, 側又太厚則面平, 惡其面平, 又如圓肥則木肉之勢不得不厚矣,
嘗得古今之琴其底面則知其清濁矣, 面之厚者削之, 底之薄者換之, 無不清響, 是不可托古爲妙規□今□爲未至此修琴厚之明驗也, 餘習期學積有年矣, 得斯精妙皆出天性實不敢隱故集爲說

琴色樣法
古者先之情性稽之制度, 則禮義合生氣之和, 遵五常之行使陽不散而陰不窒, 剛而不恕, 柔而不懾, 世本曰伏羲制琴長123.7cm, 象棋之數也, 近代所效古制微短, 其音促而聲細, 面厚肚窄其聲低而窒塞, 面薄肚寬其聲高而虛鳴, 然琴本無聲之樂, 務存細緊, 近代之人不稽于古加其長闊, 矯欲高鳴失其琴音
昔者制琴用黃桐木者有五色也, 其黃色屬中宮, 於山石之間回生尤鳴, 可以黃鍾之月斬其木取其陽面光以日幹然後火煨, 周官仲冬各斬陽木其義是也,
古者琴徽皆以玉爲之, 取其珥確潔白則點無所染, 今之並用金石螺蚌之類也(一取閏中 二取四 三取五四取一 五取三六此是徽法也)
古人肩20.3cm象六合也 琴尾廣13.5cm者以四時對


斫琴秘訣目錄 凡二十條
選材
神仙秘奧真靈琴
槽容手而不虛
絃貼面而不筅
有韻無韻
前虛後實
前實後虛
七絃秦箏聲
徽絃輕重不均
徽絃不相應
泛聲與指下不同
純陽實複
論尺
岳高不拒指
雷氏無筅法

論虛實
修筅
四不識

選材第一
論曰, 夫琴之爲器, 通神明之德, 合天地之和, 故非凡木之所能成也, 是以必記澤陽之孤桐, 蔡邕必取奐中之○材, 由是觀之材之不可不擇也久矣, 去古既遠, ○山之桐世人有所不能致, 故高人上士持還奐中奇絕之材用之, 其種有五, 其品有三, 何謂五種, 一曰黃砂桐 ,二曰紫砂桐, 三曰白砂桐, 四曰空心桐, 五曰厚皮桐(五種皮厚 不可用), 其聲高明而振響者黃, 亦屬陽之材也, 其聲溫柔而敦厚者紫白, 屬陰之材也 ,何謂三品 ,一曰絕靈(爲色邊黃邊白 ,半紫半赤 ,得造化三真之色, 柳細而有條理 ,柔而重 ,堅而不剛), 二曰最良(色或純黃純白, 紋柳細而不亂, 雖硬不頑 ,輕而不虛),三曰中庸(俱取紋柳條理堅而不剛, 柔而甲難入皮, 薄而骨多), 柳性不均則聲韻或美或惡(爲紋柳或緊或慢也), 軟堅無定則徽絃邊實邊虛(有軟硬處),甲難入者不宜灰漆, 似堅而軟者不宜白彈, 紋緊則初弄快人良久俗惡, 紋慢則入乎無緒良久溫潤, 故雷氏曰, 選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 倘遇木而斫不問材之美惡, 亦何異琢燕石而求爲玉哉.

神仙秘造真靈琴第二
論曰 ,夫真靈之琴, 世人少識, 須選黃色桐邊白邊黃半紫半赤, 擊之如銅鍾者, 以其稟造化之妙 ,或至虛中別有溫潤含和, 非世俗易得之聲, 令人可愛 故曰真靈

槽容手而不虛第三
論曰, 天地得其真故太虛而莫測 ,絲桐得其決故中虛而含妙, 惟太虛莫測故能成無疆之化, 中虛而含妙故能發遠大之聲, 是以古琴之音 ,或如雷震 ,或如水激, 或如敲金戛玉, 或如撞鐘擊罄, 或含和溫潤或高明敦厚, 皆容手之槽所致也, 雖然今之實腹尚虛, 況容手乎, 故古之得其指者有清流過湠, 清聲遠雲端之言也(凡水過深彈則無聲水過沙石溙巹t有聲, 譬如絃高則聲虛絃覆面則聲激而清實也)
訣曰:山嶽移歸洞府藏(大抵岳高則虛 槽室亦虛 而欲中見則嶽宜低嶽前攢水流而處1.2cm岳高1.7cm, 至人得法以嶽分數移歸槽中而放寬) ,自然含妙隱靈光(含蓄也) ,山前一境知端的(即流水處也, 去1.2cm岳高1.7cm則自然不虛), 此道分明獨冠常

絃貼面而不筅第四
論曰, 夫琴中之操弄出妙音者 ,皆於一二徽三四徽跪指吟猱綽注掐撮, 倘非覆面有如秦箏者, 焉能造指法之妙哉
訣曰:誰識清流過湠, 絃聲貼面最爲難, 橫弓朱尺將安用,(世人不識法度 多以弓絃平尺試筅 非徒無異又且壞林), 無筅須憑造化關(取面子以膠縫處墨爲准)

有韻無韻第五
論曰, 水之有源故其流也長, 木之有根故其生也久, 琴之有韻池亦由水木之有根源也, 惟韻池不開亦欲求其音難矣, 是欲木之茂水之流而有絕其根源也
訣曰:誰識欹山路(乃嶽流處1.7cm也), 江深海亦深(江乃槽也 ,海乃池也 槽深3.4cm 海深4.0cm), 洞中多曲岸(須四圍有峻處則聲益旋), 此處直千金

前虛後實第六
論曰, 1.7cm材可開1.7cm之腹, 九徽而下止可1.4cm ,2.4cm材可開2.4cm之腹, 九徽而下止可1.2cm, 世人不量材之分寸而開槽腹則虛實無定矣
訣曰:山根深處太無端(此開槽腹不識深 開叱夭婚_尾池也), 輈更絃高下指難, 徽外相應無別韻(徽外或太厚或厭漆厚則不發聲而成閉)橫文猶怕岳池邊(材臨嶽處有橫紋亦然)

前實後虛第七
論曰, 發聲處近故五徽易實 發聲處遠故九徽易虛
訣曰:槽腹宜勻不可偏, 十分須取九分連, 池深獨不論深湥ㄇ罢唛_3.4cm槽,九徽而下2.4cm), 更怕斯材或不然(材自有虛實不同),

七絃琴箏聲第八
論曰, 夫材之有皮肉爲難辨也久矣, 肉則清實皮及半肉者皆琴箏之聲
訣曰:莫使邊絃聲不圓,(有白砂桐紫砂桐有厚皮文鹿似實而性虛, 非桐肉也最爲此般所誤),更兼鹿柳亦齊肩,(更有鹿柳材不問皮肉皆同邊絃之法),槽池猶自無深湥ú凵钜嘤袦亦有故法號爲扳聲),盡是秦箏徧七絃


徽絃輕重不均第九
論曰, 夫五徽七徽十徽十二徽外取聲,必欲相應使輕重不均何以致此.
訣曰:莫訝徽絃聲不均(爲聲不均不相應也),盡是中間面不中(或有硬處筅處皆面不平也), 搭尺張弓安可用 ,方圓前後乃良能(琴膠丁須定方取面平了,次以中墨並兩邊3.4cm去取圓爲面,欲成前三後二之法亦易磨灰及不用試筅).


徽絃不相應第十
訣曰:發聲流處不爲多(頭尾池臨嶽處及龍吟處留不可太多),五節分明數莫過(岳高1.7cm則二池岸處亦留1.7cm), 更若山高並曲面(更有岳高及龍吟高並面曲向下而兩分高向上者)定須絃應不偏頗.

徽絃相生法第十一
論曰, 夫律折之則清, 倍之則濁, 皆本律之聲也 ,三分而損益之, 乃十二律上下相生之法也, 故琴定暉之法, 兩之爲七,四之爲四暉十暉,八之爲一暉十三暉 ,又以別草自七至四三分去二以爲五暉九暉 ,自四至五五分去一以爲六暉八暉, 又以此草半之爲十二暉二暉 ,自七至八半之爲三暉十一暉.

泛聲與指下不同第十二
論曰, 泛聲屬陽故虛而在上, 木聲屬陰故實而在下, 岳太高則陽盛而泛聲(此後一句字迹模糊看不清楚)
訣曰:泛屬陽聲木屬陰, 岳高陽盛發浮音, 若還地厚陰強盛(大抵相偏爲最病) ,秘文宜把例搜尋

純陽實腹第十三
論曰, 有湖湘異人號山川清越子者, 進此法於京師曰純陽琴
訣曰:有客自仙鄉(此乃神仙及山林得道人之物 ,人家不可久蓄, 宜懸水亭寺觀中), 來注一妙方, 實槽何不閉,(只用桐皮開龍池鳳沼而不閉者, 爲流水處1.5cm岳高一指有餘), 無萃號純陽.

論尺第十四
論曰, 黃鍾之律30.42cm, 琴長123.7cm則四倍黃鍾之律也, 然材有長短, 不可一一, 此但取唐尺周尺晉尺, 大小尺皆於尺數內取三尺六寸以象三百六十日也.

岳高不拒指第十五
訣曰:岳高不拒指如何, 流水無偏亦不頗(水流處1.5cm,爲唯不可多也), 更若一徽分漸次(凡面目一徽漸漸去處), 自然品調弄詞多.

雷氏無筅法第十六
訣曰:誰知此法有神功. 一墨居西一墨東.(乃西邊也 於肩並尾縫不去腰彈一墨欲面厚薄准此之), 後二前三須覆面(面上取中墨了次彈兩邊3.38cm,墨取三高脊了此平三空處), 想無無筅定無蹤.

出械谑
訣曰:百琴堂內聽琴聲, 選出一張分外清, 醒Y獨高名寡和, 本因制度異常經(面厚0.7cm,腹容手餘0.8cm, 底1.2cm 牆上下共2.2cm, 叱4.0cm, 流水1.5cm, 嶽2.2cm)

論虛實第十八
論曰: 世人但知虛爲琴之病, 殊不知太實之病也尤大, 何則夫琴以發聲爲上, 爲材頑則無聲, 槽閉二池不識深溄詿o聲, 反以爲實, 不亦惑也 ,故虛宜整牆柱(牆乃絃邊開去之令窄, 柱乃天地柱也宜添之),實宜修半(木爲實相半也, 如木五分則腹亦五分).

修筅第十九
無聲筅與有聲筅四分,(有聲筅小半分無聲筅號搭絃小半分宜石磨), 後於山外先以木灰灰二遍 ,次用角灰灰其工即無.

四不識第二十
論曰: 雖知有含和甕盎而不知有溫柔敦厚, 雖有撞鐘擊磬而不知有監金戛玉
訣曰:不識閉爲實 ,不識虛爲響, 不識溫潤爲不透, 不識筅在中而滞龙冷高.


发表于 2019-3-28 23: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朴云子 啥也没解释 就是换算了一下计量单位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3-19 10:36 , Processed in 0.01509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