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4952|回复: 2

徐晓英:元音袅袅哲人千古 白云悠悠琴韵永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1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晓英:元音袅袅哲人千古 白云悠悠琴韵永存


www.zjol.com.cn  2010年01月2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杭州有个霞影琴馆,想象那里的学员,仿佛都有种仙风道骨的气质。像当年的竹林七贤一样,撩拨着弦乐,舒扬心境。
  于是,寻找这霞影琴馆的馆长徐晓英,听说,她是“三衢先贤”之一徐映璞的女儿,师父是浙派古琴大师徐元白,师兄是电影《英雄》中那位操琴老人徐匡华,曾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曾专程向徐晓英学艺,而剧中“林妹妹”所弹奏的琴曲是她后期配的。
  就像是探访一位世外高人,在闹市里弄里,寻找这位传奇琴师。
  老底子,他们说我是弹棉花
  徐晓英住平房,因为背街小巷的改造,将她家的小屋粉刷成了白墙黑瓦,倒是挺合了徐晓英喜欢隽永古色的性情。
  门口的街坊们正在水果摊前讨价还价,听闻我们要找一位弹古琴的老人,便都热情地指点起来:“诺,就是这个墙角,她家有蛮多蛮多琴的。”
  可在当年,徐晓英刚练琴那会儿,却总被街坊善意地说成“弹棉花”。“一到我练琴时,街坊就说棉花铺又开张了。”回忆起以前的段子,徐晓英总有种百感交集的复杂表情,“到了晚上,还像练琴,但又怕吵到邻居,就拿一棉被盖着,不发出声音的练指法。”
  “我觉得我能练成今天这样,是蛮佩服自己的。”像个老顽童一般的徐晓英,很干脆直接地和我们说出了这句话。
  当然,是该佩服!那不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琴童伺候的今天。那个年代,练琴是件很敏感的事,要躲着练,琴是几个朋友亲戚家兜转掖藏着,拿出来恐就被当柴烧了。她是真的爱练琴,师傅和她家隔着一座城隍山,每天夜里师徒两人就翻着山琢磨着琴谱上的学问;有机会就死命练,双手鲜血淋漓?那是常有的事。
  三代同堂全是古琴高手
  徐晓英捧出了古琴的老曲谱,里面全是中国字,却一个也不会念。书上说,古琴有“十四宜弹”,遇知音,逢可人,游水湄,居舟中,息林下等均可弹奏。这位大师饶有兴致的给我们抚了一曲她最喜欢的《忆故人》。琴者,情也。徐晓英说:“我一般不敢抚琴,因为实在太容易动情了。”
  徐晓英的霞影琴馆内有一副藏头联:“元音袅袅哲人千古,白云悠悠琴韵永存。”这就像她即兴一曲的琴声,似一轮高挂千古的明月,而月色直浸骨髓……徐晓英操琴法度严谨,轻重疾徐,有条不紊;琴声古淡、清静、恬逸、韵味深长;其指法方圆结合,刚柔相济,气韵生动,曲尽其妙。她的演奏特点展现了“浙派”古琴“质而不野,文而不史”的风格。那仿佛来自地心的悠韵沉绵的乐声循着时间隧道,叙述当年的沧海桑田——
  那是1953年,徐晓英递上了父亲准备的“束修”,三跪九叩拜了徐元白为师。又先后拜入张味真、査阜西、吴景略、溥雪斋等古琴大师门下继续钻研古琴技艺。曾经的她被誉为“三衢才女”。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早晨起来舞剑,然后与父亲吟诗作对,抚琴吟唱就是一天。和同为古琴学员的师兄结为连理,从不曾做过粗活,只谈风月。尔后,她过着靠卖丹青插画来换取生活费的日子,父亲师傅相继过世,历经坎坷。
  可只有经过山穷水尽才能体会柳暗花明。如今的她开馆授徒,两个女儿均是制琴、操琴高手。先生醉迷于古琴制作,两个女儿都从事古琴专业。一个活泼的小外孙,体内也涌动着“吟、揉、绰、注”的音乐细胞,3岁就痴迷上琴音。三代同堂的音乐世家,羡煞旁人。
  “记得要帮我去拿药啊!”她轻声叮嘱着老伴,慈祥的先生笑着答应,那目光,一如看着当年那个美丽如曲的大家闺秀。


  谁都可以来琴馆学
  但必须要去用心弹
  如今家庭合乐幸福的徐晓英,已年近80,说起她的牵挂,始终还是霞影琴馆。琴馆都是小班教,赚不了钱。但图的就是个以琴会友。还定期出着期刊,介绍一些圈子里的知识。也有人提出要给琴馆赞助,或是在期刊上登个商业广告,都被徐晓英断然拒绝。她摩挲着装帧古朴的期刊,念道:“你看,这上面用的是曲谱,这几个字题得多漂亮!我不要那些花花绿绿的广告,来破坏它的美感。”
  尽管身体很差,徐晓英还是会每周坚持至少去琴馆两次教学。“学而不用比不学好,既然学了就必须学好。”这是她最喜欢的话,“很多人都把学琴的事交给了孩子,其实是错误的。古琴需要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有顿悟的人生经验,成年人更适合。谁都可以来琴馆学,但必须要去用心弹。”
  所以,聚集在她门下的,从没有年龄上门户人的要求。在琴馆学习的1000多学员中,既有离休干部又有垂髫童子,既有浙大博士生也有退休女工,既有现役军人、教师,还有山中僧尼,此外,还吸引了不少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五湖四海的拜艺人,无不为浙派古琴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2000年秋西博会开幕前夕,徐晓英还致信杭州市领导。信中说:“我认为西博会单一地以唱歌形式出现,全赖外聘歌星代表不了杭州文化。杭州是浙派古琴发源地,希望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通过西博会向全世界展示古老的浙派古琴艺术!”于是在西博会上我们看到了徐晓英,穿着自己最爱的旗袍,率领众弟子弹奏古琴的精彩演出。
  这就是徐哓英的人生,痴迷地爱琴就已足够,哪管世相的变化莫测。她抚着琴早已自醉,邻街的窗口传来车水马龙的喧嚣,并不足以扰乱她的节奏。唐代文人刘禹锡在名篇《陋室铭》里这样写道:“可以弹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大隐于世的活神仙,从来都没有消失。

来源: 杭州网-杭州日报  作者: 余夕雯 李稹  编辑: 尉洁婷
发表于 2010-1-21 23: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安有没有这样的高人?
发表于 2010-4-26 14: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离开杭州多年,很久沒去拜訪妳了,我這亇徒弟真是感怀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27 13:15 , Processed in 0.01521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