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4047|回复: 1

續 李孔元先生談鬆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5 01: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後由 閑少 於 2010-4-25 15:04 編輯

运臂松沉------无愿室谈琴[四]

    续前文,取势.下指皆已能松沉,接下来实际上弦操作,当然就不光是单一就一根弦操作.

    一句乐句,右手实际可能需要[弹]到数根弦,左手也可能会[按]到数根弦,或者移动到数个按音的徽位.这时就要抓住这几根弦的中心点和徽位,也就是要掌握住这个乐句在弹奏时手掌的重心位置.

    随乐句的发展,一句一句乐句按弹的重心,也会跟句有所移动,手掌的位置,当然就会跟所或前或后.或左或右作移动.

    先谈右手部分.不论乐句是以散.泛.按音呈现,右手掌的重心位置,就古今琴谱的弹奏而言,其差异其实是很大的.

    如以碣石调幽兰与神奇秘谱所载太古神品诸曲来看,指法处理似乎以重心不动或尽量少动为尚,因此手掌位移并不太严重,纯粹以指法变化来应付音乐的需要.实际操弹起来,右手掌不太动,因此弹琴的整体姿态十分宁静优雅,右手指形却又会雍容华美.------当然,如果您不肯照琴谱来弹,自己按既成音符编写指法, 那就另当别论了.

    琴曲指法固然可以新编,不过只能适用于打谱成果已有定论的乐曲.如是打谱还未成熟,或者是成果有争议的曲目,这么做,其实是很冒险的,因为您等于是在未曾深入理解一首琴曲之前,就已经试图改变它的指法结构,那会[创造]出另一种乐句结构与指法音色来,说是[打谱],那就未免厚诬古人了.

    这种做法,虽然编写指法者自信满满,甚至沾沾自喜,实则态度与做法都不免草率而粗暴,只能以[胆大妄为]来形容.这样做而享有大名的琴人虽还不少,但其作为确实并不足取.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前面所说的琴曲类型,多半[声多韵少],走手音出现得不多.加上右手掌的重心很少移动,谈不上[运臂]的问题.然而,随而古琴音乐时代风格的演进,明代中叶以后的琴曲,越来越倾向[声韵兼备],左手指法的变化越来越多,右手的指法,不得不相对地更改得越简单,而右手掌位移的现象,却越来越剧烈.因此右手掌重心位移,就会更讲究迅速确实.而走手音的增多,左手掌位移能否迅速到位,当然也就成为琴人的基本功底了.

    因此,不管左右手掌重心位移是长是短.是宽是窄,您都必须放松肩肘,[心注于指],让手掌带放您的整条手臂去移动.尤其肘关节更须放松,让大臂小臂都能自由地位移,这就是[运臂]的松沉.

    而不必花费力气去支撑手臂的重量,使手臂的重量直接施加于手指尖端,就是肢体[松沉]的具体成果要求.

    [弹欲断弦,按令入木],就是整条手臂的重量,都能沉降于指尖的效应.如果[取势].[下指]与[运臂]连带松沉的动作确实做好,琴音就会沉动醇厚,而手掌位移也会迅速到位,不黏不滞,挥洒自如.

    有些琴人误会了古谱上[如鸟舒翼]的意思,一弹琴就把两截大臂高高抬起.我想[舒翼]毕竟不同于[举翼],如果需要刻意抬起大臂,那就一点也不[舒]服了.虽然抬久了还是会习惯,但毕竟费力还是费力,而且姿势也确实僵硬.笨拙而不雅观.

    以上,就琴器操作层面剖析[松沉]已竟,下回接操将继续谈[行气]松沉的问题.孟子所谓[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在古琴弹奏上,一样非常深刻适用.弹琴时行气如果不顺,琴音就会非常憋扭,根本无法及于更高深的内涵.因此,弹琴家对于这一细节,绝对不可视而不见.
       

行气松沉------无愿室谈琴[五]

    续前文.操缦能达[取势].[下指].[运臂]松沉者,在过去文人琴传统学习法之下,天资高尚者,不间断地练习,约需十五年以上的琴龄,才能实际上达到松沉的效果,也就是前人所谓的[有功力]了.------当然,如果您光学而不练习,或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就是学琴五十年也犹如初学者,毫无功力可言.因为您连触弦的手感都无法掌握,谈松沉,就像卖蚵仔面线的摊贩,高谈阔论满汉全席的做法一般令人难以置信.

    但如果初学者掌握方法,注意肩.臂.肘的放松,一边学曲子,操琴中一边反省体察肢体的放松度,三五年之内,相信就可以达成[弹欲断弦,按令入木]的初步目标.至于音乐与风格的养成,则仍有待进一步学习.

    前面所谈为肢体松沉,接面谈气息的运用.呼吸吐纳,本为本能,除非生理上有缺陷,不然人人都是不学而能.那又何须饶舌谈行气的问题呢

    前面提到,[志一则动气],当您的心智专注于某事时,呼吸经常也会受到影响,本为无须关注的下意识动作,也会变得不听使唤.因此,操缦者呼吸迫促,面红耳赤,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者,实大有人在.

    一般而言,初学者因关注的焦点,不是琴谱的符号,就是旋律音符,一个音一个音在琢磨,呼吸不畅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当您所学已经可以串成曲子了,需要关注的要点增多了,反而会因手忙脚乱而呼吸紊乱.这时该怎么办.

    遇到以上的瓶颈,您就按照唱歌或吹奏乐器时的办法,事先规划好曲子中换气的地方,传统上称为[气口],在练习时要准确地换气.短句子一句一口气,长句子就划分为若干短句,增加一些气口,以能轻松舒适地换气为目标.时间久了,就能自由地呼吸.

    这样就叫[行气松沉]吗.不是的,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谈[行气松沉].

    当您已能熟练地操奏曲操,呼吸也没有造成障碍,那就可以在呼吸上注意[松沉]的调整.目标是,呼吸不仅不会造成操琴时的困扰,还可以让您在意境.气度.仪表与琴味上更上层楼.

    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气息调柔,要让呼吸沉细到[绵绵若存]的地步.不仅气息出入要无声无息,肢体姿势要安静娴雅,心智也要沉静到如入无人之境.呼吸对您而言,就已经如鱼与水,日用而不知.这才是[行气松沉]的目标.

    这有这么重要吗,弹琴非得坐得像一尊木头人吗.噢.当然不是要您变成木头人,请您继续看下去.

    要达到上述的目标,当然得调练呼吸.传统上的佛道气功都是可用的技法.但是二者都有作意导引的门径,如非有熟门熟路的护关者,或有关房轨范师随时照看,随时注意禅病的发生,立即加以解决,便可能因气息走岔径路而受病,而且弹琴也用不上这些技巧,因此无愿不建议琴人使用这类危险的吐纳导引法.

    前文谈[运臂松沉]时曾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注心于指],行气时依然如此.当您的注意力关注于手指运动来带出音符时,心智必然要专注于音乐的生发,越是专注,越会忘记呼吸的干扰,了不起只会在段落完结时,才偶然注意到呼吸,因为那是因为音乐张力彰显才会如此.------这就是作到[行气松沉]的要点.

    当您的气息已达绵密调柔时,音乐也会跟已流畅圆润,生动自然起来.您不必费心去建构意境,不必费心去调整音色的变化,可以随心所欲,心手双畅.

    也许您要问,古琴只能这样弹吗.难道不能弹些可喜可愕的音乐吗.无愿在以前曾提过,古琴不是不能弹挑动情绪的音乐,成熟的琴家一定也可以做得到,何况自古以来古琴音乐就以能[移人之情]为重点,而且所移之情,还有高下精粗之别.但是,如果您仔细检视一下,学琴的人多半目的何在,那不就[思过半矣],反之, 如果操缦者心智游移不专,气息虚浮粗暴,您能期望他的琴音有何深度.

    以上所谈,重点在弹琴时身体方面的松沉,这是不论琴龄,操缦者人人都可以实际操作.体验的功夫.接下来所谈的重点,将是心智方面的松沉.这一部份,主要针对操缦有年者.如果您在操弹时,愿意追求较为深刻的趣味,或者您有机会可以以琴会友,甚至上台操奏古琴给大众欣赏,如此则无愿的知见或堪一用,欢迎琴友继续指教.
发表于 2010-5-15 08: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繼葉明媚 李美燕 又一位寫得一手好琴........... 哦 容老師們下竟有二位  佩服佩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5-10 14:07 , Processed in 0.01246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