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6738|回复: 2

琴禅---《枯木禅琴谱》---求電子書PDF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9 16: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介
  《枯木禅琴谱》清释空尘着,刊刻于清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共八卷。该书前两卷为琴论及指法,余卷收古琴谱三十二曲。作者在撰着此琴谱时,[考订多年,集名家秘本汇选,因谱派互异,名目纷更,此以《五知齐》《自远堂》二谱为宗,既参入管见较正,以绩广陵之大概。]由可知,《枯木禅琴谱》当属广陵派一脉。
  《枯木禅琴谱》为其数十年来所操之曲,其中数曲为其自己创作。全都[省题析义,去杂除繁,体会吟猱,注意指法,一归音韵合乎谐声。]书前数序中,对空尘其人其技,评价很高。
  《枯木禅琴谱》卷八中的曲目为《独鹤与飞》、《云水曲》、《怀古曲》、《那罗法曲》、《枯木吟》、《思贤操》、《莲社引》。鉴于古琴曲在历代的流传情况比较复杂,同名异曲和同曲异名的问题大量存在,在《存见古琴曲谱辑览》中查看卷八中各曲在各个谱集和谱本的收录情况,结果如下:《独鹤与飞》、《云水吟》、《那罗法曲》、《枯木吟》、《莲社引》五曲只收录于《枯木禅琴谱》中,而且从曲名看皆为表现与佛教内容有直接关联的题材,因此以释空尘的僧人身份创作这些琴曲是毫无疑问的。《莲社引》、《怀古曲》和《思贤操》三曲的情况有些特殊,它们都附有歌词,并且用曲前词后的方式记写的。
  从广陵琴派的传承沿革来看,自徐常遇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著《澄鉴堂琴谱》开始到193777日抗日战争爆发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广陵琴派共传十代,有弟子一百四十余人;著有琴谱二十四部,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澄鉴堂琴谱》、《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蕉庵琴谱》、《枯木禅琴谱》这五部琴谱。
广陵琴派是著名的琴派。其创始人是清初著名琴家徐常遇。徐常遇字二勋,号五山老人,其古琴演奏风格崇尚淳古淡泊,取音柔和,善用偏锋,节奏也比较自由而不拘。徐常遇之所以能成为一派之宗,主要原因是他受当时浪漫主义和感伤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指法探微浅奥,积古人之未尽,与早半个世纪形成的著名琴派虞山派轻、微、淡、远琴风相近而有所发展,因而博人喜爱。

作者及琴艺源流

释空尘,法号云闲,吴县人,曾在虎丘出家。他自幼酷爱琴艺,引《枯木禅琴谱》自序中说,余幼耽操缦,曾遍访明师。他的老师不简单,竟包括了儒、释、道三家,其中有启蒙老师菩提院的牧村长老,有道士赵逸峰,还有被他称为夫子的芜城丁绥安和淮山乔子衡。他跟这几位老师学琴三十多年,只学熟了几首曲子。老师们相继去世后,他于是携琴访道,历燕、齐、楚、越,凡善琴者必谒之。在游学中他对所有琴家所奏皆一一聆纳,递加审按。多年的参访后,他终于开悟,明了音乐和禅一样,如庄生所诏,意之所随,不可以言传。盖节奏板拍可以传授,取音用意,各随人心 。他在家乡学琴三十余年,离乡游学行脚二十余年,再次回乡时,已经大约五、六十岁了。此时,他已卓然成家,禅琴同入化境。佛门内外,同仰其尊,缁素皆以称之。 竹禅法师说他:云闲上人,深悟琴学三昧,其住世行道,得教外别传之旨。并题字以琴说法赠之。德辉法师说他知公操缦卅年,合琴与禅为一致,则所发之音,所定之曲必有超出声尘之外者矣。他的同乡朱兆蓉有诗曰:
瓶钵生涯三十年,
  故乡旧雨尚依然。
  芭蕉短幅王摩诘,
  落叶长安贾浪仙。
  道悟法雷冬自响,
  禅参智月晦尤圆。
  平生雅趣饶泉石,
  松下横琴一拂弦。

在他的旧友看来,他不但像王维、贾岛一样热爱自然,多才多艺,琴书而外亦娴诗画,且道法圆融。从诗中我们不但知道了一点他的生平(出家三十余年,离乡二十余载),知道了他在旧雨眼中的形象,更仿佛看到了一幅高僧松下弹琴的古画。在琴谱诸序中,老友朱敏文称他因为遍参江浙诸名山、穷岩、邃谷栖真者久之,所以才佛法仙心归胸下。从朋友们的序文看,释空尘的演奏生涯除在苏杭外,还曾在上海、北京的雅集之中。在他演奏的盛期,他和几位同好月必一晤,晤则琴歌竟日,在江南的烟雨中,不知留下了多少他空灵飞动的琴声。

空尘和尚把琴学作为传授佛学的载体,所以他不收俗家弟子学琴,他的弟子如:肇慈、印恒、起海、朱渚、如恒、钱鎬龄、钱发荣、朱兆蓉、邵鼎等多为其佛弟子。因他不收俗家弟子,清末著名古琴家黄勉之,为得广陵真传,曾暂入空门拜空尘和尚为师,学习古琴。黄勉之学成以后,在北京办金陵琴社,传杨宗稷(著有《琴学丛书》)、史荫美、张之洞、溥侗、叶诗梦、贾阔峰等人;杨宗稷再传杨葆元、李静、金致淇、黄则均、彭祉卿等;彭祉卿又传柳希庐、沈烈炎等(5)。这样直至十九世纪的四十年代,广陵琴派的这一脉依然是绵延不绝。

内容(包括书名、琴曲题解等)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广陵琴派第八代弟子空尘和尚(先师从牧村和尚,后又师从秦维瀚的弟子赵逸峰、丁绥安)刊行了《枯木禅琴谱》八卷。这部琴谱收集了三十二首琴曲,其中二十五首为广陵琴派传统琴曲,余下七首大部分是空尘和尚自己创作的新曲如:《那罗法曲》、《怀古曲》、《枯木吟》、《独鹤于飞》等。


枯木逢春,佛家禅林用语,本意是指枯木逢到春天又有生机,又要开花,语出《五灯会元·卷十四含珠哲禅师法嗣》:僧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大乘山和尚)曰:世间希有。’”意思是说,有人问枯木逢春是悟道的内容吗?大乘山老师说:是的。真如佛性道理不是世俗之理,是出世间之理,就象枯木逢春那样为世间稀有。如果将枯木比喻为佛性的话,那么逢春则是随上了机缘,开花则为妙用。枯木逢春铁树开花是同类比喻,都是说明真如佛性随缘而生妙用之理。


释空尘不但自己是琴僧,而且也在琴谱中尽量钩沉昔日琴僧的资料。他说:继梵僧居月善琴,继以颖师、聪师、维公、义公,咸以琴理喻禅,见于旧简者不可以数计。在他辑录的《历代圣贤名录》中,作为佛教徒的琴家和其所作琴曲计有:


僧觉道(列墨子后,张子房前):作《鹤鸣九皋》


王摩诘(列李白后,韩昌黎前):作《春江送别》


僧智和(列郭楚望后,董庭兰前):作《释谈》、《清夜闻钟》、《松下观涛》


苏东坡:作《四乐吟》、《思君操》


僧义海(苏东坡后):作《瑶天笙鹤》、《双清吟》


僧省涓:作《石上流泉》、《白云操》


《枯木禅琴谱》共八卷,第一卷为凡例琴德论音声论指法纪略辨音十六则上弦法调弦法抚弦转调歌、等;第二卷有制琴曲要略历代圣贤著曲名录左右手指法幸存琴谱。从第三卷到第八卷,均为释空尘所谓所操廿余曲及自著数曲,他省题析义,去杂除繁,体会吟猱,注意指法,列为卷三宫音五曲,卷四商角音七曲,卷五徵羽音六曲,卷七外调三曲,均以宫调分卷。而卷八中的七曲无分调别,当为空尘和尚所创作。卷八中曲目为《独鹤与飞》、《云水曲》、《怀古曲》、《那罗法曲》、《枯木吟》、《思贤操》、《莲社引》。仅从曲名看,就可知其中尚有佛家内容者,如《莲社引》即为吟咏净土大师之曲。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因为有了《枯木禅琴谱》,有了释空尘,有了《那罗法曲》、《莲社引》等琴曲,中国的古琴艺术可彰显佛家之影响,填补三足鼎立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琴艺中的欠缺了。

题解
《高山》伯牙所作。音节苍劲,俨然有太华岧峣,众山仰止之意;下指必须老干冲足为妙。
《流水》伯牙所作。或谓与高山本一曲,然此曲音韵柔和,声律流畅,有望洋浩渺,荡荡无涯之意。
《潇湘水云》宋郭楚望所作,音韵和畅,曲意缠绵,有云山叆叇,杳雾空朦之意。须两手灵活,低弹轻拂,方合其旨。
《庄周梦蝶》庄生所作。音节飘渺,曲意悠然。其栩栩蘧蘧,身与蝶化之趣,形诸指下。虽老手亦须凝神作之,方得其指。
《关雎》斯操音韵幽闲,曲意贞静,颂正始之道,歌王化之基,为琴中极和平之曲。须诚意缓作,方得其旨。
《渔樵问答》明杨表正所作。曲意雅淡,音韵豪宕,后人拟之,弹法各异,然须静简贯穿为妙。
《平沙落雁》平沙弹法各谱不同,有七段者,有十段者,有外调者。兹以五知斋略简指法,须舍畜舒畅方合曲意。
《水仙操》伯牙所作。因随成连先生入海,听澎湃之音,悟得琴理,所谓海上移情者也。韵淡调疏,须轻弹低拂为妙。
琴曲《那罗法曲》
空尘和尚以佛教梵音为主旋律创作了许多古琴曲,如《那罗法曲》就是他于光绪十四年(1888)秋天在北京稽檀寺听喇嘛歌唱梵呗以后所作的。
《枯木禅琴谱》 中有一首琴曲叫做《 那罗法曲》,北京琴人余青欣 2003年将此谱打谱演奏,并录制了CD,这可能是自光绪十八年(1892)该琴谱出版后除编著者本人外古琴界第一次演奏此曲。该曲是《枯木禅琴谱》的编著者释空尘根据他所听到的藏传佛教梵呗创作的。他在该曲后记中写到:戊子秋,访友京都,闲步旃檀寺,听喇嘛齐歌梵呗,声音清和。询之左右,知其为那罗法曲'之遗音。翌午,携琴复往,乞其反之,而后抚弦和之,得谱成曲。从中得知该曲创作于1888年,地点是北京的旃檀寺。
琴谱价值
空尘和尚对自己所主张的《琴声十六则》即轻松脆活、高法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每字都有非常精辟的解析。如对之解析:疾者急也,指法有徐则有疾,然徐为疾之纲,疾为徐之应,恒相错间,故句中借速以落迟,或乘迟以接速,小速微快要以紧有行云流水之趣,大速贵急而乱,依安闲之度,始得其疾之妙用也。仅就此而言,就对当今广陵琴派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缓中有急、急中有缓的琴曲处理方法产生了很大影响。空尘和尚认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琴德和禅理互为表里,都是修身养性之道,他潜心琴学的目的在于以琴喻禅.

相关资料

《自远堂琴谱》:清广陵派琴家吴虹传谱。共十一卷,收九十三曲,末卷三十曲附有歌词。
  《蕉庵琴谱》:清同治七年,广陵派琴家秦维瀚辑。收录三十二曲。《龙翔操》等曲至今流传。
  1900年代,中国佛教界对于佛教教育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兴起了创办佛教学校的热潮。1904年,湖南长沙的开福寺创建了湖南僧学堂。这所佛教学校规模虽小,成了中国近代最初的佛教学校。1905年,释文希在扬州的天宁寺,开设了僧尼普通中学,1907年,释觉在北京开办小学校,招收僧俗学徒,1908年,著名的禅僧敬安在浙江宁波创办了僧众小学校和民众小学校。1910年的秋天,后来在民国时期十分活跃的谛闲和月霞于南京创设了江苏僧侣师范学堂。此外,释空尘也在河南信阳办起了僧俗学校。

文字根据以下链接整理,感谢


http://baike.baidu.com/view/1942072.htm

http://q.sohu.com/forum/7/topic/4455026

发表于 2012-12-8 11: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0-11 23: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有卖实体书的,收藏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5-6 04:20 , Processed in 0.02189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