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4359|回复: 5

制琴材质的实践和体会—杨景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17: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代造琴都重视选材标称琴材为面桐(梧桐)底梓,所谓阴阳材,桐木为阳材,梓木为阴材,琴面板起传音和振动发声作用,故常选质轻而传音良好的桐木;琴底板起托音(匮音)作用,和面板一起振动,故常选用较为坚实但又不过硬的梓木工楸木制作。但中国古琴历来主要是自娱(独奏)或较少的琴歌伴奏乐器,不像西方交响乐中的提琴等乐器,要求有比较统一(乐队中弦乐器如小提琴往往数十把)的音响音色。所以不论宫廷或民间造琴,往往因地取材,如千年古廊或古宅中折换下来的旧材甚至蛀材,木质乾透,传音共振优良,琴家往往视同珍宝!因
此许多古代名琴的木材除常用桐梓木外,还常用到松、杉、杨、柳、楸、椴、桑、柏等材料,也有面底均为桐的,称为“纯阳琴”,据说:“取其暮夜阴雨之际,声不沉默”。但不论选用何种材质,然须要求木质年久为佳。

       古琴选材多样,故音质、音色、自然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发音有:清亮、浑厚、松透、古朴、苍老、宏大、清润、凝重、甜美、灵透、幽奇。。。等等,丰富多彩,一琴一音,音色各异,可满足各人爱好,这确是中国古琴的一大特色!宋代《梦溪笔谈》说:“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足见材质与音色有密切关系。作者制琴,纯属业余兴趣爱好,因所藏数琴虽亦为数百年古器,但发音并不十分满意,所以七十年代,除对旧琴修斫之余,留心于古材之搜集,斫制古琴,冀获完美之佳器。北京为三千多年的古都,地上地下如数百年民宅,古墓中古材常有出现,古代制琴者都珍为“千金良材”,名获至宝!兹将列年来个人所获古材或旧材所斫琴之琴响效果略述如下,供同好者参考,并希得到指正。

(1)松木:以松制琴早有记载。琴书引(环记)云:(唐)雷威斫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雪中,独往峨嵋酣饮,着蓑笠,入深松中,听其声连延悠扬者伐之,斫为琴妙过于桐”。松的种类较多,大多比较松软,易于加工。红松结构细理,白松稍粗,但更轻软,与桐木相近,振动良好,不易翘裂。黄花松(落叶松)稍硬,干缩大易裂,油漆性稍差。马尾松(青松、山松)与黄花松性质相类,含松脂较多,如遇古材亦可斫琴,但最好用火烘烤,以除去部分松脂。北京民宅旧材中以松为多,大多产自东北兴安岭或长白山,作者所制琴以此为多,发音松透,纯正刚劲。黄花松琴发音清爽坚润,但音量稍逊。

(2)杉木:多产于南方,色浅黄,纹理直,结构稍粗,较软,易加工,不易翘曲开裂。作琴面底板均可,北京民宅旧屋板多为杉木。作者曾获地下出土古墓(可能为辽、金、元、明、清)中杉材多片,长期埋于地下深处,材色已呈黑褐色或黄褐色,两端已朽糟腐蚀成山形,但纹理明显,制成数琴,发音刚劲清亮而厚。历代古琴中杉材亦不少,如北京故宫藏唐琴“九霄环佩”为杉木制(纳音为桐),另一唐琴“飞泉”亦为杉材。宋琴“___ 宾铁”亦为杉木制,发音清透。作者七十年代在太原见到元琴“古灵”,琴底刻有铭文,记述该琴材取自济阴唐代墟墓中古败杉,发音清透。

(3)柳木:色稍白,古材呈黄褐色,纹理细直,稍软韧,比桐木稍硬,易加工,但有时会变形,须经风化及火烧处理。作者曾获旧柳木板制为二琴,发音清亮而厚,散泛按均佳,泛音尤清爽灵敏。

(4)水曲柳:作者数年前获北京民宅拆下旧梁一段,为水曲柳材,两端已槽杉,呈黄褐色,估计为数百年前材,木质稍硬,结构稍粗,有花纹光泽,略有酸味,成琴后发音宏大凝重,亦属良质。

(5)椴木(紫椴):呈黄棕色,纹理细腻而软(比桐木稍硬),木纹有绢丝光泽,易加工,制成一琴,发音清润圆厚。

(6)桐木:北京民宅旧材较少见。作者数年前于北京钟鼓楼西某胡同中获旧桐木板制成二琴,发音润厚古朴,有金石韵。

(7)柏木(香柏):色黄红,边材黄褐。纹理直或斜,结构细,稍重,有韧性,香气浓重,缺点是木节较多,制琴时必须去除,补以桐木或他木,尚易加工,油漆性稍差,柏木属阴材,耐腐,少见于制琴。北京老琴家李璠先生藏有一柏木琴,琴名“雪莺”,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制。琴底记有:“此琴为解放前成都明代白塔遭雷火焚余之柏木,请卓希钟(?)手制,由李璠设计者,晖亦系塔顶之古铜制成。。。”琴面较厚,琴较重,有金石韵,音清润,但稍欠松透。

       作者于十余年前于京郊获地下出土柏木板数段,长约 2 米,宽约 250--300 CM,厚约70 CM,色红褐,香气浓重,材较重,搁置多年,近年斫为数琴,发音较暗闷,后两次剖开将面板去薄后音量明显加大,按音较好,散泛次之。音质厚重苍朴,有金石韵而润,盖为数百年或更久之古材也。(此种巨材,在北京多为宋代或辽金时代之柏木)。由此可见,柏木古材亦可以制琴,但面板须较一般琴为薄,才能发出良好的音响。

漆灰与断纹
  流傳久遠的老琴,經過千錘百鍊,通過了歷史變遷的考驗,其間,凝聚多少琴人雅士,君王將相的喜愛與珍視。從古至今,許多傳世有名的古琴,都是琴人直接或參與斲琴師一起造作而出的,古琴製作技藝,據現有史料瞭解,於漢代已基本定型。特別到了唐代,古琴造作已發展至高峰的時期,咸認幾達完美之境;在現存的唐琴中,我們清楚看到,唐琴的表漆,有黑色及栗亮色兩種,表漆之下的灰胎為純鹿角灰。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主,間有冰紋斷,流水斷,及夾雜牛毛斷等,從現存唐琴「九霄環珮」、「春雷」、「大聖遺音玉玲瓏」、「獨幽」、「飛泉」可見。然漆灰的運用與斷紋的產生確有密切之關連。


漆與灰

      人類使用塗料的歷史相當久遠,大量的考古資料證明,大約距今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後期,人類即開始使用塗料。「漆」是一種黏液狀態塗料的總稱,它可分為天然漆和人造漆兩大類,這裡我們主要談的是與古琴關係至為密切的天然漆。

      天然漆,又名國漆、大漆、生漆,是中國著名的特產,從漆樹上採割而得的漆液,經除去水份並濾去雜質即為生漆。生漆品質的優劣,是與產地、漆樹品種、立地條件、割漆時間等有著密切的聯繫。《本草剛目》記載:「凡驗漆,惟稀者以物醮起,細物不斷,斷而急收,更又塗於竿竹上,蔭之速乾者,並佳。」生漆的乾燥,必須蔭室,如果處理不恰當,容易造成返工浪費;同樣的漆,在南方髹塗比北方易乾,春秋季節比夏冬季節易乾,新漆比陳漆易乾,稠漆比稀漆易乾。


      天然漆漆膜堅硬而富有光澤,具有良好的耐腐性,耐熱、耐水、耐油和耐多種有機溶劑的功能,電絕緣性能也很好。今天我們有幸落指撫觸上千年的老琴,上好生漆的功勞,絕不可抹殺。


      再談灰胎。琴面木質鬆軟,為保護琴面能歷經長期的磨損,又要兼具傳音效果,琴器表漆下必有灰胎,因此加上漆灰的工作成為製琴最重要的一環。用在琴上的漆灰有


鹿角灰:以鹿角霜粉末調和生漆

瓷灰:以瓷器粉末調和生漆

磚灰:以磚塊粉末調和生漆

瓦灰:以瓦片粉末調和生漆

泥灰:以泥土粉末調和生漆

膏灰:以石膏粉末調和生漆

血灰:以豬血調和生石膏粉

八寶灰:以寶石粉末調和生漆

      此八種漆灰最常見為鹿角灰、瓦灰以及八寶灰。由於生漆具有彈性,有永不磨損的特性,硬度高、附著力強,傳音效果好,即便是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目前還沒有任何合成漆能取代它的功能。生漆與鹿角灰的組合,為歷來斲琴家所公認為最佳塗料;瓦灰遍地可尋,採用它結合生漆作為塗料,當是考量到生產成本問題,因此民間稱為野斲的琴,常見此類。尤其明朝以後瓦灰出現漸多,至清朝更是常見,它的特點是音響容易鬆透,由於漆灰容易脫落,令藏者不愛;至於八寶灰顧名思義,多是王公貴族或是為求琴器的貴重,加入各類寶石灰,此類琴多為宮斲之琴,由於硬度大音質響亮,音效實不如鹿角灰,但由於外表華美,藏家多以文物珍之。漆灰是漆胎,另有表漆,漆色一般所見不外紫、褐、黑、黃、朱五種,坊間所見古琴大多修補多次,不同層次底色夾雜,造成漆色斑駁的外觀,主要仍以黑或栗殼色為主。


斷紋

      斷紋的產生是由於表漆與灰胎層層相疊,由於漆、灰與木質三者間的膨脹係數不同,經年累月受寒暑溫差熱脹冷縮以及音響震動的影響,琴上起了不同的斷紋。主要分為:

牛毛斷:多為牛毛般的細斷紋,易見於面板上下兩側。

流水斷:較牛毛更長,形成紋路不規則的流水狀,易見於面板三至七徽間。

蛇腹斷:規則近乎平行的紋路,按寬窄分維細蛇腹、小蛇腹、大蛇腹三種。

冰裂斷:如冰裂橫豎交織之細紋斷。

龜背斷:前者細紋放大如龜背稱之。

梅花斷:斷起如梅花,宋人認為極古,非千餘載不能有也。

      據古人鑑定琴的年代是依據琴上的斷紋來鑑定的。按宋趙希鵠《洞天清錄本草剛目?;古琴辦》中云:「古琴以斷紋為証,蓋琴不歷五百年不斷,愈久則斷愈多,然斷有數等,有蛇腹斷,其紋橫戳琴面,相去或一寸或二寸,節節相似,如蛇腹下紋;有細紋斷,如髮千百條,亦停勻,都在琴之兩傍,而近岳處則無之,有面底皆斷者,又有梅花段,其紋如梅花頭,此為極古,非千餘戴不能有也。」自宋以降,琴器之鑑定莫不依此。


漆灰與斷紋的關連

      漆與灰的調合,與表漆的厚薄,在斷紋的呈現有一定的影響,此種現象以筆者第一張新琴的問世,可作為參考:


      八十年代前,筆者有機緣得到民間寺廟所拆卸下來的老杉木樑柱,於是請製作樂器的師傅,依樣裁出仲尼琴式的琴體,由筆者進行漆灰工作。


      由於所調的漆灰裡的漆太少,表漆也薄,當琴未完成前,就已處處有大蛇腹的裂紋,完成後不到一年,琴體的面、底全部呈現流水、牛毛、及冰紋斷。這琴的這些斷紋,當然不是古籍記載或現傳世所謂因年代久遠所產生的斷紋,但也決不是有心製造的偽斷。

      再者,在筆者髹復的老琴裡,有些是明、清年代的琴,琴面呈現美麗的小蛇腹、流水、牛毛斷紋,更也有琴具幾朵梅花頭的斷紋,在髹磨過程中發現有上述斷紋的明、清琴中,幾多是瓦灰且漆少灰多的胎底,或漆質不夠堅硬。而諸多琴家肯定的宋琴,卻有琴體整張呈標準的蛇腹斷;據傳明末璐王生前造琴四百餘張,現存的中和琴有通體無斷,或僅局部起斷。由上可見,古琴可能因不同灰胎的調合,漆質的疏鬆,即使年代不算太長,可以容易起斷;或者有薄層灰胎夾層麻布、紙張,亦容易起斷紋。但是有的老琴,漆質與灰胎堅硬,即使琴齡較遠,也難以起斷。

      據此觀之,古籍所戴前人所述斷紋與琴齡之間的關係,今人是否應有所醒思修正呢?畢竟不同的時代,不同琴匠,以及在漆胎、表漆選擇及髹斲過程都不盡相同,儘管琴齡相同,斷紋卻千姿百態。

      此为台湾孙于函小姐的文章,少写了一种始于明代的“异名胎”

发表于 2012-6-22 15: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4-11-14 13: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长见识
发表于 2014-11-28 14: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的文章。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15-10-23 10: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着,慢慢看
发表于 2015-12-4 19: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29 14:13 , Processed in 0.01322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