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7355|回复: 32

古琴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再认识---戴晓莲(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2 22: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8月厦门龙人古琴艺术节--论坛发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803e320100sej5.html
今天在这里所谈的这些问题,并不是我个人提出的,而是这些问题,长期来在我们的专业活动中、在雅集聚会中、在大会发言在中、在朋友们的交谈中,在古琴社会中时常听到的一些说法和问题。有些问题有必要集思广益,而有些不成为问题的问题,还始终长年累月在那里老生常谈、困扰着“古琴社会人群”。在古琴最近二十年的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这里指的是疑问或是观点)比较多,社会思维的活跃性、广泛性在古琴这个圈子里面比较突出,(补充一下:我在这里不愿意用“古琴界”这个词来界定,什么是“古琴界”?现在已经分不清了,如果把学琴的包括:学有成就的人、学了几十年还弹不准音的人、学了几个月的人、不会弹琴但是爱好听琴的人,等等与古琴搭上点边的人相加的话,试想全国该有多少人是古琴界内的人啊!恐怕这个“古琴界”现在是一个比跳交谊舞还要庞大的群体了)。所以,在这里,我用“古琴社会人群”以及对此类问题的“再认识”来阐述我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思考,不对之处希望大家指正。我的出发点是理清思路、端正方向、走稳古琴发展的历史之路,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把这类问题分成:1. 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2. 有关传播方面的问题。在这类问题里面,社会中常常夹带着所谓古琴分成二派:学院派和民间派,派生出了学院派教学和民间派教学的褒贬、层次等等问题纠葛在里面,大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况,其中有误解和不了解的原因。
一. 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
1.  “一对一”教学被认为是传统的方式,也是所谓民间的做法,这个说法完全是不正确的,误导了很多人。凡是器乐教学,中国与外国,民间与学院都是采用“一对一”的,比方我们学校,中外器乐课专业上课都是一个教师一个学生,面对面教学,学生弹奏给老师听,老师也示范给学生看,我们的行话中有所谓“对弹(指弹拨乐器)”“对拉(指拉弦乐器)”“对吹(指吹管乐器)”。另外,认为“一对一”是唯一最好的教学模式,这样就把教学形式定死了,有了的排他性,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个人认为,集体上课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比如现代琴馆时代孕育出来的小班课、中班课、大班课。我没有具体做过调查,大概知道一下,小班课大概为三到四人,中班课为五到八人,大班课有多少就不知道了。班课的教学具有利弊参半的特点,如果在班课的安排,人员的配置和教学的内容,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指点,我认为班课能起到很好的教学目的的。一个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成绩的体现,不是以形式的配备、环境的优雅等外在的因素论质的,因此,无论民间教学还是学院教学都是如此。
2. 教学用乐谱
现代古琴乐谱还是建立在减字谱的体系框架中,新出版的各类教程、曲谱无一不是以减字谱为基本,附以国际通用的五线谱或简谱。有的人以为附了五线谱或简谱这就是崇洋了、受到西方影响了。但是,我们在用乐谱时,思维方式和古琴的演绎方式还是建立在古琴的音色、句法、气息、旋律、指法等等基础之上的,五线谱或简谱体现的是减字谱所不能体现的节奏、速度、音高和线条等,它们相辅相成,如同乐谱二重奏(指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因此,这种五线谱或简谱配减字谱的二维琴谱,本人认为是当今最科学、最合理的古琴乐谱,古今中外,我想这是目前看到仅有的乐谱。说一个小故事,我把这个谱子拿给搞西方音乐的同行看时,他们也会犯迷糊,倒还认不出五线谱中的某些符号了。这就是古琴谱对五线谱的渗透和改造。还有人提出,五线谱是西方的谱子,那么简谱是中国的谱子,这样简谱配减字谱就说的过去了,不那么西化了!然而,简谱不是中国的,而是1541-1602年间西班牙传统的一首管风琴乐谱,第一次由Hunando de Cabczon用他父亲写就的乐谱与朋友们一起演奏。1900年左右法国出版的乐谱《喝酒人的歌》也是采用简谱。
二维琴谱中,到底是五线谱优越还是简谱优越,我认为要看使用者的方便情况,客观的对待二维琴谱。有的业余的朋友没有学过五线谱,他当然喜欢看简谱。但是有的专业工作者一辈子习惯用简谱(他不是不认识五线谱),那么他爱用简谱二维也无妨。
还有人提出,学院的人鄙弃减字谱,而仅仅使用单一用五线谱或简谱,我觉得这完全是无稽之谈,这可能与他们没有艺术实践经历有关。在这里我要花几句文字,讲讲我们音乐院校的教学大纲中重要的内容就是乐谱的视奏能力。古琴学生必须对自己乐器的结构、音高结构、音位结构有很深的了解,快速的视奏一段五线谱和简谱的片断是对学生音乐能力的考量。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乐形式、丰富的演奏手法需要专业学生具备全面的音乐能力才能演奏。至于,现代出版的现代新作,比如:古琴独奏《梅园吟》《山水情》《太阳》《深思的旋律》、古琴与长笛二重奏《溯》等等,不都是二维乐谱吗?因为,原创表演者的指法排列非常重要,它们对于作曲家的思想的表达、乐曲特定韵味表现等等都起到了原创的作用,所以,必须用二维乐谱把它记录下来,想来,这还是古琴音乐思维的表现。我们非常强调和重视这一点。减字谱历尽数千年的传承,承载了不同时期音乐的风格和特性,它的存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3. 教学识谱
专业教学与业余教学有共性也各具个性,存在受众面和目标的不同,因此,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有所不一。共性指的是学习古琴音乐的基础。在我的教学理念中,基础教学包括:基础指法训练、基础音乐能力训练、以及乐谱知识。乐谱知识就是自学习古琴开始,就要学习古琴减字谱,一个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来学习古琴,第一节课就是学习汉字的数字,以掌握徽位和弦序。我想一个外国人都如此,何况我们中国人,但是我曾经看到有的学习者,学了几年古琴还不认得减字谱。说是,其老师根本就不教,说是传统就是面对面教学,老师弹一句,学生学一句,就这么学弹古琴的。我觉得对成年人而言,那么学习古琴其中最大的乐趣你就没有体会到了,这是蛮悲哀的事啊!而对于儿童来说当另当别论了。因为儿童和青少年的模仿能力较强,我少年学习时也是这个过程。但是目前,我也还是主张教会学习者最基础的指法,哪怕常用的五、六十个减字符号。
二.  有关传播方面的问题
1. 传播人群
老人、中年人、青年人、青少年都可以来学习古琴,老少皆宜。客观上来说,古琴的演奏方法,掌握起来不难。大多数人习琴以修养生息、陶冶情趣为目的。因此,没有所谓古琴适合成年人学,不适合孩子学习之说也是不够妥当的。倒是每个人学习的目标不一样,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的要求也不同。然而,不论的什么样的目标和要求,对待古琴传播的教师的要求应该是一样的,不论业余教师还是专业教师,他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古琴演奏、音乐知识能力,而且还需要有正确的古琴文化认知水平。曾听说有的老师教学中,宣扬和神化古琴文化,玄乎其玄古琴的音乐形象,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一种人;“此人学琴之前,人很正常,学了古琴人变得不正常了,整天神叨叨的”。古琴音乐的美、古琴文化的厚重在于我们去刻苦学习和钻研,如果短期内能弹奏几首古琴曲,或者说技术掌握不全面(只能弹奏有限节奏下乐曲),就自我吹嘘为琴家,或者开馆授徒的话,那么这种艺术是如此的浅薄,这种艺术也不值得推崇了。我想说,古琴没有那么好学,古琴音乐的表现和意境的表达,以及演奏技巧的精致和严谨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也不容易显露出来,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刻苦练习,只有好掌握高超的技术才能表达深刻的音乐内涵,体会到演奏古琴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2. 传播方式
近二十年来:古琴音乐不适合于音乐会演出,只适合雅集或是小众演出;古琴音乐不是“悦人”的音乐、是“悦己”的音乐等等,此类论调不绝如耳常常出现。但有这类主张的朋友们,不多久自己也在各种各类的音乐会上演出了、露面了,用自己的演奏去“取悦观众”了。我认为这里面还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我们常常在学校里教育学生,你的演奏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中外演奏大家们在舞台上的倾情演奏,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朗朗的钢琴激情,听者的情绪是受音乐的启发而涌动,“悦己”的音乐必定“悦人”。因此,悦己、悦人是一对的姊妹,音乐会演出与雅集演出也是分不出大小、场地和环境的。古琴的传播形式在当代以我们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是现代人类赖以生存,依托的条件所决定的。
现代古琴的受众面广泛,学习者众多,爱好者居多,这些已经足足可以说明,古琴音乐既“悦己”又“悦人” 的作用了。早在魏晋时代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论” 的美学思想,从音乐他律的角度来分析音乐的审美原理,音乐本身没有哀和乐,而是音乐给予听者的反应,后者受到音乐的激发,产生的“悲哀”、“欢乐”、“苦闷”“陶醉”等等感觉。
      
古琴是我们中国的优秀的传统音乐,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她2003年被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前面这些文字,我在这里不是在唱高调,也不是在说一些沉谷子烂芝麻的话,而是想说,古琴不是你的、我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而是整个世界的,是人类的优秀文化之一。我----一位普通的古琴工作者、与你们在座的琴人们,我们共同作为本世纪的古琴历史的见证者,我们有着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思考着:在我的生命中,无论长或短,如何为古琴做出自己有价值的贡献。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

发表于 2011-12-23 12: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争议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观点、理由说出来就是了。这又不是朝鲜,没有主体思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22: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东西,令人由衷地钦佩
发表于 2011-12-22 23: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恩。很辨证很科学。
第一,一对一教学是古今中外乐器教学都必须的。但是不是唯一的教学法。
第二,学古琴要即能视奏五线谱或简谱,也要能看得懂减字谱。
第三,古琴是一件基本上老少皆宜的乐器。
发表于 2011-12-23 08: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原来衣钵传人入室弟子都是扯淡,因为还不如所谓的大小班综合教学
二 在简谱五线谱传入中国以前根本没有入流的古琴音乐,因为不认识简谱五线谱而弹古琴既不科学,不完善,结论是古不如今,祖宗皆废柴……
三 从8岁开始赚钱太晚了,最好客户从3岁小孩开始(1岁更好)……上小学还得给个年纪限制,学任何东西讲究循序渐进,太小的孩子不适合拔苗助长,这是常识,有什么好感慨的?
四 不受“专业”(学院化西式)乐理、视奏训练,就不能成为“主流”古琴演奏者,这是最基本的划分阶级成分的标准,所以不进学院、不和学院沾边的都是野路子(也难怪郭德纲要自称非主流相声演员,谁让人家走的是传统学艺路线)
五 相比悦己,悦人是衡量艺术成就的更高标准……(我怎么觉得“悦人”和感人、动人、发人深省、催人泪下等等是不同概念呢?)

看了半天总觉得主楼的“真理”有那么点不靠谱的霸气外露……说的难听点就是既得利益下的自说自话。评析现象,就事论事,观点左右偏颇点倒也不太要紧,只要例举的是事实就行。但一本正经建立理论体系,如果先给自己包间VIP,随他怎么标榜客观公正,那些观点压根站不住脚!

点评

与君有同感.  发表于 2011-12-23 16:17
发表于 2011-12-23 10: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此人学琴之前,人很正常,学了古琴人变得不正常了,整天神叨叨的”。
尤其是这句说的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8: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波斯猫 於 2011-12-23 19:15 編輯

过节放假,冒昧多说几句。没有过师傅,也从来没接触过任何一位琴界名人,因此也没有忌讳。

我觉得不以衣钵传承自诩,正是戴晓莲可敬的一点。换一位,说不定会打起张子谦真真正正唯唯一一继承人的大旗。

关于既得利益,只能用西方经济学“看不见的手”来解释了。有些琴人与诗人一样,崇尚清高。但是有人论证说,古琴的千年传承和发展,主要是靠了以琴謀生的专业琴人,不是老孔、王维或东坡。以琴谋生与以文谋生一样,没什么不好。只是中国传统上只把以文谋生当作天经地义。司马相如以文谋官可以,以琴骗妞,就有人骂了。其实以诗骗妞的多不胜数。为什么没人骂?

悦已与悦人,是一个非常辩证的问题。古琴最初是教化之器,因此肯定不是悦已用的。后来竞争不过秦筝、胡琴、还有唐玄宗喜欢的那个什么鼓,只好退居书斋。这不是高雅,而是无奈。

以琴为悦已之物,的确高雅,但是根本不可能完全排除悦人。弹给老师听,需要悦人,弹给琴友听,也需要悦人。公开演出,通过悦人来悦已,为人民服务,好像更高尚。伯牙为什么摔琴?因为他心中可悦的人死了。这老先生也要悦人。没人悦就不弹了,那么神圣的琴也摔。有点暴力倾向。好像琴对他没有什么修身养性的作用。

因此我很欣赏戴晓莲关于悦已悦人的评论。





发表于 2011-12-23 21: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吾彈琴与老師品評,為請教技術,一如上学為進修,而非為取悅師長/父母.伯牙若欲悅人,或已知音遍天下,何用摔琴.
今時戴晓蓮知名度遠不及李祥庭,彼悅人之道豈不尚待改進.

点评

李先生的知名度可谓毁誉参半吧,恐不能简单以悦人度相评价。。。  发表于 2011-12-24 16:24
以琴取悦于父母或师长有何不当?权且尽一份孝心、报一份恩情。是物均可籍之报恩尽孝,琴何独异也?  发表于 2011-12-24 01:37
发表于 2011-12-23 23: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波斯猫 發表於 2011-12-23 18:55
过节放假,冒昧多说几句。没有过师傅,也从来没接触过任何一位琴界名人,因此也没有忌讳。

我觉得 ...

撇开衣钵传人的话题,教学效果最好的肯定还是一对一教学。

点评

同意。这个貌似没有争议  发表于 2011-12-24 08:5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4 01: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張家大公子 發表於 2011-12-23 23:40
撇开衣钵传人的话题,教学效果最好的肯定还是一对一教学。

完全同意。但是一对一的学费也高。
因此,集体琴班也为那些想学琴又无力交高额学费的人开辟了一个出路。

看不见的手⋯
发表于 2011-12-24 02: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说 '不為'而非 '不當',請分清楚. 虽然道德高地吾不欲站,亦須厘清.

点评

言语冲撞,多谢寛容。但还是不解兄台的"不为"。 恭祝节日愉快  发表于 2011-12-24 03:06
发表于 2011-12-24 07: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吾兄有道. 假日快樂.

抱歉 未能令兄明白,試伸言之. 若有人焉,讀書明理,自然事业有成,以奉甘旨,親友逢迎,父母欲不happy而不可得也.何需刻意為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亦自強而已矣.
发表于 2011-12-24 10: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波斯猫 發表於 2011-12-24 01:25
完全同意。但是一对一的学费也高。
因此,集体琴班也为那些想学琴又无力交高额学费的人开辟了一个出路。
...

小班教学,效果还马马虎虎。大班教学,与看DVD无异。
发表于 2011-12-24 22: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plum 發表於 2011-12-23 21:35
吾彈琴与老師品評,為請教技術,一如上学為進修,而非為取悅師長/父母.伯牙若欲悅人,或已知音遍天下,何用摔琴. ...

不在一个水平上,讨论起来很费劲的。呵呵。。

点评

是我人间烟火气太重,永远达不到化境  发表于 2011-12-25 02:44
小弟頗敬戴女士,是以多言.  发表于 2011-12-25 01: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5 15: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戏说伯牙。
其实这老先生心不在琴。学成之后,没有刺瞎双目,钻研琴艺,也没有以琴会友,开帐授徒,反面追求高官厚 禄,辜负了成连心血。此罪一也
子期世外高人,何等清纯。伯牙一见之下,反责其不求功名,终老山林,为人不耻。临别不赠琴而赠金,把子期引上歧途,最终害死。此罪二也
害死子期,不在坟前自刎谢罪,反而将琴摔碎,琴不弹了,官却继续做下去。此罪三也

发表于 2012-2-16 03: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挺好的。虽然不一定全部同意。
发表于 2012-6-19 09: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kuanghesheng 發表於 2011-12-22 23:20
恩恩。很辨证很科学。
第一,一对一教学是古今中外乐器教学都必须的。但是不是唯一的教学法。
第二,学古琴 ...

要做到你说的第二条不简单啊,一般专业搞音乐的,或者特别喜爱音乐的(只喜欢古琴不算),才会去系统学习音乐理论。
发表于 2012-6-22 12: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受教。感谢分享。这个社区真好!

发表于 2012-8-17 22: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好,支持!
发表于 2012-9-18 10: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對一也好,一對多也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发表于 2013-3-11 11: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分享受!!!
发表于 2013-3-23 10: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一对一教,很多人探讨。
发表于 2013-10-18 09: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才有这样的见解!赞一个!
发表于 2013-10-23 14: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是一对一了
发表于 2013-11-7 03: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8: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5-2-5 11: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简谱和五线谱就是学不会,对减字谱却看得明白.见笑了!古琴"悦人悦己",说得真好.
发表于 2015-5-2 06:54: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7-3-17 13: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波斯猫 發表於 2011-12-23 18:55
过节放假,冒昧多说几句。没有过师傅,也从来没接触过任何一位琴界名人,因此也没有忌讳。

我觉得 ...

我和层主同感 ,我看了这篇发言后,我觉得我挺佩服戴晓莲老师的,尤其她那句:作为一个古琴从业者。这句太令人敬佩了.
发表于 2017-3-18 10: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社会上的琴馆很多。看了看大多以自己是某某派或传承人等头衔。开口价位太高。一床琴的价位更是高的离谱。对于普通百姓的确是笔不小的开支。学琴只是自我爱好并非哗纵取宠。自娱自乐吧了。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虽说自我学习难度很大、慢慢去琢磨乐趣更多。
发表于 2017-9-22 06: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歡戴曉蓮先生的視頻講琴~
发表于 2021-2-15 16: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21-9-13 15: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18 12:30 , Processed in 0.02021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