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12651|回复: 89

就我所见,老琴声音不如新琴~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14: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对老琴很迷信~
几年前,我的梦想还是拥有一张老琴~
大师的CD一般也都是用老琴所录~
CD能说明问题么?有了后期制作,琴原本的音色究竟如何,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如今,本人有幸弹过不少老琴了,有唐琴,宋琴,明琴~
就我的感觉,老琴音色大都不及当今名家所制的琴透,而且声音都偏小~
外加老琴琴体都偏小,弹起来手感不好,实在是无爱~
声音好点的老琴,基本也都是大修过的~

琴音色的好坏,无法定论~
古人认为好的音色,我们可能认为不好~
如今的名家琴,共振效果都很强,审美趋向和老琴背道而离~
就我的个人喜好而言,我更喜欢当今的名家琴~
老琴中确实有好的,不过真是凤毛麟角,古人做琴的精品率和当今名家相比,真是太低了!
果断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曾有朋友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说道,有一位老琴家私下就说过,为啥要用老琴?
并不是为了音色好,只是大家都用的是老琴~
如果一个琴家没几张老琴,就会感觉底气不足~
老琴,原来却是底气乎?
笑~
发表于 2012-11-12 09: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clutter 於 2012-11-12 09:54 編輯

人的观念很容易受自身经验的影响,但问题是不要轻易把经验普遍化、结论化。
比如手上常弹的琴的音色水平往往会影响对其它琴包括新琴老琴的判断
古今对琴的审美自然有异,即便是今人又何尝相同?但有些基本点仍有一贯之处,比如润和匀
至于斫琴师,能做出各种不同音色走向是最基本的要求,只不过人们往往会以其偏好来概括其琴的音色特点而已
双层面板,据唐氏的考证自唐代已不乏其制,揣其立意大旨在于强调灵敏度的同时又避免空乏之病
今人亦多有尝试者,亦不无佳作,且较适合丝弦,以桐杉合为佳,有兴趣的不妨一试至于校音也没有上面朋友提到的那么复杂,校音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预判而不是简单的试错调整,说到最后还是经验以及归结经验的能力

发表于 2012-11-9 15: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琴中确实有好的,不过真是凤毛麟角,古人做琴的精品率和当今名家相比,真是太低了!
果断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老琴中确实有好的,不过真是凤毛麟角,古人做琴的精品率和当今名家相比,真是太低了!
果断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藕是很同意了,不过,能不能分享一下您青眼有加的几位琴师?也给后学分享一点经验
发表于 2012-11-9 15: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上海乐器展,王老板拿出一张复古殿和一张元琴对比着弹,然后就发现难怪王百万亲斫琴定价的底气那么足。。。
发表于 2012-11-9 17: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斋主破除了对老琴的迷信,如果再破除对名家的迷信就大彻大悟了。
琴的标准是外形美观,不空不闷,更重要的是手感好,音色吗,见仁见智。
对吗
但然,老琴只要是弹琴的个个都想有,原因就是你说的炫耀心
发表于 2012-11-9 17: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飓风之翼 發表於 2012-11-9 15:40
去年上海乐器展,王老板拿出一张复古殿和一张元琴对比着弹,然后就发现难怪王百万亲斫琴定价的底气那么足。 ...

屌丝表示和您相比我真是没见过世面
发表于 2012-11-9 17: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飓风之翼 發表於 2012-11-9 15:40
去年上海乐器展,王老板拿出一张复古殿和一张元琴对比着弹,然后就发现难怪王百万亲斫琴定价的底气那么足。 ...

那张元琴的确比较闷。
发表于 2012-11-9 20: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斋主所言不虚,老琴之所以名贵,是因为年代久远,非其音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发表于 2012-11-9 21: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謂科學技術斫琴?
发表于 2012-11-9 21: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音出不来!不比不知道
发表于 2012-11-9 21: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红外激光等高科技手段来干预制琴材料的微观结构,提高乐器用材的声学性能
发表于 2012-11-9 22: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琴瞳 發表於 2012-11-9 21:39
以红外激光等高科技手段来干预制琴材料的微观结构,提高乐器用材的声学性能 ...

此落後矣,何不曰以神九送木材上太空,经七七四+九日,變成神木,以之斫為神琴.
发表于 2012-11-9 22: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上次弹的那张明琴?确实不错啊
发表于 2012-11-9 23: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斋主说中一点:古人对声音的审美与今人不同。。
其实我可以举一个当代名家的例子,从马琴的发展就可以看出。。
中早期的马琴,特别是马老为唐建垣先生定制的那种琴的音色与现在的马琴就很不一样,但是仅从工艺角度你很难说明那种琴更难做,或那种音色更难追求。。。换句话说,十年前的马老就可以做出现在的马琴音色,只是很有可能不削罢了。。
发表于 2012-11-10 05: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先生要馬氏做的那一批双層面板琴,恐怕不能入馬氏數吧,此後未聞馬再做此類琴.倒是唐氏現仍間中有做.
发表于 2012-11-10 07: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plum 發表於 2012-11-10 05:28
唐先生要馬氏做的那一批双層面板琴,恐怕不能入馬氏數吧,此後未聞馬再做此類琴.倒是唐氏現仍間中有做. ...

我只是想表达,马先生的技术可能已经成熟到对不同声音特点进行控制了,只是出于个人偏好而选择某种音色。。。
发表于 2012-11-10 07: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plum 發表於 2012-11-10 05:28
唐先生要馬氏做的那一批双層面板琴,恐怕不能入馬氏數吧,此後未聞馬再做此類琴.倒是唐氏現仍間中有做. ...

根据这个推理,我认为斋主以为的老琴不好的声音,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古人刻意追求的。。
发表于 2012-11-10 08: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鶴兄 ; 然,惟其調音功力,似未及何王,可能其琴太厚,以致有混.
发表于 2012-11-10 09: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太响受不了
发表于 2012-11-10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perk 於 2012-11-10 09:24 編輯
wingplum 發表於 2012-11-10 05:28
唐先生要馬氏做的那一批双層面板琴,恐怕不能入馬氏數吧,此後未聞馬再做此類琴.倒是唐氏現仍間中有做. ...

吾认为双层板可能都是后人修琴时所加吧。且老琴音色不佳是否也是因为许久未弹加保养不善所导致的?
发表于 2012-11-10 09: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wingplum 於 2012-11-10 09:59 編輯
perk 發表於 2012-11-10 09:24
吾认为双层板可能都是后人修琴时所加吧。且老琴音色不佳是否也是因为许久未弹加保养不善所导致的?
...

非也,此為古法之一.以吾觀之,双層面板,不利較音微調,是以无人用之.

再者,所謂唐先生修壞紀侯鈡之說,乃軒轅劍一面之辭而已,未可盡信.
发表于 2012-11-10 10: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plum 發表於 2012-11-10 09:34
非也,此為古法之一.以吾觀之,双層面板,不利較音微調,是以无人用之.

再者,所謂唐先生修壞紀侯鈡之說,乃軒 ...

唐先生论双面法和贴格法是分论的。如贴格法是为求音色协和的。为何一开始动手就做双面。是否也是因为失手挖空的补救之法。
发表于 2012-11-10 10: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perk 發表於 2012-11-10 10:10
唐先生论双面法和贴格法是分论的。如贴格法是为求音色协和的。为何一开始动手就做双面。是否也是因为失手 ...

據知他是要实驗双層面板而做那批琴的,如吾記憶无誤,應有十多廾張.  并非補救之作.
发表于 2012-11-10 10: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plum 發表於 2012-11-10 10:21
據知他是要实驗双層面板而做那批琴的,如吾記憶无誤,應有十多廾張.  并非補救之作.
...

呵呵,是我揣测古人用意。非论唐先生和马先生做此法。
发表于 2012-11-10 10: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perk 發表於 2012-11-10 10:27
呵呵,是我揣测古人用意。非论唐先生和马先生做此法。

建議汝勿研究此法. 想想那面板調好音,然後用竹釘裝上弟二層板(实際是大納音),再敲木辨音,若不妥時要拆之,挖槽再裝,如是者十次八次有之.其不嘔血者幾稀矣.
发表于 2012-11-10 12: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plum 發表於 2012-11-10 10:48
建議汝勿研究此法. 想想那面板調好音,然後用竹釘裝上弟二層板(实際是大納音),再敲木辨音,若不妥時要拆之, ...

呵呵,不幸我已经实验过了。所以觉得是补救法。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15: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tklucky00 發表於 2012-11-9 05:47
但是上次弹的那张明琴?确实不错啊

修的太过分,一点断都木有~
是明是清反正我看不出来~
音色么,我表示,不如倪琴~
后来那老琴换了丝线,果断不给力了~
发表于 2012-11-10 18: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南蓮姚公白的那床明也不錯,鋼弦也沒金屬躁音.請問有沒有大修過呢?
发表于 2012-11-10 21: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见识少,弹过的老琴不多,满打满算二十张。

楼主说老王的琴和元琴比,这样不大中肯。
首先,那元琴多久没弹了,是否有琴家(不是一般爱好者或者水平极烂的藏家)日夜抚弹?
最近俺弄了张正儿八经的元琴,琴主交代,70年代开始就没有人弹过了,刚上尼龙线,的确难听极了,但俺泼水两周后,判若两琴,估计再弄一年半载,音色达到苍古透润。
另外,老王好歹也算是当代最有名的琴家,他能拿出来对比的琴,也应该是手下最好的琴
那么就应该和元代最有名的琴家琴作对比。如果是随便弄的一张元代破琴怎么比嘛。。。。
笼统而言老不如新,不科学。。。。。

有天碰到龚爷爷,他说了一句,老琴不是一定都比新琴好,但是老琴的老味,新琴一定没有。
在俺看来,这句话给了俺足够的理由鄙视新琴了

另外楼下讨论双层面板。俺玩过一张双层面板的清琴,一张贴了木片的明琴,声音都好的不行
就我看来,无论新琴旧琴,在同样做工同样木料同样年代的条件下,双层棉板的琴声音密度更高,颗粒感更强,所谓的有光泽。
跟香港两位藏琴超多的财主讨论过,同朝代老琴相比较,双层面板音色占优。

所以说,无论新琴老琴,如果让我挑,一定是倾向双层面板的。。。。。。。
发表于 2012-11-10 23: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28楼所说有些道理。
的确古人和现代人的审美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
还有18楼的意见,我太有感触了!换了新琴,声音大,不敢半夜弹了。
发表于 2012-11-10 23: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plum 發表於 2012-11-10 08:10
鶴兄 ; 然,惟其調音功力,似未及何王,可能其琴太厚,以致有混.

马氏现在的琴就明显变薄。。。。

我只是觉得是这马氏对声音追求的变化,与他的制作技术无关。。。。
发表于 2012-11-11 01: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琴的音色见仁见智,同为马琴,音色差别也是有的
发表于 2012-11-11 01: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别人家弹过两张宋琴,音色很好,与新琴味道不同,不过声音很小
发表于 2012-11-11 20: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zhy 發表於 2012-11-11 01:14
琴的音色见仁见智,同为马琴,音色差别也是有的

馬希仁?俺打醬油.
发表于 2012-11-12 11: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少老琴都是双层面板的
发表于 2012-11-12 11: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yken 發表於 2012-11-10 21:28
俺见识少,弹过的老琴不多,满打满算二十张。

楼主说老王的琴和元琴比,这样不大中肯。

后一点双层板不讨论,我没见过典型的,也没统计过。
但前一点,深以为然,老琴的老味是新琴怎么做都做不出来的,个人还是很偏爱的,当然新琴有它们的优势,共鸣总体比老琴好。
发表于 2012-11-12 12: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弹过老琴。
发表于 2012-11-12 15: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士兵图籍 發表於 2012-11-12 11:23
后一点双层板不讨论,我没见过典型的,也没统计过。
但前一点,深以为然,老琴的老味是新琴怎么做都做不 ...

吾以為今之糟腹,甚為精巧,即不超越前人,亦不遜色矣.而灰胎的干透(biochemical reaction)是時間積累,今之做斷仿不來的.
老琴走手有如唱歌,齋主撫過王老板的頂級貨色,比對如何,應較吾等清楚,這仍觧答不了汝之問題乎.
发表于 2012-11-12 17: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nathan0421 於 2012-11-12 18:01 編輯

現代人都追求按音透板,斲琴人被批評琴聲小按音不透,紛紛面板越做越薄,未知究竟是古人的絲弦技術太好,還是今人移植西方樂器製造技術超越古人?
发表于 2012-11-12 23: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nathan0421 發表於 2012-11-12 17:27
現代人都追求按音透板,斲琴人被批評琴聲小按音不透,紛紛面板越做越薄,未知究竟是古人的絲弦技術太好,還 ...

大聖遺音與龍門風雨都是管老修過的琴。
发表于 2012-11-14 12: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下楼主是否在CO?
发表于 2012-11-15 00: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琴的特殊韵味新琴是无法企及的
发表于 2012-11-15 14: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士兵图籍 發表於 2012-11-12 11:23
后一点双层板不讨论,我没见过典型的,也没统计过。
但前一点,深以为然,老琴的老味是新琴怎么做都做不 ...

云壑斋主  。。。但是为嘛好多琴都号称音色像老琴

---------------------------------------------------------
吹牛而已.
发表于 2012-11-15 14: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plum 發表於 2012-11-12 15:30
吾以為今之糟腹,甚為精巧,即不超越前人,亦不遜色矣.而灰胎的干透(biochemical reaction)是時間積累,今之 ...

王的顶级琴,我摸过N张. 还是新,那种古朴是指声音的味道, 跟老琴的老味比起来,还是新,显得年轻.
至于灰断,反而可以乱真,不信,见裴氏断纹.多少人都看走眼.
仿不了的就是声音.
发表于 2012-11-15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对断纹的追求一样,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发表于 2012-11-15 17: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好啊!!算我亏~~用我的新琴换你个唐琴好了~~~算你捡了个大便宜!!!HOHOOH
发表于 2012-11-15 19: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不错
发表于 2012-11-15 20: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士兵图籍 發表於 2012-11-15 14:17
王的顶级琴,我摸过N张. 还是新,那种古朴是指声音的味道, 跟老琴的老味比起来,还是新,显得年轻.
至于灰断, ...

顶一下
发表于 2012-11-16 13: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琴的音量,个人以为以按音近人声之吟哦,即可。稍大也可,再大,喧哗。



发表于 2012-11-29 15: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yken 發表於 2012-11-10 21:28
俺见识少,弹过的老琴不多,满打满算二十张。

楼主说老王的琴和元琴比,这样不大中肯。

鄙知道一財主姓沈,另一位貴姓?不會姓唐吧
发表于 2012-12-11 15: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琴而论,不能一概而论!
发表于 2013-1-5 08: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miniko 發表於 2012-11-15 17:00
好啊好啊!!算我亏~~用我的新琴换你个唐琴好了~~~算你捡了个大便宜!!!HOHOOH ...

你的琴没有考古价值,也没有受过历史沧桑的洗礼,哈哈
发表于 2014-4-3 12: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現代老琴已經不講藝術,而是投資
发表于 2018-8-16 10: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丘阿 於 2018-8-16 10:38 編輯

任何问题都不要轻易把经验普遍化、结论化。个人只能代表个人,结论只有时间才能作总结。
个人认为制作精良的传世老琴是所有新琴所无法比,因为老琴经过时间洗礼,其音已经出现“变化”。另外,古琴的优劣并不一味地以音量的大小为准则。(个人观点,请勿见怪!)
发表于 2018-9-19 11: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酸 老琴的声音新琴完全是无法比拟,苍古声老琴随便都有,新琴声音大多半枯燥。喜欢声音大用扩音器要多大都有。
发表于 2018-9-19 13: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perk 發表於 2012-11-9 17:44
那张元琴的确比较闷。

真的吗
发表于 2018-9-19 14: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plum 發表於 2012-11-10 05:28
唐先生要馬氏做的那一批双層面板琴,恐怕不能入馬氏數吧,此後未聞馬再做此類琴.倒是唐氏現仍間中有做. ...

唐先生要馬氏做的那一批双層面板琴,恐怕不能入馬氏數吧,此後未聞馬再做此類琴.倒是唐氏現仍間中有做.
发表于 2019-5-23 14: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受教
发表于 2019-7-21 10: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4-20 19: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宗稷仿古“音韵绝佳,恐乱真,因以第二名之”有徒名秦华, “九德九品兼全最上,鼎鼎唐物莫之与抗,良材绝技越古跨”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新琴可以比拟老琴
发表于 2020-7-30 11: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26 06:44 , Processed in 0.037029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