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3413|回复: 7

向笙階在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3 01: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後由 梧葉 於 2013-1-14 09:34 編輯

因為一個疑團,想找到本人或其學生,提供點資料.詳見http://www.guanglingsan.com/thread-9405-1.html請閣下不吝賜教!!!
发表于 2013-1-13 09: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页打不开。老先生80年就去世了。
发表于 2013-1-13 18: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笙階的資料很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09: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wuji 發表於 2013-1-13 09:35
网页打不开。老先生80年就去世了。

已更新,請賜教!
发表于 2013-1-18 20: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起,上海琴師李佑心,在其博客發有一小段向笙階的史料,摘錄如下:

「古琴曲集」第一冊中。平沙的傳譜有六。分別是:張子謙、郭同甫、管平湖、沈草農、向笙階、俞伯蓀諸先生。「古琴曲分析」一書中各各作了分析。其中談及向笙階先生。曰:事跡不詳。

補充事跡如下:在謝葵先生「新版荊州府志首發式」一文中載。黃大榮先生所提及的舊事中。言及向笙階先生是沙市著名的收藏家和琴家。文革時藏品被清洗一空。生活亦難以為繼。便找到當時的文化館長。說:「沒收也好。捐獻也好。你們抄走我的東西我都不要了。但我外孫結婚。我縂得有所表示。沒錢送禮。我那副百鳥朝鳳當時國家文物侷估價八百塊。能不能酌情給我點獎金。」黃大榮先生當時只是普通舘員。出於同情和義憤寫信給市長。市長深明大義當即撥款八百。「那時八百是一筆巨款。我這樣捂回來的。」他掀起衣襟演示了一個動作。

現存向笙階先生錄音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水仙操、春閨怨(1963年古琴打譜座談會錄音)。北京音研所藏。
发表于 2013-1-18 20: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nachete 於 2013-1-19 17:54 編輯

據査阜西《古琴音響採錄表》手稿,沈草農與向笙階之平沙均為裴介卿傳譜。但二者在《古琴曲集》中的記譜缺差別甚大,且沈草農之平沙作裴介卿傳譜沈草農演奏,而向笙階平沙僅作鈔本向笙階演奏。此亦一疑問
发表于 2013-1-18 20: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nachete 於 2013-1-19 17:56 編輯

謝葵先生博客《新版荆州府志首发式》原文:

四月十二日,晴。
本来轮不到我去,领导临时有事,让我代会,其它的会我是避之恐不及,这会还是乐于参加的,因为对这套书很感兴趣。
府志最后一次刊刻是清朝光绪六年(1880),这次重新标点校刊,印二千五百套,仿线装,一函七册,很漂亮。几十年内不可能再版,因此很珍稀,也很昂贵,五百八十一套,是我月工资的一半。
出席会议的是各单位一把手,每人赠送一套,市长动员认购,实际上是个展销会。可是,送给这些人,马上就束之高阁,装饰门面而已。
我与方志办发书的刘科长很熟,他有包销任务,多次托我推销,我无职无权,单位也是清水衙门,很难拿出这笔钱,恐怕上面也觉得没必要。只好说,如果单位不买,我私人也买一套。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代表了本市的最高层次,平均年龄较大。黄大荣先生说,你是第三代。曾听别人说他在外面对我奖掖有加,十分诧异和感激。因为与他仅有一面之雅,那是为杂志的事请他出面斡旋。
午,留餐。黄先生席间咳唾成珠,侃侃而谈,涉及文坛、媒体、思想界近况,如章诒和《伶人往事》被禁、陕西台的《开坛》、南方周末的几任主编------ 他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
我一向认为,不是认识几个字,读过几本书就算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因为他的常识使他应该了解世上苦难、不公与邪恶的根源,他的角色定位注定了他必须完成启蒙呐喊与抗争的天职,否则,就不配称作知识分子,不配受到社会的尊重与优待。
所以,我十分钦佩那些公共知识分子、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不是羡慕其地位、收入和名望,而是佩服其关注民生的博爱,反抗专制的勇气。我常常为自己的狭隘、琐碎和自私感到羞愧。
黄先生祖父是前清举人,说起身世,笑谓自己是三代庶出,祖母、母亲都是姨太太出身。
还提起几件旧事。
其一,沙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张居正砚台,是他某年在地摊上买的,当时他月工资四十三块,砚台花了二十块。
其二,沙市著名的收藏家、古琴师向笙阶先生文革时落难,藏品洗劫一空,生活也难以为继。找到文化馆长,说,没收也好,捐献也好,你们抄走我的东西我都不要了,但我外孙结婚,我总得有所表示,没钱送礼。我那幅《百鸟朝凤》当时国家文物局估价八百块,能不能酌情给我点奖金。
黄先生当时是文化馆普通工作人员,出于同情和义愤,给市长写信说明情况,这位市长深明大义,当即拨款八百。
“那时八百是一笔巨款,我这样捂回来的”,他掀起衣襟演示了一个动作。
向先生已经人琴俱亡,黄先生此语可补正史之阙。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12:0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才看到,感謝琴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26 08:38 , Processed in 0.01399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