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5264|回复: 4

广州音乐家---卢家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7 03: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州音乐家---卢家炳(摘自亚洲艺术11/12 1971)

        从九龙区出发途经群山峻岭和新界地区的一些农村,到多弯狭窄并危险的高速公路.这似乎与获得音乐经验和经历有所不同,一群群牛悠闲地公然横跨公路,到处在田头劳动的农民,个头小但显得结实的客家妇女,头戴黑色的草帽,穿着宽长裤,担着沉重的扁担,两头的货物摆来摆去.

       当经过金田(KAM TIN)的围村(原宋朝村民的后裔仍旧生活于此)穿越元朗---新界地区较为繁华的市镇。经过一些小路,终于到达目的地。走过半里的甘蔗地,到达写着:“卢家炳英语专科学校”的大门.

       我们按门铃后,一位七十几岁的老先生迎接我们,他就是卢家炳先生。听着鸡犬之声,还有一只上窜下跳的宠物猴子,继而我们经过两处由卢老先生自己营造的微型假石山群,进入了他的起居室,但见墙上挂着三弦琴,板胡,二胡,椰胡,秦琴和月琴等一些中国乐器。

      品尝过一些六安茶后,我们随卢先生经过一个大课堂,里面摆放着一些,猫,青蛙等动物的标本,还有一些蛇的标本放在瓶子里,在旧式的饭厅里摆放着大理石台和大的雕刻椅子,有很多的画和上好得很书画卷轴,并有一张颇有价值的古琴,这也是我见过众多古琴中的第一张。

       在楼上,我们参观了教式的会议室,卢家炳不仅是一位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同时是英语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和村政府官员。他是一位虔诚的教人员。是几种领域研究的发起人,并引领着自己的教团,我们看见祭坛上的袅袅香烟和供奉的香蕉和橙子,还有卢家炳的许多奖状和证书,他的许多在广州的追随者(包括欧洲和中国),成为他财富的一部分。他相信上天赋予他学习任何东西的能力,并因此自学了古琴最为困难的部分。我们似乎明白了他的信念。

       当我们获得批准进入他的私人密室,他的工作室。我们被一批唐宋明清的古琴所包围。它们保存的相当好是因为他几乎每天演奏它们。我注意到卢家炳特别喜爱的一张名为“九霄环佩”的琴摆放在琴台上,一只玉盒里放着包括卢家炳的常备曲谱,每一首曲的名称写在的硬字板上,放在琴后面,连着摆放着香炉和一些绿色植物,曾有一段时间他掌握55传统曲目,而现在仍可根据记忆弹奏其中的15首,除此而外,他还记得他自己创作的15曲目。

       他为我们演奏之前,他总闭上双目,获得一种泰然自若,一种绝对而沉默的入定。当他弹奏《归去来辞》,我们被他演奏中的阳刚之气和那种正气所感动。与其说灵巧合优雅,如一位苏州的大师的演奏,卢家炳的演奏更具广州人的深情,直率,豪爽。他能不断地演奏下去,只要听众想听下去的话,并沉醉于演奏当中。

      琴的声音,对于那些不熟悉的人来说,对比其它大多数乐器而言,弱小而低沉。这种朴实的性质恰好可以传递一种宁静和内省的心境。它大概是现存的任何乐器中音色最为柔和的。并需要它的聆听者花费一些时间以接受它的声音,继而开始欣赏其中的韵味,它柔和的声音使得它适合亲密的私人性的表演,就象西方的翼琴。当琴一进入它们的音乐世界,就与其它各种手指弹奏的乐器有所区别。所有这些都在琴谱中详细地说明了。这种和谐的声音尤其美妙悦耳,它们是非尘世的梦幻般神秘的钟声。

      当我们听着这种安宁的音乐,我们尝试获取所有琴家所倡导的一种深邃和冥想的境界。我因此想起一篇关于诗琴的散文诗,是由斯康(HSI KANG )所做(公元223--263):当我年轻时就爱上了音乐,自从那时起就不断弹奏,它似乎预示世间万物起落沉浮,但只有音乐是永不改变,当一个人被各种欲望所满足,他决不厌倦音乐,它滋润和指引着灵魂,并振奋和升华着各种情感。

      演奏之后,卢与我们谈起在中国古琴弹奏水平好的地方,北京,南京,苏州,扬州,太原,长沙,广州和台湾。有许多优秀的琴家,和很多专业,有声誉的音乐活动。他们出版了重要的作品,并达到很高的水准。

       在当今香港,由于古琴如此稀有,对卢家炳先生的采访及倾听其演奏,是极其珍贵的经历。他是在殖民地上极其少有的琴家,除此而外,他也是这种特别乐器的真正代表,而且在中国境内几近绝迹。在中国文化大革命后情形亦是如此。卢家炳是一位绅士般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业余音乐家。
      卢家炳的一生绝不依靠演出和教授音乐为生,事实上就象其他在香港的音乐家。当时中国音乐是损失惨重的,大多数好一些的音乐家必须在大酒店里演奏晚餐音乐,或白天在中学或个人住处兼授音乐。在纯商业化社会的香港似乎要为苍白无力的中国“雅乐”和半通俗音乐寻找一块净土,或出现新的商业化成分和组合。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保存真正的中国雅乐,正面临全面消亡的危机。

       卢家炳的一生是相当平淡和平凡的,他出生在清朝,并经历了二十世纪中国所有具有催化作用的大事件。他为现代中国人提供了孔子传统的坚韧不拔的生活模式。卢家炳1896年2月22生于广州22岁毕业于岭南大学。他是中国音乐价值在现代教育中的最早期的发言人。他的一篇“中国音乐是否应在基督学校教授”,在那时就是对听众的一种谦虚的陈述。

      自1917-1924年他在湾屯(KWANTUNG)的几所中学教授英文,后几年作为一些学校的监察员,后成为一些地区的教育部长,有2年在国民政府的国民自卫对委员会作陆军少校。1925-1935年作为孙逸仙大学的教职人员,并兼任广州和新家坡几所中学的校长。

      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中的几年时间,在澳门教授英文并编写教科书,战后他回到香港,在元郎地区一些政府学校任教职,并在新界两所学校任校长。1969年当他73岁时,到美国旅行,后从教育工作退休。然而在音乐的世界里,他仍然是一个积极的演奏家和古琴收藏家。

      古琴的历史几乎和中国历史一样悠久。最早明确的参考出现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122-770)的诗经里,当时琴已经有七条弦,并能和瑟一齐弹奏,瑟比琴大一些,有25-30条弦。琴和瑟长和扁的外形,但他们的构造是完全不一样的,瑟是一种古代乐器,是后来筝的起源,瑟的身体中空,外形有点凸出,音量较大,是一种很好的弦乐器。

       琴是由上层凸起的桐木和下层平板的梓木构成,在底部的上方有一发声孔,传统叫龙池,下方有另一发声孔,被称为凤沼。两个足(雁足)用来缠绕丝或尼龙弦。

      琴和瑟通常被用在儒家正式的弦乐队,同歌唱者一起,并作为独奏的乐器。综观它的历史,琴通常和高雅,精妙联系在一起,会弹琴的人,或至少懂得欣赏这种音乐的人。被认为是任何学者或有文化教养人士必不可少之物。在文学作品中通常指具有诗意和精细巧妙的乐器。孔子被认为是这种乐器著名的演奏者和作曲家。

      琴是中国土生土长之物,被认为所有中国乐器里较为奇妙罕见的。一种关于琴的思想体系随着时代而逐步形成,并逐渐融化,除此而外有许多的规则,如它弹奏所需要的环境,弹琴前先沐浴更衣,弹奏者应该在松树下,最好可能有仙鹤在近旁,诸如种种。琴音充满了大自然的暗示,一位理想的演奏者应把大自然的形象溶入聆听者的内心。

      其中琴最令人迷醉的方面,是它复杂和各种不同的音符,其需要漫长之路传递这种音乐本身的复杂性。这种音乐具有中国特色----在坚硬光滑的琴面,手指在不同的位置,不同指法的弹奏,并将装饰音呈现出来。音准不能直接听得到,节奏也不明显,因为每位弹奏者都有属于他自己的韵律标准。(在实践中,节拍,韵律,速率,总是从每位老师那里传承过来。)

      正如合唱团的钢琴手和小提琴手讲述他的音乐作品的种种东西,古琴的表演者也一样,卢家炳所喜爱的曲目总是特别沉长,而且是表达一种高尚的情操。有代表性的曲目有《渔樵问答》,《凤鸣丹山》,《释谈章》,《雁落平沙》,《水仙》,唐代董庭兰作的《文姬思汉》宋代郭楚望的《潇湘水云》等。

      像许多的作曲家一样,卢家炳称最佳的创作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一个人独自进行乐思。卢家炳从不敢开车,因为当有旋律飘来时,他会被音乐所迷住而沉醉其中。他创作的一些最长的作品仅仅在两三天内完成。他的作品比较成熟完美,表现出和力量。大部分作品具有直觉感受的一种延伸的能力。他的原创作品有《孤鸿》,《月下吟》,《玉楼人远》,《午夜焚修》,《逍遥游》《碧云深》等。

      其中一些作品在他的独奏会上得到展示。这些表演证实了我们的观点,他的全部作品是经过精心的研究和保存。


      综观这位英语教师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他来自广州,后生活在外,是多么平凡,使我们欣赏到他人格惊人的和谐一致。在他家的每样物品:书画,雕刻,乐器,使我们目睹了他的正直和崇高的理想。他的教思想成就了他的音乐,并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礼仪,在他琴音中自然充分地流露。事实上,令人振奋和有影响的是他泰然自若而细腻的作品和技巧以及富有创造力的表演。

    祁伟奥博士于香港1971

    翻译:李永欣
                                                                                 
    润饰:许海帆
发表于 2009-5-7 05: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今天怎么突然来了兴致。。
你刷屏啊。。。。
我也来刷``
haha


[ 本帖最後由 云壑斋主 於 2009-5-6 12:41 編輯 ]
发表于 2009-5-7 09: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有唐健垣、卢伟国
发表于 2009-5-7 16: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刷刷刷
发表于 2012-6-17 20: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5-1 04:25 , Processed in 0.01579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