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4705|回复: 3

摘录丝弦资料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8 09: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录丝弦资料汇总(上)
摘录丝弦资料汇总(上)--------------------------------------------------------------------------------谈古琴丝弦和钢弦的比较黄树志 中国乐器本来就是以独奏和小组合奏为主,近代因为要将中乐交响化,故把乐器----包括乐器用弦----的构造也西乐化,即趋向发声响亮以便于在舞台上合奏,古琴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所以乐器弦已经基本上都用钢弦代替了原来的丝弦。这个做法对不对还存在很大争议,但改变以后已经把一般中国乐器原有的风格完全放弃了,再也走不回头了。只有古琴用丝弦还没有被完全淘汰。 &古琴的发展从来就是个人化的,乐器结构也倾向发生细小的,近代的改革可以视为尝试发展一种新风格,但若因此就把原来传统风格一下子完全放弃了,那就会人为地改变了古琴上千年来的自然发展趋向,对这种音乐文化是无可弥补的损失。何况西方有很多民间乐器都在尽量保持原有风格,近年来许多小提琴家意识到传统艺术的价值,都在重新用羊肠弦呢。现在还有些西方音乐学者正怀疑古代波斯鲁特琴和提琴用的是丝弦,现在也在尝试用丝弦重张这些乐器。我不希望千年传统从我们自己这一代人手上抛弃,以留给后代人作为一个考古题目。古琴钢丝弦是钢丝外缠上尼龙线的琴弦。丝弦是纯用蚕丝做的琴弦,钢弦所以能基本上取代了丝弦,除了丝弦质量水平的下降与时常面临断产的原因,令许多琴人都不愿意再用丝弦外,一般都认为它解决了丝弦一直不能解决的大部分问题,但这只是见仁见智,我们试将其优劣相比较: 1、钢弦耐用,一套钢丝弦可以用上很久,不容易断弦,合乎经济原则。丝弦除了七弦与四弦较容易断,需要更替外,一付丝弦也可以用上好几年,所以只要补充这些弦,就也可以合乎经济原则了。而且钢弦断了就不可以再用,而丝弦断了好几次一般还可以再用。2、钢弦较稳定,钢丝不容易因为温度、湿度的变化而跑音,尤其适合现代演出。这是丝弦目前基本上还不能解决的问题,但以一个传统琴人以弹奏古琴作为修身自娱,排除上台的因素,这就不算是一个大问题了。3、钢弦张力较强,容易调到需要的标准音高。丝弦的质量如果达到一定水平,这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4、钢弦音量较大,扩大了演奏场地范围与听众数目以及和其他乐器合奏的机会。无论用钢弦或丝弦,古琴声音再大,除了琴箫,如果与其他乐器合奏,声音一定会被淹没,在舞台上更非用扩音器不可,如果用上扩音器,那钢丝弦与丝弦分别就不大了。5、钢弦音色明亮,较容易为一般人接受,利于古琴的普及。古琴再普及,也不可能达到古筝的普及程度,每种乐器都要有它的个性和特色,琴就应该有琴声,如果琴有筝声,其艺术价值就会大打折扣,钢弦琴的金属味道就带有筝声甚至吉他声,我们应该引导爱好者去欣赏古琴的特色,而不是改变它的特色去吸引爱好者。6、钢弦表面光滑,可以减少走弦时的杂音。初学者左手在弦上吟猱时少受皮肉之苦。但钢弦因为太光滑而减少了丝弦的走手音和韵味,好的丝弦表面不至于太过粗糙,初学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丝弦给操弦者柔和的手感,是钢弦无法达到的。7、钢弦造弦的材料基本上是工业产品,无论供应与品质都能维持稳定,形成生产也相对稳定,使供应不至出现断层。现代丝弦的生产无论产量与质量都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在自由经济市场上供应充裕,只要古琴弦的需求量足够,生产技术能保持稳定,丝弦以后也能成为一种常规产品。最重要的差别是钢丝弦解决不了丝弦特有的音色问题。用丝弦弹琴所产生的韵味,是古琴独一无二的风格,少了这种风格,古琴的个性就会大打折扣。正如琴家吴文光先生所说:“丝弦之美,在其柔韧而长,润泽而宽,清丽而圆,别有一种戛玉之趣、怀古之思”(见《太古琴弦序》)。钢弦琴可以说是现代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舞台风格古琴,但并不表示可以取代原来传统风格的丝弦琴。即如用原子笔替代了毛笔,虽然在使用上方便了,但在书法艺术上两者绝对是不可相比的。由于丝弦数十年来已经很少人用了,丝弦琴的风格与优点也渐渐被人遗忘了,但近年来又有琴友从新留意丝弦琴了,这是个好现象,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用丝弦弹琴的人太少了,根本养不起一位造弦师傅,只要有好弦供应,经过推广,让琴友渐渐从新认识丝弦古琴的优点与风格,丝弦古琴的从新普及是指日可待的。历来琴人以弹琴作为兴趣的多,用以谋生的少,所以很多有心人都会在能力范围下,不计较利益得失地琴学各个范畴中,尽心尽力去贡献自己所长,古琴这种小众艺术文化才会细水长流,涓涓不断,发挥出强韧的生命力而千百年不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使这样可贵而精致的文化,能有更多人懂得欣赏,以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文化,丝弦琴的生命力就会历久不衰了。 本文节录自《琴弦问答》,原载于2001年5月19日台北《丝桐传千古》音乐会场刊
摘录丝弦资料汇总(下)
年前得两副丝弦,试了中清一副。作者:琴友行人一、上弦头次上弦为一月十一日。由于是有意试验,所以一开始就上到大琴的标准音高,就是现在普遍用的F调 (我手里的琴长122CM,算是张大琴,所以也是我选用中清的原因) 。丝弦的弹性极大,所以第一天上弦,七弦就重上了三四次,下面六弦五弦等依次递减。之后的十来天,天天不松弦,每天上手就把弦拉到F调。我估计象这样上弦是对弦有所损伤的,毕竟太急了些,不过我实在是想试一试。和以前别人介绍的没什么出入,前半个月琴弦很不稳定,天天都要重上。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第一弦和第二弦,松得根本没法弹。由于丝弦的弹力极好(不知怎么形容) ,所以散音尚好,按音时弦极易碰到琴面出杂音。弹惯了钢弦,钢弦很紧,从未有过这个问题。所以头半个月,找不到解决第一二弦松的办法。之后让琴弦休息了几下,就是每次弹完后都松掉,毕竟天天拉紧怕弦受的伤太厉害。之所以松掉是因为丝弦的弹力极大,但如果不放松的话,会越来越脆(不知道形容得对不对) 。在头一个月快结束时,找到了解决第一二弦松的方法。就是让第一二弦变脆些。高音弦每次弹完我是一定会放松的。但低音弦我却不是次次松,如此一来,第一二弦弹力逐渐减弱了。还是和前人介绍的一样,一个月后,琴弦才基本稳定。二、音效古。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字来形容丝弦的效果,唯一比较能涵盖全部就只有“古” 这个字。首先和钢弦区别最大的就是丝弦的余韵短。感觉弹出来象是旧的留声机,强音过后很快衰减,弱音的保真极差,一下子就没了。不象钢弦,余音袅袅。但如此一来,古意昂然。其次是走手音的问题,所谓丝弦的走手音比钢弦长,其实是因为粗糙的原因。丝弦表面很粗,所以走手时音就明显些,关于这点,很久以前有个琴友曾写过一篇帖子的,就是说微观来看粗糙得一格一格,走手时就象是我们用罨的指法一样。当然,这是指上或进,如果是下和退,丝弦和钢弦一样,是没有走手音的。第三是音质的润。对比之下,钢弦太躁了,满耳的真金真石之声。得一前辈传授,古书所说的金石之声是指丝弦出的金石声,如吴景略等老前辈的出音。而不是现在钢弦上的金石声。对比钢弦,钢弦的音感觉是方的,丝弦的音是圆的,丝弦上的音再亮再响,也是圆的。大家去听听八张里吴老的潇湘吧。对比现在诸多的钢弦版潇湘,方圆立辨。可能我形容的不好。三、丝丝丝古琴上用钢弦用丝弦,似乎也容易引起争论,我不想引发或卷入任何的无谓的争论。我只觉得,各自有天地。丝弦给我的印象的确很好,好得一时无从说起。以前弹平沙全无感觉,只是这次在上了丝弦后,几乎是瞬间找到了感觉,这种内心的体会和感悟是不容易表达出来的。而且我现在也不再想摸钢弦,我这样说并没有想诋毁钢弦的意思,我说了,各有所好,大家不要用自己的喜欢攻击他人的喜好。只是现在能听到的丝弦的录音不多,似乎只有香港的刘楚华的一盘是丝弦的。老八张虽然都是丝弦,但毕竟录音设备不如现在,加上以前的单声道等等什么样的技术,又在不真空的仓库过了这么多年,听起来很多曲子都是有些失真的。希望现在能有机会出CD的琴人能否多出几个丝弦版的CD,都是钢弦版,而且换来换去还不是那几个曲子,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而且现在很多琴友都对丝弦感兴趣,就是没机会听,没机会试。历史意义的什么那些话我就不提了,我只是想和大家说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如果你对丝弦还有一丝兴趣的话,那么你一定要试,因为结果一定让你很满意。丝弦磨指头心得            作者:琴友行人现在的丝弦(也就是太古丝弦),五六七弦是几根扭起来的,外面没有再缠东东,一到四弦外面又缠了丝的。所以五六七弦象木锉,一到四弦象钢锯。走手时,在出了茧子长了硬肉后是很容易解决疼痛问题的。但指甲磨在上面,有一个明显的损耗问题,因为指甲长得是没那么快的。对于左手的按音用甲问题。我在实际的弹奏丝弦的时候并不很多用甲,因为毕竟那是很容易磨坏的,如果勤奋地弹,两三天就磨穿了。以前那几个大琴家,每天都弹五六个小时,如果用甲很多的话,指甲早就穿了。穿了就没甲音了。左手的甲肉的音色问题,在低徽位是没什么区别的,因为弦长,离岳山远。在中高徽位,音色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但一般琴曲的主要部份都是在低中徽位的。所以不必用甲用的那么多。如果弹丝弦,由于丝弦对指甲的磨损很快,那么很快你就会被逼到这条路上的。这是很自然的。我自己在弹丝弦时的左手甲肉处理是这样的。不走手时,就是说定音弹的时候,多用甲当然可以。走手时,尽量不用,即使用,也不常用,偶尔为之。有时候是很长的走手音,那么我也不从头磨到尾,尤其是下行的走手音,本来就是出不了多少音的,所以用到了甲纯属浪费。而在一到四弦,由于弦的确是太锋利了。所以我在弹的时候很小心地用甲,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小心翼翼地弹,只是现在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多用肉,少用甲。以上纯属个人见解,如其他朋友有高见,望勿吝刊出共享。注1:我这里说的甲就是指甲肉参半。丝弦“杂音”分析   作者:琴友行人去年沪上行走,偶识会做弦的。其中讲到了一件事,就是丝弦(不管古代现代)的高低音弦的粗细比例问题。如果按照比例计算的话,那么如果以高音弦为基准,那么低音弦会很粗,反之亦然。而如果按照这样的比例做出的弦是无法实际应用的,要么太粗,要么太细。这就解释了我感觉到的丝弦的第一二弦很松的问题,如果是按比例的话,那么第一二弦应该是很粗,所以基音低,所以要上得更紧些,所以就不松了。而现在的直径是比公式算出的直径要小的,所以基音高,所以不用上到那么紧,所以就松。我后来试验出的解决方法其实是人为解决弦的弹性问题,象我现在上了丝弦已经一个多月了,基本上一二弦我是不松的,每天只是松其它弦,因为我试过了,松了一二弦后,它们又变得很软,杂音又来了。关于丝弦击到琴面的杂音问题,我仔细听了八张里面的录音,绝大多数曲子里都能听了低音弦击到琴面的杂音,当然是重弹的时候。刘少椿的曲目里就有很多,他老人家录音时琴上的音高大概是bE调,当然,本来就没什么标准调这个称谓,这个所谓的标准调只是一个参照音高。所以同其他的一些录音对比,刘老的琴弦松一些,他们用的弦都是同一家的,所以可以这样对比。例如山居吟的打圆起手,一弦九徽的杂音很明显,只是由于老录音的关系,不仔细听是听不出来的。而且丝弦还有其它的杂音,如走手时,真的是呼呼的,虽不是走石,但有几分飞沙的效果。由于丝弦本身粗糙,所以即使右手弹弦的触弦杂音也大了,种种加起来,估计这就是人们说的丝弦杂音大了吧。以上的杂音分析仅仅是针对丝弦的杂音和乐音的对比而来的,不涉及和钢弦的比较,其中的形容词可能有些过份,至于其中好坏,我不想评说,各有所好吧。
发表于 2010-3-29 09: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後由 冷泉 於 2010-3-29 09:36 編輯

丝弦用久了就和玉的手感是一样的,完全不存在磨损指甲的问题。钢弦的尼龙是无生命的物质,不论你用多久都是一模一样的,毫无变化。

丝弦的历史和古琴一样长久。
钢弦的历史还不到50年。

丝弦的声音更有人情味,钢弦就是音调高一点,声音大一点。除此以外别无它致。
琴是个细致入微的乐器,那个更适合就不言自明了。
发表于 2010-3-29 13: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把资料的分行缩进编辑一下,就利于阅读了
发表于 2010-4-11 1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赫赫,一楼的 冷泉 仁兄 这个资料摘抄得好不好啊~!
我希望能有点新的东西,不要人云亦云的,大家都厌烦了~!
》》》》》》》》》》》》》》》》》》》》》》》》
嘿嘿~又赚一块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5-4 07:54 , Processed in 0.014076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