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另外溶液的酸碱度也是很重要的,树液偏酸,以碱化之。。。 ... clutter 發表於 2011-3-9 10:54
意会即可嘿嘿 clutter 發表於 2011-3-10 19:52
古書上不是說用石灰水泡,在清水流洗,石灰水是鹼性的囉 盧耽 發表於 2011-3-13 02:39
這个西方是用枯立木方法去樹液的. 最難在於挑選樹木,百中無一. wingplum 發表於 2011-3-13 09:38
回復 砚滨客 客氣.閒聊而己. 北美雲杉之採材过程為; 夏秋間上山覓樹,選定後,待初冬樹木進入冬眠再入山,於 ... wingplum 發表於 2011-3-14 01:38
嗨 木材處理沒那麼多的機關 新材內含許多汁液 富含微生物及昆蟲成長營養成分 在高溫高濕的情況下 容易長蟲 ... fukuo63 發表於 2011-3-14 09:42
绝对是忽悠....什么树把皮剥了都死了 还等到第二年春天发芽呢...切 爱好者 發表於 2011-3-15 22:58
处理方法及除桐液,楼主的发言已得其法,书云:"使桐干燥容易,使桐液除净难.去桐液需放入纸料池中浸泡."至于去灰气\干燥,楼主已知道了.无需再言. 此文源自廣陵散社區 http://www.GuangLingSan.com www.guanglingsan.com/ O/ L' ]+ _: F: G- U+ T 至于斫琴,虽材料比较关键,但最关键的还是槽腹,你需研究木材声学、弦振、弦与琴体的藕合振动、面板的声学功能、背板的声学功能、天地柱的声学功能、琴腔空气振动的声学功能,以及各部位低频、中频、高频的增减。 此文源自廣陵散社區 http://www.GuangLingSan.com 古琴,古琴曲,古琴名曲,昆曲,古琴网,古琴谱,广陵散0 L4 O$ M9 k: w6 w! |* O 不是随便按书上的槽腹数据挖一下就能做出来的。倘若如此随便,99%不过是一木工产品,何谈音器。
至于调音的问题,你首先得知道音色与频谱的关系、音色评价体系,估计这个很多斫琴的人并没有深入研究,有的也只是浅尝辄止;其次碧落子的那四句真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怎么能运用好这四句真言。我半年来对这四句话用声学及音乐物理学进行推论比较,才窥其一斑,有的时候,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推证,得圆其一句,而再用此法去推其它句时,又发现完全行不通,甚是苦恼。还许深入学习研究;再者琴面起弧,即弯曲,在一定特定振动模式下,弯曲明显区域和弯曲微弱区域,在刨减琴面厚度时,其作用是相反的,诸如此类,你压根不懂,不搞个究竟,那斫哪门子琴,纯粹就等于玩,没有任何进步。 水\干\木\实\脆\柔\透\糊\缩\荡\空\软\硬\尖\细诸如此类,你又懂多少,动不动就上手,百害无一利. 最后没法只有一个"玄"来解释,毫无科学依据.fengxitong 發表於 2011-3-16 15:20
坛上无高手,多的都是我这种半点皮毛的人,这个学问,建议楼主自己先学理论,再比较\推证,最后用实践检验. 你问 ... fengxitong 發表於 2011-3-17 08:46
回復 fengxitong 小子不才,您提到的物理或音響學原理,我也不是很懂,有機會我也想多看看, 只是我是實 ... 盧耽 發表於 2011-3-21 02:28
fengxitong 發表於 2011-3-16 15:20 至于调音的问题,你首先得知道音色与频谱的关系、音色评价体系,估计这个很多斫琴的人并没有深入研究,有的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5-5-1 10:56 , Processed in 0.02284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