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3552|回复: 9

求:张子谦操缦艺术详细信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5 17: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後由 引商刻羽 於 2011-5-15 17:36 編輯

最近网上下了龙音公司的“张子谦操缦艺术”(封面如下)音频文件,感觉录音不一,有的很差,想询问下此录音详细情况,另外是用的钢弦还是丝弦?
扫描0025.jpg
发表于 2011-5-15 19: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子谦操缦艺术》后记



戴  晓  莲



本集收录的谦翁录音都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录制的,地点是上海虹桥路(今广元西路)的家中。那个时候谦翁已经八十三四岁了。他每天生活很有规律,睡觉、吃饭、弹琴、会客,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都是井井有条。每次我去隔壁他那里弹琴或是上课(他是我大学一年时学校外聘的专业老师),只要见他心情好,就拿出录音机让他把当时比较拿手的、并经常在手里操练的曲子录音下来。而每次我们录音都像是在打趣或吵闹似的,其实这就是他情绪非常好的表现。比如,我在操作录音机时,为了节约带子,一遍没录好,就把带子倒回去再用,还要找到要接上的地方(前一首录好的曲子的后面),他就嫌我动作太慢,嘴里嘟嘟囔囔:“慢死了,慢死了。”“快点啥!” 我年少气急,就说:“嗨! 你不要吵么!”他等得不耐烦了,就站起来一甩手:“不录了!”我就赶紧上去哄他:“好了好了,你怎么像小孩子样的。”他就像小孩子似的率真,坐下又继续弹了起来。有的时候,他把曲子弹断了,马上就失去信心,不想录,还说是“一录就紧张”、“一看见你按录音机就紧张”,我就只好悄悄地把机器藏在桌子下面录。那两年,为了录音我们这一老一小每次都要在房间里争执着、轻松地玩笑着,同时也把他最真实的、最自然的状态下的演奏保留了下来。当时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很有意思,也成就了我们今天此次的出版。那其间,他还应上海音乐学院的民族音乐抢救小组之请去学院录音棚录音录像,我每次都陪同,打打下手。但是到了录音棚,老爷子总是紧张,毕竟高龄老人了。因此,我个人觉得家中的录音,弹奏的质量非常高,技术娴熟、精湛;音乐情感丰厚;精神状态稳定、气息平和;音色变化浓淡有层。此次出版的录音由于当时录音的条件和技术、环境以及谦翁录音的状况等等,音声都真实无误的反映在本套唱片之中,但这并不影响本唱片的质量和历史价值,其中不仅大多数未曾正式面世,而且可以说,它们都是谦翁一生的艺术实践达到了炉火纯青境界的忠实记录。

这批磁带我精心珍藏了二十多年,每年拿出前后倒带,怕霉变,也不敢多听,怕磁粉掉了。直到2005年10月29日,终于在上海东方广播台的录音棚,通过转录和剪辑,把这批珍贵的音乐安全地保存下来,但尚有录音质量欠佳的遗憾。谦翁虽然离开我们已有十八年,但留下的音乐演奏以及吟唱琴曲的嗓音,使直接或间接受过他教诲的后人得以永远缅怀他,传承他的艺术成就,他的艺术生命依然如此蓬勃、长青!

               为永远的九叔公、子谦翁一百一十周年诞辰纪念而作2009年2月





本小文是《张子谦操缦艺术》编辑后记,收录在这张唱片册页最后。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20: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yuanze兄详细的资料。
发表于 2011-5-16 13: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发表于 2011-7-23 20: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查看过我的那套CD的纪念册及CD附带的说明小册子,好象都没提到是用丝弦还是钢弦
DSC05469.JPG


发表于 2011-7-24 0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说,要收藏了.謝謝介紹.
发表于 2011-7-24 02: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聽起來是鋼絃的,跟老八張裡的梅花比一比很不一樣。
发表于 2011-9-27 07: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资料, 謝謝
发表于 2012-2-16 15: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
发表于 2012-3-3 16: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6-1 21:38 , Processed in 0.01325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