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455|回复: 0

官方微信群 古琴讨论精选 2024/06/1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4 16: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蛋黄派 2024/06/13 08:36
猪老师琴弹得好,律学也搞的棒[社会社会][社会社会][社会社会][社会社会]

蛋黄派 2024/06/13 08:39
咱就是说,能不能猪老师给个价,群里网友集资一下,请猪老师系统教一下我们。[社会社会]或者直接上b站,直接让我们买课[社会社会]

哈库呐玛塔塔 2024/06/13 08:40
猪老师说:没时间,占用喝酒时间

哈库呐玛塔塔 2024/06/13 08:40
早啊蛋黄

猪小弟 2024/06/13 08:50
@蛋黄派 上自得琴社

猪小弟 2024/06/13 09:07
只想回炉基本功的,叶力嘉零基础第一期就可以了

猪小弟 2024/06/13 09:08
后面的曲子按原来的弹过的曲子处理套路去搞就行了

天 2024/06/13 09:18
蔡珊还有指法精修

猪小弟 2024/06/13 09:19
那个意思不大

猪小弟 2024/06/13 09:19
入门只要第一期就够了

云壑斋主 2024/06/13 09:19
我推荐找唐彬[奸笑]

云壑斋主 2024/06/13 09:19
讲的可细了

猪小弟 2024/06/13 09:20
群里很多人其实最需要的是基本功那一块

猪小弟 2024/06/13 09:21
唐老师哪有时间带学生

000 000 000 2024/06/13 09:50
856491718243411_.pic.jpg


000 000 000 2024/06/13 09:50
856501718243428_.pic_hd.jpg


000 000 000 2024/06/13 09:51
@时不我待

时不我待 2024/06/13 09:52


时不我待 2024/06/13 09:52
收到

时不我待 2024/06/13 09:52
谢谢零神

蛋黄派 2024/06/13 09:59
技术的事情就算了,主要还想学学律学

猪小弟 2024/06/13 10:00
律学是一门很无聊且无用的课程

猪小弟 2024/06/13 10:10
@蛋黄派 你说的应该是乐学

石不语 2024/06/13 10:11
对头,乐是乐,音是音

蛋黄派 2024/06/13 10:12
对,就是那个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12
律学就好比确定26个字母是怎么得来的,跟字母怎么组成单词,单词怎么组成句子,句子怎么组成文章,没有必然关系。

石不语 2024/06/13 10:12
我就喜欢本群这种学习氛围[阴险]

石不语 2024/06/13 10:13
音乐的关系,就是文字的关系

石不语 2024/06/13 10:13
应该是字文[破涕为笑]

蛋黄派 2024/06/13 10:14
能学就学一下吧,心里是真的喜欢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14
必须要有一定曲目量,熟悉不同调式的曲子,才能谈得上研究乐学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16
就好比没读过几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之类,就去研究文学理论

猪小弟 2024/06/13 10:16
比如不管把朱载堉吹得有多高,但他搞的那套玩意儿没啥意思。不过是把十二个音之间的距离整平均了而已,其它没啥东西,并没有实践意义,钢琴用的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十二平均律,没有任何人能把钢琴调到每个半音都是一百音分的精确度,音乐实践就更达不到,也没有必要达到十二平均律的精确要求

猪小弟 2024/06/13 10:17
十二平均律的十二这个基本数字还是从五度相生法来的

猪小弟 2024/06/13 10:19
五度相生法的最大贡献就是揭示了音乐通常只有十二个音的基本法则,也就是十二个音的乐学规律。简单说就是只需要知道它是七个自然音加五个变化音就行了。

猪小弟 2024/06/13 10:22
五度相生律的纯五度是702个音分,从C生到升B,这个升B要比C高出24个音分不能重合,音就不准了,就是所谓的黄钟不能还原。中国古代一大帮傻了吧唧的律学家想方设法的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24
[链接] “奉五声”与“变五声” —— “二变之音”在五声性七声调式中的作用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24
传统是五正二变之类

猪小弟 2024/06/13 10:25
是不是纯五度,跟702个音分还是平均律的700个音分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哪个的耳朵能听出700音分和702音分的差别呢?就算是蝙蝠的耳朵,能听出2个音分的差别,这种差别也完全不影响纯五度的基本乐学性质

caryzhong 2024/06/13 10:25
回归黄钟是世界难题,数学上[偷笑]

猪小弟 2024/06/13 10:26
至少从人的听觉生理和听觉心理来看,这2个音分的差别是没有意义的。按2个音分递增十二次累计的所谓24个音分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它是用算盘和计算器打出来的东西,跟人对音高的听觉感知挂不上钩。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27
八度音又不是用五度相生来确定。回归黄钟是一个伪命题

caryzhong 2024/06/13 10:27
古琴空弦到7徽,弹出12个音,谁都可以大概弹出来。 但要做到精确,就真的需要律学了

石不语 2024/06/13 10:30
[链接] 永远无法准确调音,揭示了音乐系统的根本缺陷(内含历年高考题)

石不语 2024/06/13 10:30
中科院来证明一下无解

猪小弟 2024/06/13 10:31
古代的音乐理论匠人只懂手艺,不懂科学。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31
要做到精确主要靠耳朵,不需要你去算

caryzhong 2024/06/13 10:33
怎样算听起来准确?只能靠纯律吧? 但纯律在古琴上只反映在9徽和10徽,fa和so两个音

caryzhong 2024/06/13 10:34
然后还有一些敲击类乐器,比如编钟,没办法想古琴这样调整按音位置,那对音准的要求就很高了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36
音准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比如你随便在一个位置确定为1,然后滑多长可以得到2,这个需要你自己通过无数次练习和听觉建立固定的听感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36
散音和泛音是一个固定的参考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39
看看那些一根毛线就可以弹曲子的大神,高手在民间[阴险]

caryzhong 2024/06/13 10:39
嗯嗯,个人弹奏是可以,但是比如合奏,比如和祭祀的场合,对用的音是很讲究的。就像度量衡一样,国家是要出专门的规定定义黄钟和音高才行

caryzhong 2024/06/13 10:39
立春日。祀青帝坛。降神奏角音之舞。六变。立夏日。祀赤帝坛。降神奏征音之舞。六变。季夏土王。祀黄帝坛。降神奏宫音之舞。六变。立秋日。祀白帝坛。降神奏商音之舞。六变。立冬日。祀黑帝坛。降神奏羽音之舞。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40
合奏确定一个共通的标准音就可以了

caryzhong 2024/06/13 10:40
不同的祭祀仪式,要用不同的调,这个时候标准音高就很重要了

猪小弟 2024/06/13 10:40
宫音做音主就是一个过时的知识了

caryzhong 2024/06/13 10:40
这个时候就需要律学了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41
确定黄钟多高,这个是度量衡的问题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41
跟每个时代的尺寸大小有关系。这是政/治问题

caryzhong 2024/06/13 10:41
但律管肯定不只是做一个吹黄钟音的管子,是一套的

猪小弟 2024/06/13 10:42
宫音中心就是从三分损益法来的。用一根弦,在上面找不同的截点,取三分之二的截点,叫三分损一,发音比空弦高纯五度;再把这个纯五度音的弦长增长三分之一,叫三分益一,发音比这个纯五度的音低纯四度,不断这样循环往复,就叫三分损益法。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42
黄钟确定。其他就是三分损益出来。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43
如果确定五正声,都不需要用到小数点[阴险]

猪小弟 2024/06/13 10:43
这就是宫音为主的生律法依据,一种很落后的匠人搞法。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44
黄钟确定,不一定是宫

猪小弟 2024/06/13 10:44
按这种上五度下四度依次循环,其实上就是一直往上五度走,因为下四度跟上五度是一回事,空弦始终是最低音。

猪小弟 2024/06/13 10:46
中国人搞研究大都有一个短板,缺乏抽象思维和科学思维,喜欢弄一个器物来搞实验,叫实用性的搞法。

猪小弟 2024/06/13 10:47
因为弄一根弦来做实验,结果只能是单向的往上生律,而不能往下生律。要从空弦往下五度相生,生出fa这个音的话,就必须增加弦长,也就是二分益一,这就必须另外再找一根弦。因为不可能把原来那根弦拉长,也不可能在原来那根弦上接一根弦,这就是器物实验的短板。

猪小弟 2024/06/13 10:48
所以学乐学就行了

猪小弟 2024/06/13 10:48
律学很无聊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49
古琴用上方琴弦四度,下方琴弦五度确定,最方便啊。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49
律学不能用一根弦,以前的律器好像是一套弦,或者一套管

caryzhong 2024/06/13 10:50
857131718247018_.pic.jpg


猪小弟 2024/06/13 10:50
最早这个理论出来的时候哪来古琴

caryzhong 2024/06/13 10:50
西方在平均律出来之前的管风琴键盘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50
管子那个时候已经有多弦乐器了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51
琴瑟,和现在不一样,但肯定是多弦

猪小弟 2024/06/13 10:51
汉代京房开始,到钱乐之、何承天、蔡元定都是这种搞法

林阿樹 2024/06/13 10:51
管平湖吗?管子[壞笑]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52
@林阿樹 平湖君称管师,管神都可

林阿樹 2024/06/13 10:53
大师总是那么的平易近人

猪小弟 2024/06/13 10:54
C G D A E B #F #C # G # D #A #E #B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54
[链接] 陈应时|中国古代的律准

猪小弟 2024/06/13 10:54
三分损益法搞出来的就是这样的

猪小弟 2024/06/13 10:54
一边倒

猪小弟 2024/06/13 10:56
半拉子逻辑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56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调音器,也没有其他参考,怎么确定一套弦的五声音阶,又怎么去变调。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57
古琴定弦和变调系统还是很合理的。我没发现还有更好的方式

caryzhong 2024/06/13 10:57
西方五线谱的调号也是按这种方法排的,两个音之间是纯四度或者纯五度的关系,西方在律学方面没有比中国强多少。。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0:58
加上古琴没有像钢琴那样需要用到那么多调、那么多音

猪小弟 2024/06/13 10:58
但是音乐家不会去管最后还不还元

猪小弟 2024/06/13 10:59
bA bE bB F C G D A E B #F #C #G

猪小弟 2024/06/13 11:00
这个逻辑才是完美的

caryzhong 2024/06/13 11:00
这样做的前提是出现了十二平均律~

caryzhong 2024/06/13 11:00
西方中世纪的鲁特琴的谱子都还是音位谱

猪小弟 2024/06/13 11:00
以D为首同时往上与往下相生,整个逻辑是对称的。

caryzhong 2024/06/13 11:00
17世纪五线谱才慢慢成熟,才有了巴赫

猪小弟 2024/06/13 11:01
那过时了的知识还有意义去研究吗

猪小弟 2024/06/13 11:01
你是学音乐的,不是搞历史的

caryzhong 2024/06/13 11:01
这个完全瞎说,12个音的排列都是纯律,任何一个音都可以做最中间的那个音。 我感觉那个人说D为首调可能是受到了清商乐的影响

猪小弟 2024/06/13 11:01
快速拿到结果省时省力

猪小弟 2024/06/13 11:02
商音中心是学界共识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1:02
@猪小弟 有没有发现古琴的紧慢变调系统就是这个逻辑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1:03
CDFGAcd   ,紧五弦得到一个B,慢三弦得到一个E,再继续

猪小弟 2024/06/13 11:06
这东西解释了中国调式主音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功能模糊特征和旋律的随机走向、结音的游移不定的特征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1:07
商音也正好是古琴的四弦[呲牙]

猪小弟 2024/06/13 11:09
[链接] 【名家论坛】谢功成 马国华《论同宫场》(百年中国音乐理论文献导读系列)

猪小弟 2024/06/13 11:09
@caryzhong 这篇你看看就知道为什么是商主了

caryzhong 2024/06/13 11:18
[强]受教受教

猪小弟 2024/06/13 11:18
同样还是这个逻辑,西方大小调体系音乐里,大小调中心之间相隔了三个五度,处于不对称位置,不受商音中心控制,所以西方的调式主音很强@caryzhong

caryzhong 2024/06/13 11:19
五声音阶是有这个问题,造成的结果就是每首曲子听起来都感觉差不多,都是一个调调[捂脸]

猪小弟 2024/06/13 11:21
就不像中国音乐里调式主音的地位弱,经常会产生游移现象,音乐的进行随时可以选择不同的音来结束,所以中国古代称主音叫结音,不叫主音,因为它没有当家做主的能力。

猪小弟 2024/06/13 11:24
西方大小调体系就不一样了,调式主音功能非常强大,调式音级之间的逻辑鲜明,每个音级的各自特性非常明确。大调的4、5是下属音、属音,小调的2、3是下属音、属音,功能音无法混淆。

猪小弟 2024/06/13 11:29
中国音乐调式主音弱化,调式中其它音的控制力也弱化,这就使得中国音乐中每个音的自由度也增大了,产生了音腔润腔这种中国音乐中最突出的特征。

猪小弟 2024/06/13 11:29
昨天发的那个视频讲的很清楚了

猪小弟 2024/06/13 11:33
蒲老师绝对是大师

猪小弟 2024/06/13 11:33
可惜不按体制套路来,被压制得厉害

猪小弟 2024/06/13 11:36
所以也就搞不到钱了

kc 2024/06/13 11:38
西洋音樂調式体系完整發展 就從巴哈開始吧 到19世紀開始有作曲家掙扎破這體系 也就是安全存了5百年 雖有現代的樂派出現 但那套體系還是完整留下耒 供給後人學習  

kc 2024/06/13 11:45
中國若以唐燕樂二十八調開始算起 到北宋為止 也存活應用四五百年 然後我們只能在少量現存古譜和文献中 去找其踪跡 早期琴譜上有一些 但後來被明中期後琴家改這改那 變成另一種調性風格  估計不可能還原那二十八調系統

猪小弟 2024/06/13 11:47
没有考古发现就玩现在的呗

kc 2024/06/13 11:48
對啊 本就是這樣

kc 2024/06/13 11:50
問題是絕大多數人沒你這思維 就糾擾在這問題里

kc 2024/06/13 11:50
要不說中囯音樂是落後的 不科學的

猪小弟 2024/06/13 11:50
确实落后[呲牙]

kc 2024/06/13 11:51
要不就是抬不起頭

kc 2024/06/13 11:52
若要’比’ 這就沒話講 因條件不一樣

000 000 000 2024/06/13 13:40
以前人杉木琴贴个纳音按桐木琴卖

林阿樹 2024/06/13 13:45
没啥意思

林阿樹 2024/06/13 13:46
材料越多,震动越不和谐

猪小弟 2024/06/13 14:37
@㣎古MUGU-磬池学人 你可以试试,有的说古法 有的说扬州流水线做法

猪小弟 2024/06/13 14:44
但这个条子不是实心的

猪小弟 2024/06/13 14:44
是个空心的

㣎古MUGU-磬池学人 2024/06/13 15:00
个人认为老琴上的贴纳音法,是一种补救方式,挖过头了或修复朽烂纳音的方法

猪小弟 2024/06/13 15:02
@㣎古MUGU-磬池学人 有的做琴师傅就是这样认为的

猪小弟 2024/06/13 16:00
要不就是修的老琴

猪小弟 2024/06/13 16:00
正常是挖的时候直接预留

猪小弟 2024/06/13 16:00
如果不是不小心挖坏了,不会专门贴

猪小弟 2024/06/13 16:01
纳音的理论大概目的是让空气在里面留的时间长一点。,产生的韵足一些

王智效 2024/06/13 16:01
还有防止面板变形的作用

王智效 2024/06/13 16:02
能增加古琴的低频能量

王智效 2024/06/13 16:02
纳音和提琴的音梁很相似

王智效 2024/06/13 16:02
作用也类似

王智效 2024/06/13 16:03
没有纳音的琴面更容易受琴弦张力的影响 从而发生面板扭转的现象

猪小弟 2024/06/13 16:08
贴纳音会不会对琴有什么影响

王智效 2024/06/13 16:08
应该影响不大

王智效 2024/06/13 16:08
空心的纳音就不清楚了

王智效 2024/06/13 16:09
提琴的音梁都是后期贴上去的

猪小弟 2024/06/13 16:14
假使如果这样做,琴音也很好

猪小弟 2024/06/13 16:14
那是不是所谓的古法,又有多大关系呢

王智效 2024/06/13 16:14
是的 怎么做都行 重要的是声音好就行

猪小弟 2024/06/13 16:18
我看项阳的琴都是贴纳音

㣎古MUGU-磬池学人 2024/06/13 16:26
现在的贴法恐就是操作方便的效率方法了吧[呲牙]

猪小弟 2024/06/13 16:27
如果讲省事,现在数控机床

王智效 2024/06/13 16:27
马琴也有贴的

红心玄 2024/06/13 16:28
马琴还有钉的吧?

王智效 2024/06/13 16:28
那不知道了

红心玄 2024/06/13 16:29
提琴音住是可调的啊

王智效 2024/06/13 16:29
其实我觉得用钉子也没什么问题,声音好就行了

王智效 2024/06/13 16:29
音柱和音梁不一样

王智效 2024/06/13 16:29
两个部件

王智效 2024/06/13 16:30
音柱就和古琴的天地柱一样,让面板底板的振动能同频共振

猪小弟 2024/06/13 16:31
一张琴能弹个几十年不就行了

红心玄 2024/06/13 16:31


王智效 2024/06/13 16:31
提琴的音柱安装也是要找琴体不振动的一个点来安装的,和古琴天地柱的原理非常相似

红心玄 2024/06/13 16:31
是说一根脊

红心玄 2024/06/13 16:32
不过这个梁和纳音的作用并不同。。

㣎古MUGU-磬池学人 2024/06/13 16:32


王智效 2024/06/13 16:33
859771718267639_.pic.jpg


caryzhong 2024/06/13 16:35
音梁的作用是防止琴面过薄支撑不起琴体,不是纳音的作用吧?

王智效 2024/06/13 16:35
提琴可以通过修改音梁的形状来改变音色,很多做提琴的 会根据自己的理念来做音梁。古琴不也是这样么

红心玄 2024/06/13 16:35
纳音主要是抑制

王智效 2024/06/13 16:35
纳音也有这个作用

红心玄 2024/06/13 16:35
音梁更多是传导吧

caryzhong 2024/06/13 16:36
古典吉他更明显

猪小弟 2024/06/13 16:36
纳音的理论大概目的是让空气在里面留的时间长一点。,产生的韵足一些

caryzhong 2024/06/13 16:36
859851718267811_.pic.jpg


红心玄 2024/06/13 16:36
这对空气影响可小了

caryzhong 2024/06/13 16:36
859871718267815_.pic.jpg


caryzhong 2024/06/13 16:37
859881718267822_.pic.jpg


caryzhong 2024/06/13 16:37
各种各样的音梁

红心玄 2024/06/13 16:37
这里还有支持的作用。

王智效 2024/06/13 16:37
吉他的好花哨[破涕为笑]

caryzhong 2024/06/13 16:38
西方乐器都是追求极限的,比如古典吉他的面板做到如果把弦换成了钢弦,面板就要崩裂

caryzhong 2024/06/13 16:38
古琴随便换个弦,一点事没有

林阿樹 2024/06/13 16:42
这个有啥好对比的

林阿樹 2024/06/13 16:42
分量也不一样啊

㣎古MUGU-磬池学人 2024/06/13 16:43
古琴的设计不同于所有弦乐器

㣎古MUGU-磬池学人 2024/06/13 16:43
没有可比性

caryzhong 2024/06/13 16:44
嗯嗯,所以古琴的音梁应该还是音色的控制为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加固琴体

㣎古MUGU-磬池学人 2024/06/13 16:47
其他乐器都是包子,古琴是火腿肠[偷笑]

猪小弟 2024/06/13 16:48
琵琶里面也是音梁

林阿樹 2024/06/13 16:48
加固天地柱就足够了

王智效 2024/06/13 16:50
[视频] 【一周议琴第四期】好琴是敲的出来的吗?敲琴应该怎么拿?哔哩哔哩

王智效 2024/06/13 16:50
从19分钟开始看

王智效 2024/06/13 16:51
这里卢艺用了两个古琴面板模型,有纳音的面板比没有纳音的面板更坚固

王智效 2024/06/13 16:51
天地柱太小了,对琴体加固的作用很小

猪小弟 2024/06/13 17:04
哎呦,我觉得这玩意只要对琴音有帮助,咋整都可以

林阿樹 2024/06/13 17:04
天地柱比音梁有用多了

王智效 2024/06/13 17:04
是的

猪小弟 2024/06/13 17:05
@林阿樹 我开封那个同门坚持古法

猪小弟 2024/06/13 17:05
做了这么多年还没做出来

王智效 2024/06/13 17:05
加固琴体方面么?

林阿樹 2024/06/13 17:06
防变形,利传导

㣎古MUGU-磬池学人 2024/06/13 17:07
是真古法吗

林阿樹 2024/06/13 17:07
没古法,雷氏是古法,朱志远是古法?

林阿樹 2024/06/13 17:08
出好声音就是好方法

㣎古MUGU-磬池学人 2024/06/13 17:08
主要是雷朱同法

㣎古MUGU-磬池学人 2024/06/13 17:08
朱法就是雷法

林阿樹 2024/06/13 17:09
不可能

caryzhong 2024/06/13 17:10
我的王琴桐木琴里面,就有个音梁。。

林阿樹 2024/06/13 17:10
朱志远有实体琴传世,雷不确定

林阿樹 2024/06/13 17:11



猪小弟 2024/06/13 17:12
@林阿樹 三峡,风雪极其恶俗

林阿樹 2024/06/13 17:12
毫无美感,确是牛逼。

石不语 2024/06/13 17:12
技巧拼不过啊[破涕为笑]

林阿樹 2024/06/13 17:13
那就拼气息[坏笑]

猪小弟 2024/06/13 17:13
这有啥难的

猪小弟 2024/06/13 17:13
三峡我都弹过

石不语 2024/06/13 17:13
没弹过

王智效 2024/06/13 17:13
能拍到么?想看看

石不语 2024/06/13 17:13
暴躁,自己接受不了

000 000 000 2024/06/13 17:21
CT里有 斜纳音 高音梁

林阿樹 2024/06/13 17:21
还有密度板

caryzhong 2024/06/13 17:27
手头上没有,回去拍拍

王智效 2024/06/13 17:28
好的

王智效 2024/06/13 17:28
哪个ct?

王智效 2024/06/13 17:29
我只有他斜纳音的ct

000 000 000 2024/06/13 17:29
860391718270994_.pic.jpg


000 000 000 2024/06/13 17:30
这不就是音梁

王智效 2024/06/13 17:32


王智效 2024/06/13 17:32
现在改了

王智效 2024/06/13 17:32
现在的底板也会挖一点

王智效 2024/06/13 17:33
860441718271191_.pic.jpg


王智效 2024/06/13 17:33
这个地方也会挖,形成一个凹槽

王智效 2024/06/13 17:34
这个音梁应该不是贴上去的吧?感觉是直接在面板上挖出来的

000 000 000 2024/06/13 17:35
留的

猪小弟 2024/06/13 18:00
@王智效 你这ct图哪来的

王智效 2024/06/13 18:01
好像之前群里发过吧

王智效 2024/06/13 18:01
哦,是在广陵散社区下载

红心玄 2024/06/13 18:02
朱法也不是完整雷法

000 000 000 2024/06/13 18:02
论坛也有

红心玄 2024/06/13 18:03
王鹏根本就搞不清楚该怎么弄,这试试那试呗

缅甸琴人 2024/06/13 18:03
完全就是浪里个浪的那种感觉

缅甸琴人 2024/06/13 18:03
土了吧唧的

红心玄 2024/06/13 18:04
哈哈哈

猪小弟 2024/06/13 18:04
@红心玄 神霄派的五雷雷法吗

猪小弟 2024/06/13 18:04
李翔霆本来就很土好吧,他没啥音乐品味的@缅甸琴人 

石不语 2024/06/13 18:05
正一张天师更正宗

林阿樹 2024/06/13 18:05
李湘停是少林派。

猪小弟 2024/06/13 18:08
再怎么加古筝技法,琴还是琴,筝还是筝

猪小弟 2024/06/13 18:14
你看成公亮老师,其实他的技法不够好,很多地方还有点粗线条甚至瑕疵,但是他创作的和打谱的,只要是成功的作品,大家全部都买账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8:15
这些现代曲没经过时间检验就放进考级书,跟那些名曲并列,实在是以职务之便推行个人之道,影响极度恶劣

猪小弟 2024/06/13 18:15
老李这种审美品味也想去干人家作曲家的活。。。[擦汗][擦汗][擦汗]

caryzhong 2024/06/13 18:15
但是大家现在弹李祥霆创作的凤求凰,都觉得很正常了。。

猪小弟 2024/06/13 18:16
没觉得正常

000 000 000 2024/06/13 18:16
考级也没经过时间检验

caryzhong 2024/06/13 18:16
绝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个是新创作的曲子

猪小弟 2024/06/13 18:17
老李搞的玩意我是不玩的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18:17
古曲分级别这个没问题

猪小弟 2024/06/13 18:17
作曲是个很专业的东西

猪小弟 2024/06/13 18:18
三峡那个也特么能算作曲[擦汗]

猪小弟 2024/06/13 18:20
春风这些都是正经作曲家搞出来的

猪小弟 2024/06/13 18:21
成老师的那些套曲

000 000 000 2024/06/13 18:21
那毕竟他作曲专业

缅甸琴人 2024/06/13 18:21
三峡船歌感觉曲调还能稍微一听 风雪筑路是真的不行 啥玩意儿啊

caryzhong 2024/06/13 18:22
我觉得首当其冲要把李创作的《凤求凰》从考级书里面删掉,或者特别注明是新曲,不然后面入门都按这个曲子弹了

caryzhong 2024/06/13 18:22
或者换成梅庵或者其他什么谱子的凤求凰

猪小弟 2024/06/13 18:22
那不如玩自得的越剧移植凤求凰

缅甸琴人 2024/06/13 18:22
(考级曲集是龚一和老李编的[奸笑])

缅甸琴人 2024/06/13 18:23
老李:你想把我的书里换掉我的曲子?

猪小弟 2024/06/13 18:23
好歹人家龚琳娜大神还唱这个

猪小弟 2024/06/13 18:25
以后群里别聊央音那一路的了

猪小弟 2024/06/13 18:25
拉低审美品味

红心玄 2024/06/13 18:26
主编必须牛逼,不能白搞

猪小弟 2024/06/13 18:27
文人琴群不讨论板车琴

猪小弟 2024/06/13 18:27
@缅甸琴人 我就问你三峡和风雪有木有一点拉板车开拖拉机的意思

猪小弟 2024/06/13 18:29
正经学院琴只能是中音那一路

红心玄 2024/06/13 18:29
人家梧叶都出扫大街的味了[机智]

000 000 000 2024/06/13 18:30
半山听雨 卧龙吟必须入考级

kc 2024/06/13 18:39
但老吳玩了 另一番風味

缅甸琴人 2024/06/13 18:39
考虑到半山听雨的地位 以后应该会进入

缅甸琴人 2024/06/13 18:40
半山听雨势力太大了

缅甸琴人 2024/06/13 18:40
箫考级曲就是很多包括卡通片配乐的现代曲

猪小弟 2024/06/13 18:44
现在学琴又容易,那么多好课

猪小弟 2024/06/13 18:45
好生弄他一些年

猪小弟 2024/06/13 18:45
超过那帮学渣又不是什么难事

000 000 000 2024/06/13 18:49
少说点得罪人的话

kc 2024/06/13 18:50
問題他們不認為是超越

kc 2024/06/13 18:50
就如我們所認為他們是學渣

龙翔秋水 2024/06/13 19:19



林阿樹 2024/06/13 19:44
861201718279094_.pic.jpg


林阿樹 2024/06/13 19:45
四十年老上音弦[捂脸]

林阿樹 2024/06/13 19:45
搞得老上音和神弦一样

㣎古MUGU-磬池学人 2024/06/13 19:50
只要绝了就是好的

林阿樹 2024/06/13 21:44
861241718286281_.pic.jpg


林阿樹 2024/06/13 21:44
老头活得明白啊。

猪小弟 2024/06/13 21:46
@林阿樹 树立正确审美观

猪小弟 2024/06/13 21:46
远离国鹏

林阿樹 2024/06/13 21:46
陈那张声音第三

猪小弟 2024/06/13 21:47
央音,国鹏,管,本群敏感词

林阿樹 2024/06/13 21:47
哈哈哈

小花卷 2024/06/13 21:56
国鹏咋啦

猪小弟 2024/06/13 21:56
没咋

猪小弟 2024/06/13 21:56
你喜欢就喜欢呗

000 000 000 2024/06/13 22:08
这个琴不好看

000 000 000 2024/06/13 22:08
头太长

林阿樹 2024/06/13 22:08
声音也很普通

林阿樹 2024/06/13 22:09
进入另一个经济周期了,该卖的都卖掉吧

000 000 000 2024/06/13 22:10
还是朱致远好看

林阿樹 2024/06/13 22:12
鹏鹏弹得太烂了

π(山頂一士) 2024/06/13 22:16
关键是他还自我感觉良好,这是怎么做到的

林阿樹 2024/06/13 22:16
认知极高

猪小弟 2024/06/13 22:23
央音那一路

猪小弟 2024/06/13 22:24
我就一句话,央音有没有拿得出手的

猪小弟 2024/06/13 22:24
如果有,告诉我

缅甸琴人 2024/06/13 22:24
哈哈哈

缅甸琴人 2024/06/13 22:25
堂堂中央音乐学院 不太行啊

猪小弟 2024/06/13 22:25
拿作品说话

猪小弟 2024/06/13 22:40
你是拉板车的,拉久了就能像开公交车的

猪小弟 2024/06/13 22:40
品味这个东西是一辈子跟随自己的

缅甸琴人 2024/06/13 22:40
應該有點關係的,就像戴曉蓮老師90s的錄音審美相當好,後來的emmm讓很多人不太喜歡其實[Lol]

猪小弟 2024/06/13 22:43
品味是出生就决定的,后天只能是你接触到的东西,你自己控制在这范围内

猪小弟 2024/06/13 22:43
只要你想变,就面目全非

猪小弟 2024/06/13 22:44
不如以前

000 000 000 2024/06/13 22:44
品味是出生决定的?

猪小弟 2024/06/13 22:44
这些人的长相气质

猪小弟 2024/06/13 22:45
是音乐家的那种感觉吗

000 000 000 2024/06/13 22:45
品味才不是出生就决定的呢

猪小弟 2024/06/13 22:45
@000 000 000 那天我说了半天白说了

000 000 000 2024/06/13 22:46
哪天没空和你争哈哈哈哈

000 000 000 2024/06/13 22:46
那天

000 000 000 2024/06/13 22:46
品味还是认知决定的

000 000 000 2024/06/13 22:46
怎么可能出生就决定

猪小弟 2024/06/13 22:47
如果是被教育的,那也只是知道份子

红心玄 2024/06/13 22:50
这群很能聊

猪小弟 2024/06/13 22:51
经过后天努力的,基本也是被灌输的

000 000 000 2024/06/13 22:52
品味就是后天环境影响的 怎么可能是天生的

红心玄 2024/06/13 22:53
天生能不能接收某种,这也是可以有的

猪小弟 2024/06/13 22:53
后天影响你的,也是别人灌输给你的

猪小弟 2024/06/13 22:59
斋主没学过音乐,能把气息什么的弄得很好,琴弹得很好

猪小弟 2024/06/13 22:59
这不娘胎出来的是什么

红心玄 2024/06/13 22:59
斋主没学过提琴?

000 000 000 2024/06/13 22:59
他没学过音乐?

猪小弟 2024/06/13 22:59
没有

000 000 000 2024/06/13 23:00
他拜过多少老师了

红心玄 2024/06/13 23:00
先天条件加上后天的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可能会这么说

000 000 000 2024/06/13 23:00
谁厉害他就向谁学

林阿樹 2024/06/13 23:00
我不否认世间有猪小弟和斋主这样的天才选手存在

红心玄 2024/06/13 23:00
但是能不能受到、能受到多大的后天影响,是不是又是先天因素有关?

林阿樹 2024/06/13 23:00
但你不能因为天才而否定庸人的努力

猪小弟 2024/06/13 23:08
一些艺术家,他是有一种气质的

猪小弟 2024/06/13 23:09
不用说话,那气场你就觉得他儒雅

红心玄 2024/06/13 23:09
气质是基因里的呢?还是后天的呢?  上面说的各种,还是更觉得 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红心玄 2024/06/13 23:09
这个作用,也不是简单的1+1这样的东西

猪小弟 2024/06/13 23:10
现在回头来说赵和李

猪小弟 2024/06/13 23:10
你看到他们,像音乐家的气质嘛

红心玄 2024/06/13 23:10
“音乐家气质”这是人定义出来的嘛

猪小弟 2024/06/13 23:10
我看着就是跑江湖的

猪小弟 2024/06/13 23:11
气质不用定义

猪小弟 2024/06/13 23:11
是一种感觉

红心玄 2024/06/13 23:11
在这个定义这个概念形成之前,哪有什么这种那种的气质。。

猪小弟 2024/06/13 23:11
娘胎出来就是

秋水 2024/06/13 23:15
有南通的琴友嘛

缅甸琴人 2024/06/13 23:16
[旺柴]我是

缅甸琴人 2024/06/13 23:16
在崇川和通州

秋水 2024/06/13 23:16
我在南通

秋水 2024/06/13 23:16
有什么地方值得一玩嘛

猪小弟 2024/06/13 23:16
@红心玄 有吗

秋水 2024/06/13 23:17
我在海纳路附近

猪小弟 2024/06/13 23:24
审美是教不了的

猪小弟 2024/06/13 23:24
学也没用

000 000 000 2024/06/13 23:24
审美是教化出来的

000 000 000 2024/06/13 23:25
被环境影响出来的

猪小弟 2024/06/13 23:25
教化个毛线

猪小弟 2024/06/13 23:25
那是别人的东西

000 000 000 2024/06/13 23:25
审美为什么在变革?

000 000 000 2024/06/13 23:25
物质经济环境在变啊

猪小弟 2024/06/13 23:26
和生命相伴相随,不是被教育的结果

猪小弟 2024/06/13 23:26
你所知道的其实是他人的经验

000 000 000 2024/06/13 23:26
你的经验就是杂糅了所有你知道的学到的t他人的知识和经验

000 000 000 2024/06/13 23:27
不行聊不动了

000 000 000 2024/06/13 23:27
我明天要去干我擅长的搬砖了

猪小弟 2024/06/13 23:27
搬砖就是美

秋水 2024/06/13 23:28
明天博物馆逛一圈

猪小弟 2024/06/13 23:28
我睡到中午也是美

000 000 000 2024/06/13 23:29
明天我去找几本讲美学理论的书看看

红心玄 2024/06/13 23:29
或许,这个教化只是对群体来说,而无法用在个体

猪小弟 2024/06/13 23:29
没用的

猪小弟 2024/06/13 23:29
美学启迪智慧

猪小弟 2024/06/13 23:29
并不能教你这个音乐怎么欣赏

红心玄 2024/06/13 23:30
也许可以教化某群人,其中某部分人受到激发从而引领这个群体……

猪小弟 2024/06/13 23:30
如果你天生就没有美感,那就不要折腾艺术,干自己擅长的

红心玄 2024/06/13 23:30
我只是这么想

猪小弟 2024/06/13 23:31
就像黑人天生有节奏感

红心玄 2024/06/13 23:32
小脑比较发达。

000 000 000 2024/06/13 23:34
你这和中国人擅长数学 容易近视一样

000 000 000 2024/06/13 23:34
刻板印象

猪小弟 2024/06/13 23:34
你说王百万做琴

红心玄 2024/06/13 23:35
没有考虑环境因素

猪小弟 2024/06/13 23:35
现在又去弹

猪小弟 2024/06/13 23:35
你觉得他弹🉐可以

红心玄 2024/06/13 23:36
马也做琴现在主要去弹

猪小弟 2024/06/13 23:36
但我是搞体育的,他的肢体骨骼运动决定了,他就只能到个样子

猪小弟 2024/06/13 23:36
他的骨骼运动很僵硬

猪小弟 2024/06/13 23:37
他做就行了

猪小弟 2024/06/13 23:37
弹琴就这样玩玩得了

猪小弟 2024/06/13 23:37
而且这个后天练不了

红心玄 2024/06/13 23:38
做的都卖不完了[偷笑]

猪小弟 2024/06/13 23:38
这就是娘胎出来的

猪小弟 2024/06/13 23:38
入不了这行

猪小弟 2024/06/13 23:40
一个体育,一个美术,一个音乐,只看天分

猪小弟 2024/06/13 23:40
努力没用

红心玄 2024/06/13 23:41
确实和学历也无关

猪小弟 2024/06/13 23:41
你是那块料就是那块料

猪小弟 2024/06/13 23:44
音乐学院学古琴专业的,基本都是二本无望的人

猪小弟 2024/06/13 23:44
视唱练耳提前个半年集中搞一下

猪小弟 2024/06/13 23:45
一个升降号听辩都成问题的

猪小弟 2024/06/13 23:45
难听点就是文化课读书稀烂的

猪小弟 2024/06/13 23:46
搞这个简单

猪小弟 2024/06/13 23:47
就像我们以前成绩不好的,集中搞几年美术参加高考的那帮人

猪小弟 2024/06/13 23:47
读点师范专业,工业产品造型,装潢,环艺专业的

猪小弟 2024/06/13 23:48
因为专业课水准念国油版雕是稳定上不了的

猪小弟 2024/06/13 23:49
联考就过不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5-5-1 11:43 , Processed in 0.017287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