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347|回复: 0

官方微信群 古琴讨论精选 2024/09/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9 00: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阿樹 2024/09/16 00:35
[小程序] 傅思琪老师云和式青桐琴,龙吟档,转让给有缘人。这张琴与拂云弄

林阿樹 2024/09/16 00:36
12大不溜

JSBach 2024/09/16 03:05
这声音不行啊

红心玄 2024/09/16 07:32
这个。。有点我那无底的方向,不行。这表现还不如那个无底的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08:02
这不是要传五百年的琴吗,这么快就转让了

㣎古MUGU-磬池学人 2024/09/16 08:54



JSBach 2024/09/16 08:59
这个陈老师感觉不如白无瑕搞得好

JSBach 2024/09/16 09:00
原曲都对半儿分的音他搞了太多附点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09:04
这个最早也是自得搞的吧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09:15
雷激有一次讲座说古琴最好用五线谱、固定调唱法,不管怎么调弦,一个位置就唱一个音,他只学过一个用简谱的曲子,怎么都不记得[破涕为笑]

洵 2024/09/16 09:18
野外碳火小炉煮水,可谓雅到极致,配上一次性纸杯,张力太大[捂脸]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09:24
学过钢琴的用五线谱无所谓。其实五线谱某种程度上也是音位谱,每个点对应钢琴上一个位置。学五线谱还是要记各种音程的距离,一看到隔几根线就是多少度。另外一个就是方便记录转调和各种乐器合奏谱

JSBach 2024/09/16 09:55
五线谱从视觉上看旋律线都很直观[呲牙]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09:58
直观是高低直观,但是直观不到什么音,像我懒得记的基本上第一反应不出来是啥音,只是知道进复高个大二度还是小三度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01
不仅仅降低门槛,从积累的角度来说,更容易把经验积累起来,不像古代的谱每次都要重新打谱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01
重新打谱某种程度上是经验流失,然后靠自己的想象去重现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04
相当于要一个人来喂他才能吃饭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04
还要美其名曰古法

JSBach 2024/09/16 10:04
这就属于长得丑但想得美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05
有时候看到这些视频就想起朱熹那个四书的序言[破涕为笑]

JSBach 2024/09/16 10:06
对,效率、准确性都高了很多

JSBach 2024/09/16 10:06
我先工作一会儿

JSBach 2024/09/16 10:06
回来在交流[呲牙]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07
好,正因为有您这样的人在坚守岗位,大家才可以安心过节[呲牙]

红心玄 2024/09/16 10:14
倒不如说现在信息发达,各种教程各种音视频,让更多人学习更方便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19
学其他乐器简谱或者五线谱都是必须

红心玄 2024/09/16 10:20
吉他也有六线谱,也像指法谱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21
吉他也要配合下面的简谱,而且要学和弦,更加要懂乐理了,不然什么是C和弦都不知道,一般的歌就是几个和弦转来转去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21
像古典吉他就完全用五线谱,没有指法谱

红心玄 2024/09/16 10:21
五线谱的普及度高,是因为在固定音用着方便,大家被主导着这么用都熟了习惯了,自然就会更显方便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21
只有民谣是用六线谱

红心玄 2024/09/16 10:23
这种指法谱对普通人来说,也许门槛更低一些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24
对古琴这种多弦乐器,指法谱肯定是需要的。但是看着指法谱会弹其实算不上入门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25
就好比看着古谱去弹很多也算不上是打谱

JSBach 2024/09/16 10:26
说句不好听的,不学乐理的那些朋友,基本上相当于无效统计数字

红心玄 2024/09/16 10:26
民乐以前用简谱的多吧,弦乐用这种谱其实很方便,不过为了什么统一现在也几乎用五线谱了?

JSBach 2024/09/16 10:26
始终在门外

缅甸琴人 2024/09/16 10:26
有些乐器适合五线谱

缅甸琴人 2024/09/16 10:27
比如古琴的固定调 就比简谱方便一些

红心玄 2024/09/16 10:27
门外又怎么定义呢?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28
有些小孩读经典读得很溜,都能背,但是让他自己看着字就不会读,或者给他一本新的书也不会读,这叫入门吗

哈库呐玛塔塔 2024/09/16 10:30
大佬们继续交流

红心玄 2024/09/16 10:31
读书明理达义,读书未必能达,没读未必不达。。。也许大家不这么认为。

红心玄 2024/09/16 10:32
是,识了字读书,会了乐理认了谱,能让更多人看上去达到了。。。

红心玄 2024/09/16 10:33
乐理和乐感是两码事。不排除学好乐理能够辅助乐感的提升,乐感不是有了乐理才有的。。

JSBach 2024/09/16 10:34
朋友你这个*装的高屋建瓴

JSBach 2024/09/16 10:34
我竟无法反驳

JSBach 2024/09/16 10:34
觉得你说的非常对

红心玄 2024/09/16 10:34
这里说统计,应该是指成书成文的方面吧,对后人或对人类历来说肯定有着作用

JSBach 2024/09/16 10:36
表达一下佩服[呲牙]

红心玄 2024/09/16 10:36
呃。。见笑了哈

JSBach 2024/09/16 10:36
(下面没有但是,请放松警惕,诚心认输了)

红心玄 2024/09/16 10:37
我只是说下自己的看法。大家说的都各有道理

缅甸琴人 2024/09/16 10:38
小孩很早就读书是因为利用关键期优势

缅甸琴人 2024/09/16 10:38
那些学四书五经的 先背再说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38
子路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缅甸琴人 2024/09/16 10:40
然后年纪稍长有了阅历才要求重新解读理解

红心玄 2024/09/16 10:41
不排除对他们发育的影响,尤其是脑的发育,可能还不单是脑

红心玄 2024/09/16 10:41
这算是一种熏染吧。。。

红心玄 2024/09/16 10:42
人一出生时,是分别不了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东西的,这里被人们误解为没有视力或很近视。。。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43
很多背了长大也不会再读

红心玄 2024/09/16 10:44
看的多了,反馈多了,慢慢知道这是爸妈,这是奶瓶那是啥啥……便有了这些视觉概念。。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0:48
我们现在的核心知识已经不是四书五经了,没有那个环境和条件,换句话说,即使熟读四书五经,也能理解一些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古代不一样,是可以拿铁饭碗,吃皇粮的

水晶 2024/09/16 10:51
但是,这个歌好上头

水晶 2024/09/16 10:51
“没关系,此生不怪你啊 你啊  [小红书]

红心玄 2024/09/16 10:52
配的画面和词上头吧[呲牙]

水晶 2024/09/16 10:55
1270671726455313_.pic.jpg


水晶 2024/09/16 10:55
1270681726455314_.pic.jpg


水晶 2024/09/16 10:56
我也是“没关系,此生不怪你呀”,这句上头

水晶 2024/09/16 10:57
然后,骂骂咧咧版黛玉这评论又让人回味有点心酸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07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07
弹了两天,指甲又劈了…

JSBach 2024/09/16 11:08
琴友精进如斯,我又一次随喜赞叹

林阿樹 2024/09/16 11:09
如实叙述,扫什么兴?那么容易扫兴还谈什么琴[壞笑]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1:10
可以稍微留短一点,我以前也经常断,而且是断到根那种,现在不敢留长

JSBach 2024/09/16 11:11
可是人家不需要你的那个事实啊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12
我试试吧[Salute]

林阿樹 2024/09/16 11:12
事主没说话,你就闭嘴吧

JSBach 2024/09/16 11:13
和事主没关系

JSBach 2024/09/16 11:13
我就是怼你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13
你俩….不至于哈…这不是闲唠嗑么

JSBach 2024/09/16 11:13
这是我和阿树的聊天方式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1:13
@林阿樹 我以为你出来看到四书五经要开始批林批孔了,让我失望啊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13
噢噢噢,懂了

双琴猫侠 2024/09/16 11:14
来来来,你们打一架,我给你们喊加油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14
话说我有个问题要问:

JSBach 2024/09/16 11:14
请问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15
1271121726456518_.pic.jpg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15
突然就甲肉分离了,咋个回事?…

双琴猫侠 2024/09/16 11:15
哈?哦,甲沟炎,很正常

洵 2024/09/16 11:17
1271231726456659_.pic.jpg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17
搜了,不是

双琴猫侠 2024/09/16 11:17
那我不知道了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18
嗯,就是好奇,有一天晚上还没啥事,今早醒了发现突然分离了一大块,不记得有搬东西碰到…

双琴猫侠 2024/09/16 11:19
你疼不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1:19
这个最好去问问专业人士了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1:19
这个很像老大哥带着小弟走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19
一点都不疼

JSBach 2024/09/16 11:19
不懂,不敢说。感觉很疼啊[衰]

双琴猫侠 2024/09/16 11:19
你去医院吧,,,

洵 2024/09/16 11:21
两老者,挺感动的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21
过两天看看,休假回来再不好就去问问专业人士

林阿樹 2024/09/16 11:22
本群混过的人,出去吵架,一般不吃亏啊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1:22
@溪山听风 我有个不是很好的经验,说出来不大雅观[破涕为笑]

溪山听风 2024/09/16 11:22
那你别说了,好几百号人呢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11:23
嗯,还是咨询专业人士

林阿樹 2024/09/16 11:26
@双琴猫侠  教你一招撒泼十八躺

林阿樹 2024/09/16 14:26
1272011726467978_.pic_hd.jpg


林阿樹 2024/09/16 14:26
1272021726467994_.pic_hd.jpg


林阿樹 2024/09/16 14:26
1272031726468001_.pic_hd.jpg


000 000 000 2024/09/16 14:28
无底包边蕉叶啊

林阿樹 2024/09/16 21:25
[链接] 中秋将至,巫娜老师的三首琴曲与你共团圆

林阿樹 2024/09/16 21:30
聆听明代古琴的声音 [小红书]

π(山頂一士) 2024/09/16 22:13
这三个曲子和中秋都没啥关系也好意思放出来

༺ༀ༂🍁周世忠🍁༂ༀ༻ 2024/09/16 22:23
在中秋期间放出来的,所以和中秋有关系

林阿樹 2024/09/16 22:25
中秋快乐

JSBach 2024/09/16 22:32
巫老师的琴我现在根本听不下去

缅甸琴人 2024/09/16 22:36
二倍速听巫师琴

缅甸琴人 2024/09/16 22:37



溪山听风 2024/09/17 03:28



溪山听风 2024/09/17 03:29
一小段《关山月》,刚开始学,弹得不熟练,就是个心意。祝琴友们中秋佳节,节日快乐,心想事成。[啤酒][啤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5-4-30 20:41 , Processed in 0.022451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