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冊
查看: 4901|回复: 1

曲调名品‧宫调——玉女调系 宋代琴曲文献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6 10: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丁承运
明、清以来刊行的一百五十余部琴谱,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遗产中最为丰富的曲谱集,琴家常常规引以为骄傲。但不无遗憾的是,宋代的阁谱、江西谱、浙谱以及洋洋大观的《紫霞洞谱》都未能留存下来,这是我们探讨明代琴谱的来源、琴曲与琴曲宫调的发展过程的一个不易逾越的鸿沟。宋代琴谱既已不存,曲目表的作用就举足轻重了。现存的两份宋代琴曲目录——僧居月的《琴曲谱录》、《琴苑要录》所载的《琴曲·曲名》各收入二百余曲,但都是按上古、中古、下古分类,杂列曲名,仅《琴曲谱录》末尾的五十四曲注明了琴调,虽然不无小补,但对跨越鸿沟却是远不够的。
    明代蒋克谦编辑的《琴书大全》卷十三的《曲调名品》中,有一个依调名编次的曲目表。这段曲目从宫调开始,依次列出商、角、徵、羽五音正调,后接外调,自慢宫调至玉女调共十九种,每调又细分为“调子”与“操弄”二项,共收入290首曲目,又大都是明代琴谱不传的唐、宋时代的古曲,体例之严谨、内容之丰富,远出上述现存的两份宋代琴曲目录之上,实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好材料。但是,由于它的原始著述时代不详,又夹在一堆依曲名编次的曲目中间,不易引入注意,至今尚未见有利用这个材料的。
        《琴书大全》刊行于1590年,是经蒋氏四代人的努力而编辑的古琴文献巨著,其中有很多罕见的唐、宋琴书佚文,但这篇曲目表却未注明作者和来源,鉴别这份材料原始著述时代只能依赖文献本身的特点了.
这个曲目表的一个极显著的特点是外调的数目最多,琴家把正调以外的特殊调弦法称为“外调”,北宋成玉磵《琴论》曾说当时外调有“慢商”、“慢角”、“黄钟”等十九种,到了元代陈敏子《琴律发微·旧谱诸调名》整理外调共有三十五种之多,除去重复,实有二十七种①。而此曲目表外调的数目恰是十九种,与成玉磵所述不谋而合,这仅是一个简单的偶合吗?这些特殊的调弦法——外调,在明代琴谱中传之甚少,连最有名的《神奇秘谱》、〈风宣玄品〉也不过收有七、八种而已,唯一的例外是〈西麓堂琴统〉载外调十四种,但它不过是转述了南宋徐理《琴统》等材料。这说明外调在明代已经衰微,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而此表中所编的楚调、胡笳调、沉湘调,都是唐代以前的古调②,连南宋田紫芝《太古遗音》的“外调转弦”、及陈敏子《琴律发微》中都未曾收录,明代琴谱更无只言片语的解释,显然,这份曲目表有着更为久远的来源。还有离忧调也很能说明问题,表中记有《忘忧》、《思归弹》等六首调子和一着远古的名操《楚妃叹》,明代琴谱却仅有《西麓堂琴统》末卷收有此调与《忘忧》一曲,注曰“是曲不知所从起,因观宋本得此谱,亦外调之一,存之以备参考”,这反映出离忧调曲明代已无传,唯一的曲谱又是采自宋代琴谱,《忘忧》一曲调名与此表相合,从侧面证实了此表的可靠性,它不可能由明代人杜撰出来。综上所述,外调极盛于唐、宋,此表所载十九种外调,与北宋时代流行的外调数目相同;其中的三种唐代相传的古调,不见于南宋、元、明的全部琴调文献,那么此表的编制时代,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眉目了。
         这个曲目表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每调琴曲均分为调子与操弄二类,所记调子,计有有190首,几占曲目总数的三分之二。关于调子发展状况,许健《琴史初编》中有详细的论述:“调子是北宋盛行的琴歌体裁。而操弄则泛指传统大型琴曲,宋代琴家很讲究区分这两种体裁的不同特点。……调子的全盛期在北宋,这一时期的琴曲曲目中有大量的调子,琴论中也往往涉及调子的特点。到了南宋,浙派琴家把操弄的创作和演奏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调子也就逐渐退居第二位了”。而此曲目表调子的比重大大超过了操弄,就不具有南宋以后琴书重曲操的特点。所记调子有些还列出了俗名,如《紫塞春》俗名《大沙场》,《玉门秋》俗名《小沙场》等,很难想象它能由后人追记起来。从琴谱体例来看,南宋杨缵《紫霞洞谱》把琴曲分为调、意、操三种体裁,金汝砺《霞外谱》沿之。到了明代,调子与操弄已不复区分,只有《西麓堂琴统》中的一些小曲结尾处作“绸”,即“调终”的减字谱,是仅存的一点遗迹了;但编辑体例二者则无任何区别,自明代以下的一百多部琴谱莫不如此,无一例外。因而可以说,曲目划分调子与否,是宋代琴谱与明代琴谱之间的一个明显的标志。这份曲目表中调子与操弄、判若径渭,每调即使只有二曲,也要分列二项,与明代琴谱毫无共通之处。如上所述,此表体例反映了显著的宋代琴谱的特点,从调子所占的比重来判断,更大的可能是在它最为盛行的北宋时期的著述。
         这份曲目表的调子还有一个特点,即各调的第一首调子都是“调品”,如“慢商调品”、“慢角调品”等。调品一名,常见于北宋乐书②,是一种熟悉某调调弦、音位的小乐曲。这种体裁始于唐陈康士,当时称之为“短章引韵”。自南宋《紫霞洞谱》名之为“调意”,明代琴谱却沿用调意名称,没有一部使用调品这个旧名的。只有《西麓堂琴统》又谱《广陵散》首段的小标题,名为“慢商品”,我们从元耶律楚材描写《广陵散》自“品弦欲终调”开始,可以知道元代的《广陵散》确是以调品为小序的。《广陵散》的慢商品恰是起作为段落的名称而保留了其旧名。可以说:调品与调子一样,都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的名称,只此一项,就足以断定此表的原始著述时应在南宋《紫霞洞谱》问世之前。
从曲目上来看,这个曲目表所收曲操大都是传世的古曲,调子有隋贺若弼的“宫声十小调"也有北宋沈遵创作的《醉翁吟》、《晓莺啼》二首调子,而南宋人的作品,包括最为可靠的郭沔的《潇湘水云》、《步月》、《秋雨》等名作都未收入。因而,可以据以推断它的编制时间应在沈遵之后到郭沔活动年代之前,即十一世纪中叶至十三世纪中叶之二百年之间。
以上从外调、调子、调品、曲目四个不同的方面探讨了此曲目表的著述时代,四个方面的探讨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这个曲目表编制在北宋末至南宋初年。
这份曲目表的编制时代果如以上所述的话,那么琴家就有了一份可供利用的资料。如明代《西麓堂琴统》所载的《明君》、《桃源引》、《秋霄步月》、《仙佩迎风》等曲,都可因其宫调吻合增加了其可信程度,并可以将其来源追寻至宋代;而琴曲外调为明代琴谱特点的说法也应予以重新的认识了。至于此表对于研究琴曲及琴曲宫调发展的意义,就更是显而易见的了。  

注  释:
《琴论》见《琴书大全》卷十“弹琴”.陈敏子《旧谱诸调名》见同书第十一曲调上
胡笳调见唐人抄本《碣石调.幽兰》,沉湘调见《崇文总目》.
《琴书大全》卷十六载房庶《补亡乐书》说,“只今琴瑟调品,辄用筝家弦头。”

          原载《琴韵》,成都科技出版社1992年出版。
发表于 2021-11-5 16: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请问《琴韵》在哪里可以看啊(我没有找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本站|广陵散社区-中国古琴论坛

GMT+8, 2024-4-23 16:16 , Processed in 0.01216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