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调和人心的法则,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变化的枢机,世事沉浮的主使,天地的纲要,乾坤的方略,人心所依靠的,圣贤没有不重视它的,上用来辅助六合之气而顺理乾坤,中用来畅通人和而调和人之本性,下用来理顺众生心性而畅通五气。现在一般人认为音乐可以带给自己听觉上的享受,可以述说当时的情感,渲泄当时的情绪,然靡靡之音,乱人心弦,却不能给人们减少烦恼,也就达不到音乐调和人心的本意了。 然而中正和谐的禅乐却能带给众生心灵的享受,使人们内心归于平静,从而减少人们的贪欲,抑制五毒的产生而成为善者。禅乐产生于佛家修行者,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调和长期修行者的疲劳,阐述修行者已达到的境界,通过用中正音乐辅助禅修的这种方式,广泛向世人传法,调和众人的阴阳五气。 而古琴这种乐器,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乐者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不失为中正和谐之乐,给乐者乃至闻者带来淡泊宁静,心无尘翳的内心感受,正是禅乐很好的一个代表性表达方式。《灵韵乐典》以古琴这种高雅的乐器为代表论述了禅乐的各种境界和修证方法。 在《灵韵乐典》里,多以师徒对答的方式,用七卷来阐述禅乐的益处和方法,并且重点介绍了禅乐八音的由来,禅乐八音在古琴中乃至是乐律中的运用,给予初学乐律的人、不断提升自我的乐人、高层次的乐师以完善的理论指导,并结合佛智、天道阐述了乐律的九种境界,使学者有完善的进步修法。 第一卷中,综述乐律产生的根本,概括了当代乐律的现状,成书的缘由,使得读者了解真正乐律的各种判断标准,进而能够理解和选择有益于自身的乐律。 第二卷中,系统性介绍了国乐、五音,宫、商、角、徵、羽的含义,让读者能够知道乐律调和人心,阴阳五气的根本大律。为养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为乐师作曲、奏乐提供了完善的理论依据。 第三卷中,阐述了乐律的四个境界,综述形,神,气,韵四大元素,以及如何通过乐律通晓乐者内心,过去、现在、未来的人生走向,使得读者可以通过乐律了解改变人生命运的智慧,进而主宰自己的人生走向。 第四卷中,则详细的论述了八音的具体内容,以及关于八音在古琴中的运用。此卷又分八个章节分别阐述禅乐八音:天音,龙音,夜(叉)音,乾(达婆)音,阿(修罗)音,迦(楼罗)音,紧(那罗)音,摩(侯罗伽)音这八音的特点,以及在乐律中,犹其是在古琴音乐中具体运用的方法。提供了从初入门到高层次乐师的具体修证办法,内含完善的理论体系、高层次的修行规则、传承不断的门派口诀和心要,本卷是《灵韵乐典》的精髓所在。 第五卷中,则论述乐律的九种境界,完善的论述了音乐修行从最初入流到乐善、乐慧的九大境界、判定法则,提升境界的方法,需要避免的过失。以上诸种精妙的论断使得《灵韵乐典》成为了乐师不可或缺的乐律法典。 第六卷,论述灵韵派的不共仪轨,对于心性和天道的信服,使得灵韵派的门人,乐律,仪轨无一不流露出超尘脱俗的修养和智慧。本卷也成为了乐人共同遵循的修心典范。 第七卷,论述乐律所遵循的天道,并且总结了乐律最后应该达到的境界,在天道的高度论述了乐律的产生意义。谛及人心、佛智、阴阳大律使得读者能够通达命运、乐律、修养心性、调和阴阳五气、变理身体疾病等各种智慧。 以上便是乐典的内容。 师父灵常年修行,隔绝俗世外也不免为之感叹世人的种种劫难和痛苦,也常常为靡靡之音扰乱世人心性而心忧,一次师父传予弟子佛法之际,告之欲宣扬中正和谐之乐,并想为之做出努力的想法,备感欣喜!而经师灵的不断专研,确定八音在古琴中的运用甚好,流韵得以师灵的真传,便决定广泛传播,用来调和世人心性。 《灵韵乐典》由师灵传授,徒妙及编撰完成。为世人提供了了解乐律、用乐律颐养心性、减缓压力、远离疾病完善的论断。为乐师不断精进,达到乐善、乐慧这样的高境界提供了修证方法。 文章来源:妙及的古琴禅乐世界 http://blog.sina.com.cn/u/2866399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