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落雪听松 于 2023-9-15 05:06 编辑
俞叔牙弹棉花: @腿粗先森 粗腿,你要的大葱风雷引来了
俞叔牙弹棉花: 实话实说,梅庵这些曲子真不好听。。。太民俗了。。。[汗]
俞叔牙弹棉花:
俞叔牙弹棉花: 吵死人[坏笑][坏笑][坏笑]
林阿樹: 老梅庵好听点,硬
俞叔牙弹棉花: 这个纯仿朱惜辰
俞叔牙弹棉花: 我感觉梅庵就长门怨还可以
抱朴子: 挟仙游,风雷引,搔首,捣衣都不错啊
抱朴子: 一般人弹不出那个味
抱朴子: 以前学梅庵的少而精
抱朴子: 什么流派的多了就会有这个现象
林阿樹: 山东风格太明显了
抱朴子: 有风格才好[呲牙]
俞叔牙弹棉花: @林阿樹 我只会弹三个梅庵
林阿樹: 我有两个梅庵
林阿樹: 秋风和关山[坏笑]
林阿樹: 你应该会5个了吧
Don冬 : 你这顶多算加了葱花,作为了解一点梅庵的人,觉得真不错,朱惜晨的味道
俞叔牙弹棉花: 哦,对
俞叔牙弹棉花 : @周沧海 本来也是照朱的录音学的
俞叔牙弹棉花: @林阿樹 长门,洗衣,风雷,秋风和关山
冯尔楠【承接月饼酒水茶叶团单】: 想半天才知道洗衣是什么[破涕为笑]
俞叔牙弹棉花 : 洗衣是照徐立孙的录音学的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来了,先赞后听[强]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梅庵风雷其实很难弹的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风雷很好,很吵(有气势)的曲子,不能太君子,你录的听起来已经挺干净了。我觉得梅庵搔首艺术性非常强,开创性也很强,艺术作品是要结合时代来看的。秋江是精品小曲。梅庵特色长门,我觉得可以弹的很正,没有哀怨。徐立荪捣衣太生硬了,吴自英太妖了,不知道为啥没有朱惜辰捣衣。挟仙游我到现在还没懂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我那捣衣是按曲集学的,听了听吴自英,但是又没抠录音全改,只凭印象,所以我说是四不像
俞叔牙弹棉花: 挟仙游我有个谱
俞叔牙弹棉花: 貌似哼出来感觉还可以
俞叔牙弹棉花: 但我没弹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旋律谱?
Don冬 : 朱惜晨只有4曲
Don冬: 大葱味浓厚,可以听刘赤城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风雷弹的有气势又不太觉得吵,貌似非常困难
俞叔牙弹棉花: @腿粗先森 应该是吴宗汉传谱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电子版?
俞叔牙弹棉花:
钓雪: @俞叔牙弹棉花 来一曲,让群友们欣赏欣赏呗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这不就是扒的朱惜辰吗?
俞叔牙弹棉花: 那我就不知道了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你我的基本功都可以扒得比较准确
抱朴子: @俞叔牙弹棉花 这谱是哪来的?
俞叔牙弹棉花: 这是那天群里分享的练习曲集电子书上的
抱朴子: 我找找[抱拳]
俞叔牙弹棉花: 除了练习曲还有一些琴曲
俞叔牙弹棉花: 琴曲我没有做上去
俞叔牙弹棉花: 只做了练习曲
俞叔牙弹棉花: 作者是吴宗汉的学生
俞叔牙弹棉花: 应该算是吴传谱吧
抱朴子: 能再发一份吗,没找到啊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如果自己打谱,一般几个乐句下来,就不会和那些经典一样了。我读了前面好几小节,和印象中的朱挟仙相似度95%以上[偷笑]
抱朴子: 曲集里的谱子改动的比较多
俞叔牙弹棉花:
俞叔牙弹棉花: 这个
抱朴子: 感谢![抱拳]
俞叔牙弹棉花: 这书基本大家都不会买的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强][强][强]
俞叔牙弹棉花: 一般都是作者的学生他们去买
俞叔牙弹棉花: 装帧印刷稀烂
俞叔牙弹棉花: 感觉就是复印本
俞叔牙弹棉花: 书号也没有
雯洁Cathy: 手写的
抱朴子: 这里没有挟仙游啊
俞叔牙弹棉花: 反正我觉得这些弹琴的台湾人和四川人都特么挺小气的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哈哈
俞叔牙弹棉花: 我记得我当时买了一二十本
俞叔牙弹棉花: 问有没有折扣
俞叔牙弹棉花: 后来猿鹤双清也是,我问这个跪双弦有没有什么技巧
抱朴子: @俞叔牙弹棉花 这有没有挟仙游,只有练习曲啊
俞叔牙弹棉花: 也是别着,搞得神秘兮兮的
俞叔牙弹棉花: @抱朴子 我都说了,曲子我没有做进去
抱朴子: 香港人和台湾人都喜欢藏着掖着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技巧一定是会有的。但我觉得心法比不过熟练
俞叔牙弹棉花: @抱朴子 这个书的价值就是练习曲
俞叔牙弹棉花: 就这个而言,它还是值这个价的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俞叔牙弹棉花 我天天想的那么多,也比不上你弹几遍[666]
抱朴子: @俞叔牙弹棉花 可惜啊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你都跟过老师、进了圈子这么久,基本弹奏技法没有止境,但技法是手段,都是为好听服务,为表达自己或者取悦于人服务
抱朴子: 这个是有执念在里面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也一定听过很多风格的音乐了,尝试表达自己的理解,言他人之未曾言,岂不快哉?
林阿樹: @俞叔牙弹棉花 你没有用正念和本我演奏,差评
俞叔牙弹棉花: 我就把人家打得好弹得好的,仿好就行了
林阿樹: 你在弹琴的过程中只有音乐,有没有天下苍生?
抱朴子: 比如喜欢研究某人的弹法,他有些和谱上弹的不一样,虽然你扒的旋律跟他的一样,但是还想搞清楚本来的指法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学别人的路,是必须要走的。水平到了大家都认可的时候,说明你足以换上自己的跑鞋了
俞叔牙弹棉花: 吴文光那样给古琴配和声蛮有意思的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那需要多了解和声,这玩意儿很伤脑筋
抱朴子: 那还不如去学其它的乐器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 在音乐圈儿,古琴队伍整体水平很低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不太和人团队合作战斗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想提高水平,可以想办法参加职业乐团。光和吴文光学,屁用没有,得实践
俞叔牙弹棉花: 中乐团不太具备现代器乐配器属性和和声的属性,有时也分声部还配点简单和声,但实质还是属于齐奏的范畴。
俞叔牙弹棉花: 乐团强调的只是每个乐器的独特性,而不是各种乐器混声形成的交响性。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也要看编配的水平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那种齐奏太陋了
俞叔牙弹棉花: 比如张子盛搞得的多人齐奏三峡船歌
俞叔牙弹棉花: [偷笑][偷笑][偷笑]那玩意真的比较low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所谓琴箫合奏,大都一起发声。不懂得互相弥补,让整个乐曲变得美好
俞叔牙弹棉花:
吴弄的双古琴也算一种尝试吧,也挺好的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他毕竟是西乐功底,普通琴家比不了
素心(鹅菇君):
我觉得把民乐乐器玩得比较高超的是窦唯,编的音乐很高级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窦唯是大仙儿,也不是凡人
素心(鹅菇君):
嗯,是的
素心(鹅菇君):
和管爷爷一样,也是玩得太好了,没朋友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
相辅相承互为因果
俞叔牙弹棉花:
大多数流行音乐是没有逻辑性的,也可以说很难分析音乐的逻辑性的。特别是一些口语化的旋律,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原始性的前音乐
素心(鹅菇君):
都是天上的音乐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走了和人不同的路,少有同行者,当然孤独
冯尔楠【承接月饼酒水茶叶团单】:
我们有时候出去玩,我们弹曲子,老师给我们和音,挺好玩的。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底层逻辑都是人性。是人对音、对乐的认知过程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学院的前沿音乐研究,恰恰走了与流行相反的方向。流行更重要的是,研究普通人对音乐的接受过程和认知;换个角度来说,与其说做流行,不如说是做传媒
译丹:
这是说刀郎的山林派与那英汪峰的学院派?
窦唯过去了,现在都粉刀郎了
俞叔牙弹棉花:
流行音乐研究是比较稀缺的,而且就1个博导,1个博点,程度不到就不要
俞叔牙弹棉花:
考这个比较难
俞叔牙弹棉花:
主专业涉及流行作曲,音乐史,社会学,传播学,美学
俞叔牙弹棉花:
英语要托福
俞叔牙弹棉花:
我有个朋友在考这个
俞叔牙弹棉花:
流行歌曲很难见到音乐专家的分析文章,原因是音乐专家不屑于分析这种“不入流”的音乐,再是流行歌曲的旋律也比较难分析。
俞叔牙弹棉花:
流行音乐的节奏往往有很多细微的滞后或者提前量处理,听起来比较自然,分析起来却比较繁琐
俞叔牙弹棉花:
不少旋律具有口语化特征,音高结构上也没什么逻辑关系,专家们觉得不值得分析[阴险]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十二平均律就这些音符,所有如今的旋律,早已经被前人唱过了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但是受众的认知会变的。研究受众,服务于人才有市场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一定有逻辑,只是懂的人在忙着赚钱
俞叔牙弹棉花:
管老给人的感觉不真实,从他的衣着到他的音乐风格,到他的人生际遇,都给人很遥远的感觉,好像和我们这个时代相距甚远。从形象上,管平湖比吴景略更具有符号性,他的样子更具有我们所期待的一类民国文人的形象,再加上他的打谱成就,综合的造就了后人对他的景仰和膜拜
俞叔牙弹棉花:
管老的特点是吟猱跟节奏,拍速很稳定,板式单一不多变,造成很方正的感觉,表情性比较清淡
俞叔牙弹棉花:
崇拜管平湖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有文化的人,像作家,画家,大学教师,白领这些比较高知的人
译丹:
管老先生的琴声音大,振耳欲聋,房顶都要塌了的感觉,因此需要琴弦特制的粗,用的琴弦是很粗的
俞叔牙弹棉花: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管平湖,因为管平湖在古琴风格里,属于侘寂这一路
俞叔牙弹棉花:
开始不太容易听得进去
༺ༀ༂ 周世忠 ༂ༀ༻ :
我第一次听就被震撼了
俞叔牙弹棉花:
上耳度不如吴那么容易听得进去
༺ༀ༂ 周世忠 ༂ༀ༻:
听离骚会流泪
俞叔牙弹棉花:
跟他的性子一样,属于比较清淡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管的曲子符合大家对古琴声音的期待。其实管是流行创作者[破涕为笑]
༺ༀ༂ 周世忠 ༂ༀ༻:
管先生影响大,主要原因还是留下来的录音多
俞叔牙弹棉花:
管的我听得不多
俞叔牙弹棉花:
可能这些年我比较在意技巧
俞叔牙弹棉花:
所以技巧型的曲子弹得比较多
Don冬:
管打谱的风格,我觉得不是每曲都适用,会不会老是媒体宣传他的流水上了太空,让他有了偶像光环[呲牙]
此粗平安:
也不是
此粗平安:
管平湖就是好听
此粗平安:
基本上都很好听,只是他太独特,和别人相融性少[呲牙]
林阿樹:
有些曲子,管平湖弹得很软,不知道为什么,不像他的
俞叔牙弹棉花:
@抱朴子 我弹哪个曲才会拿不同人的来听
俞叔牙弹棉花:
平时不怎么听琴曲
抱朴子:
@俞叔牙弹棉花 听曲就为了享受,不喜欢听那练它干啥?传统的曲子基本也没有太难的技巧,也就是现代创作的曲子技巧难一点
Don冬:
我要是弹的有他那么好听,我也懒的听别人的[破涕为笑]
抱朴子:
这是算嘲讽还是在捧杀[呲牙]
俞叔牙弹棉花:
@抱朴子 听别的音乐多点
俞叔牙弹棉花:
大提和小提比较多
俞叔牙弹棉花:
像马友友的大提琴就是旋律、 技术、 情感, 完美合一的演奏,线条和速度的变化非常棒。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偶稀饭这个东方大提。已经把我锁定了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喜欢的乐曲就是人生格调,难以改变
俞叔牙弹棉花:
对自己弹奏古琴是很有帮助的
抱朴子:
绝对的,乐器相互借鉴比一种乐器进步快,听曲子也一样
俞叔牙弹棉花:
想把琴弹好,技法技巧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早得很
俞叔牙弹棉花:
后面的东西很难
  :
马友友在B站有个大提琴课
  :
免费资源
  :
这意思,听听也好?
俞叔牙弹棉花:
接下来就是音乐表达
俞叔牙弹棉花:
划分乐句又是音乐表达的基础
俞叔牙弹棉花:
@  嗯
俞叔牙弹棉花:
技巧技法是语言里的单字或词组
俞叔牙弹棉花:
然后最基础的就是一个个乐句了
何先生-解决电软控疑难杂症:
@俞叔牙弹棉花 现在一段陌生旋律,可以基本无错直接弹奏吧?
俞叔牙弹棉花:
乐句划分不好,气口也不好划,后面就。。。。
俞叔牙弹棉花:
昨天有个朋友问气口怎么划,其实我没法解释清楚
俞叔牙弹棉花:
音乐语言需要换气和停顿,才能清晰而富有表现力
俞叔牙弹棉花:
俞叔牙弹棉花:
还是听黄梅吧
俞叔牙弹棉花:
黄梅很强
林阿樹:
任静强还是黄梅强?
俞叔牙弹棉花:
都很强
俞叔牙弹棉花:
但我更喜欢黄梅一些
旭琴馆:
不分轩轾
旭琴馆:
都喜欢
林阿樹:
我听过任静现场的全本广陵,牛逼
林阿樹:
弹下来衣服全部湿了
林阿樹:
基本没听出大的缺陷。神人。
旭琴馆:
吴先生手下没有拿不出手的学生
俞叔牙弹棉花:
吴老手下很多拿不出手的
༺ༀ༂ 周世忠 ༂ༀ༻:
我喜欢任静的风格
俞叔牙弹棉花:
吴老门下黄和任都很强
俞叔牙弹棉花:
其他的我就想不起来了
天姥樵夫-俞洪:
kc:
[強]
俞叔牙弹棉花:
还不如买这个琴学六十年论文集
林阿樹:
林晨编的?
俞叔牙弹棉花:
嗯
|